短期看,吨钢利润可观,下游钢企成本可传导。焦化环节自身,环保趋严,企业生产受限,行业库存偏低,上游焦煤供应充足、库存较高,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焦炭产业。
中期看,钢铁企业平均负债率仍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按照中钢协的设想,希望经过3到5年的努力,使得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从70%降低到60%,不支撑吨钢利润大幅度回落,为焦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较好的条件。焦化行业自身,环保趋严使得一批小焦化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存在逐步退出的可能。新增产能方面,短期不批新增产能,中期大概率也只能做到等量置换,供给增加有限。最后,随着华北地区雾霾的加剧,存在进一步限产、压产的可能,这个过程中,龙头企业,尤其是像陕西黑猫、山西焦化这样不在“2+26”限产范围内的焦化企业将处在相对有利的位置。
长期看,焦化环保要求不断收紧,干熄焦,烟道气脱硫、脱硝执行特别排放限值都在稳步推进,粗略估计会有30%的焦化产能受到波及,焦化供求格局或显著好转。
地条钢政策带动焦炭下游需求回暖
钢铁行业是焦炭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大约85%的焦炭应用于钢铁行业。焦化产能有约三分之一为钢企自身配套,三分之二为独立焦化企业,独立焦化行业的景气度和下游钢铁行业的景气度直接相关。
我国粗钢产能11.3亿吨,但是2016年的粗钢产量只有8.08亿吨,行业开工率约71.5%,产能过剩。由于无序产能、落后产能较多,行业基本处于全面亏损,2015年一季度国内大中型钢企亏损面近50%。2014年,我国钢材产量(含重复材)达11.3亿吨,粗钢8.2亿吨,钢材比粗钢多出3亿吨,这中间可能有粗钢统计口径不足的问题,也有地条钢的影响。
国有大中型钢企全面亏损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归因为国有企业人浮于事,更多地可以认为是国有企业和无序发展的民营企业的竞争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如果能够正本清源,相信一大批国有钢铁企业盈利可以得到大幅度改善,资产负债率有望得到大幅度降低。
钢铁行业是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化解产能过剩、帮助钢企脱困得到国务院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有效去产能,年内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
除了加强环保核查,政府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也毫不手软,政府严令取缔地条钢,这或是带动粗钢,进而带动焦化行业盈利好转的本质原因。据估算,中国地条钢的产量估计约有8000万吨左右。政府严令取缔地条钢以后,一方面带动电炉炼钢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带动粗钢需求增加,焦炭产业需求回暖。
今年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季度后,钢铁行业的利润高速增长,钢厂均开足马力生产,产能利用率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高,粗钢产量保持4.4%以上的增速。
目前,钢铁企业的盈利较好,但是我们预计仍可持续。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仍然较高,目前水平在69.6%,中钢协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在钢铁行业“去杠杆、防风险、增效益”座谈会上表示,希望经过3~5年的努力把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降到60%以下。在这之前,钢铁产业的盈利水平有望维持,这也进一步支撑了焦炭的行情。
据智研咨询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焦炭产能由2010年的4.2亿吨到2015年的6.87亿吨。产量方面,我国的焦炭产量2013年基本见顶,达到4.8亿吨,2016年的焦炭产量大约4.5亿吨,目前处于企稳的阶段。
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独立焦化占比较高,独立焦化的焦炭产量约占焦炭总产量的66%。独立焦化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焦炭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但是环保标准趋严,比如干熄焦、烟道气脱硫脱硝标准的不断提升,都给焦化,尤其是独立焦化,的发展带来一些挑战。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焦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焦化行业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政府也一直在促成相关产业的产能淘汰,据工信部网站公告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焦炭共淘汰落后产能合计9700万吨。根据2016年中国炼焦协会印发《焦化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焦协(2016)1号),“十三五”期间还要再淘汰焦炭产能5000万吨的任务目标。
短期看,受粗钢景气度好转的影响,焦化行业盈利复苏势头明显。焦炭供求偏紧,价格明显上升,焦炭和焦煤的价差也不断扩大。焦煤供应充足,库存较高,整体看,虽然焦煤也有上行的可能,但是预计涨幅不及焦炭。
长期看,应密切关注政府利用环保这个抓手促进产能出清。焦炉尾气的排放限值不断升级,根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焦化行业2000多台焦炉真正能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时段标准(二氧化硫50毫克/立方米、烟尘3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500毫克/立方米)的不足一成。个别地区,比如陕西省在2014年11月出台了《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该地方标准比《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更加严格,其中规定的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为3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150毫克/立方米、颗粒物15毫克/立方米。现有的技术要想实现这一排放限值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除了尾气排放限值不断提升外,余热回收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和联合焦化装置相比,小型独立焦化企业水力熄焦的废水处置难度较大,实施干熄焦也有技术上的难点要克服。
随着环保力度的加码,部分企业已经不堪其扰。焦化行业的总产能6.7亿吨,但是5米以下的焦炉配套干熄焦基本没有可能,虽然国家并无法规要求强行淘汰4.3米以下的焦炉,但是已经有很多企业主动淘汰4.3米以下的焦炉。初步估计4.3米以下的焦炉占比约在30-40%。随着焦化的氮氧化物排放问题引发关注,预计未来很多地区会逐步限制焦化新增产能的发展,目前很多地区已经不再新批焦化装置,我们估计有可能通过等量置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预计焦化供求形势也会逐步趋于好转。
判断中国焦化产业盈利的持续性的关键在于粗钢盈利的持续性,和焦化产业自身的格局变化的持续性。
短期市场注意到采暖季粗钢生产和焦化生产都需要被迫压负荷,而且时间节点有错位。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对粗钢和焦化生产压负荷的初衷理解不深。延长结焦时间只降低了焦炭的产出,但是无助于大幅度降低华北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和环保部指定政策的初衷不一致。不仅如此,由于粗钢盈利较好,预计2+26区域外的产能可一定程度弥补产量缺口。我们初步统计了2+26城市的粗钢产能和产量,2+26地区的粗钢产能占全国比重37%左右,产量占比约32%。2+26区域外的产量还具备一定弹性,在钢铁利润上行阶段,限产区域外开工率提升也可一定程度上弥补产量缺口。
中长期看,去杠杆、防风险、增效益是当前钢铁工业的核心任务。中钢协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介绍,2016年,中钢协会员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9.6%,高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超过90%的会员钢企有11家,钢产量占比3.7%;负债率80%-90%的为14家,产量占比12.07%,而负债率在50%以下的大都是规模较小的企业。按照中钢协的设想,希望经过3—5年的努力把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降到60%以下。我们预计,在这之前,钢铁产业的盈利会得到维持。
不在“2+26”限产范围内的独立焦化企业有望受益
为完成“大气十条”考核目标,国家将在今年采暖季对“2+26”城市区域工业企业实施错峰生产,“2+26”的范围主要为京津冀鲁晋区域内的重工业城市。按照环保部的工作安排,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焦化企业出焦时间均延长至36小时以上,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焦化企业要延长至48小时以上。
陕西、山西部分地区等不在“2+26”限产范围内的独立焦化企业,生产销售基本不会受到影响,有望受益于日益趋紧的环保形势。
目前,大部分地区给出的采暖季预案是延长结焦时间,以此推断,会削减2+26焦炭的供给30%。由于延长结焦时间并无助于污染物减排,在我们看来该方案有些一厢情愿,和环保部的政策初衷相悖。我们认为相关政策在后续实践中存在被逐步修正的可能,从而进一步促进焦化产业的去产能和产业升级。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