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石墨烯薄膜将实现对 ITO 的逐步替代: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对显示设备柔性要求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1. 导热膜

           在电子设备迅速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设备高功率运行的散热问题一直是业界的关注点。如何有效的散热,减缓高温降低设备运行性能以及防止高温导致的系统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电子设备辅助材料行业的研发和更新换代重要领域。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导热物质是石墨,众多的智能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都配备有相应的石墨散热产品。

手机散热膜结构图


资料来源:互联网

         石墨烯是已知的导热系数最高的物质。

           理论导热率达到  5300W/m  K,远高于石墨。石墨烯所具有的快速导热特性与快速散热特性,使得石墨烯传统石墨散热膜的理想替代材料。

         可代替现有的石墨导热材料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功率节能  LED  照明、超薄  LCD  电视等散热。随着智能手机大屏化,智能终端芯片高速化等趋势,对设备的散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也开启了导热性能更好的石墨烯导热膜充足的发展空间。

智能手机屏幕尺寸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2. 柔性显示

          透明导电膜是显示领域很重要的原材料,要求在实现导电功能的同时不影响显示器件的光学性能。传统的透明导电膜都使用  ITO  膜(氧化铟锡),占据了显示面板 40%左右的成本。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以及移动终端、车载显示、智能家电等领域对显示设备柔性甚至可弯曲的要求,石墨烯薄膜将实现对 ITO 的逐步替代。

         从性能上看,石墨烯导电性和透光性优于 ITO,同时碳原子独特的二维连接方式能够满足显示面板柔性甚至弯曲折叠的要求。

         从成本上看,石墨烯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而  ITO  需要使用贵金属铟,理论成本高于石墨烯。鉴于 ITO  已经规模化量产多年且价格逐年走低,石墨烯在现有产业环境下不具备大规模替代 ITO 的成本优势。我们判断,石墨烯对  ITO  的替代将从可穿戴等柔性显示高附加值市场开始,中短期不会进入目前竞争激烈的触摸屏市场。

         三星 WP8 柔性手机
 
资料来源:互联网


石墨烯导电膜与 ITO 参数 对照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可穿戴运动检测系统示意图
 
资料来源:互联网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 规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石墨烯柔性屏手机产品 2016 年 5 月,重庆墨希发布全球首款石墨烯柔性屏可弯曲手机。采用了 5.2 寸触控屏,可以弯曲成一个圆环,像手表一样戴在手腕,重量只有 200 多克。屏幕采用的是和亚马逊电子阅读器  Kindle 同样的电子墨水的黑白显示屏幕。
重庆墨希石墨烯柔性屏手机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从供应情况来看,随着玻纤下游各行业市场容量提升,叠加玻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其中,中国玻纤产量从288 万吨增加至687万吨,CAGR为9.1%,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出口成为我国玻纤产业的重要需求环节。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近年来,中国盐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2023年我国盐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50.68亿元,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上年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波动较小。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盐化工产业不断提高发展速度,积极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大环境。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的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5.83亿元,2021年达到今年最高为35.39亿元,之后回落,2023年为2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10.74亿元。

2024年12月06日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催化剂的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催化剂产量达到229.6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15.5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催化剂需求的不断增加。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