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为智能社会增添更多“中国元素”

  导读:中国市场调查网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已落下帷幕。在这场“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的科技大会上,世界机器人领域著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云集,集中展示了世界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不仅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国际化交流平台,更进一步引发我们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新思考。

  中国市场调查网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已落下帷幕。在这场“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的科技大会上,世界机器人领域著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云集,集中展示了世界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不仅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国际化交流平台,更进一步引发我们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新思考。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眼下,许多国家纷纷加紧布局,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此作为保持和重获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我国若能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摘下这颗“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将机器人水平提升上去,必将带动诸多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科技创新的竞争力。

  发展机器人产业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招,也是撬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从趋势来看,“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峻和人口红利递减的双重压力。在这样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抢抓“机器人红利”,以此作为促进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对于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至关重要。

  机器人产业还是引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环节。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阶段,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仅有助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而且有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推进机器人发展中迈开大步。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从机器人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研发体系,涌现出以沈阳新松为代表的一批站在机器人产业前端的高新企业。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机器人销量大幅上升,已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市场。

  需要看到的是,相比世界机器人发展的先进水平,我国机器人产业仍面临自主创新不足、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瓶颈,大多数机器人企业还是进口零部件后集成组装,处在产业链最低端。市场上国产机器人份额偏低,机器人产业还没有形成研制、生产、制造、销售、集成、服务等有序、细化的产业链,产品附加值偏低。

  破解这一“痼疾”,除了自主创新,别无选择。唯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在这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来自各地的学者和企业家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比如,由政府主导核心技术突破,由市场推动技术的实用化和低成本化,尽快做出高端化高水平的产品。又如,抓好工业机器人产品技术突破和示范应用,建立健全机器人的相关技术标准,突破长期制约核心零部件攻关的瓶颈……这些想法饱含着专家学者深入严谨的理论思考,也承载着企业实践者真知灼见的经验总结,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通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中国机器人能迎头赶上、力争超越,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在引领智能社会发展中添加更多鲜亮的“中国元素”。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微量元素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从供应情况来看,随着玻纤下游各行业市场容量提升,叠加玻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其中,中国玻纤产量从288 万吨增加至687万吨,CAGR为9.1%,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出口成为我国玻纤产业的重要需求环节。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近年来,中国盐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2023年我国盐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50.68亿元,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上年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波动较小。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盐化工产业不断提高发展速度,积极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大环境。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的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5.83亿元,2021年达到今年最高为35.39亿元,之后回落,2023年为2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10.74亿元。

2024年12月06日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催化剂的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催化剂产量达到229.6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15.5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催化剂需求的不断增加。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