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顺丁橡胶的发展情况分析

      导读:顺丁橡胶的发展情况分析,催化剂类型的选择与配制是顺丁橡胶生产的关键,它决定工艺过程、聚合速度、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橡胶的性能等。目前生产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有镍系、钛系、钴系、锂系、稀土钕系等。

      顺丁橡胶以丁二烯为单体,采用不同催化剂和聚合方法合成。目前世界上顺丁橡胶生产大部分采用溶液聚合法。

      催化剂类型的选择与配制是顺丁橡胶生产的关键,它决定工艺过程、聚合速度、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橡胶的性能等。目前生产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有镍系、钛系、钴系、锂系、稀土钕系等。不同催化体系顺丁橡胶的生产工艺各有特点,但大体相似,以连续溶液聚合为主,主要工序有:①催化剂、终止剂和防老剂的配制和计量;②丁二烯的聚合;③胶液的凝聚;④后处理,橡胶的脱水和干燥;⑤单体、溶剂的回收和精制。

      催化剂经配制、陈化后,与单体丁二烯、溶剂抽一起进入聚合装置,在此合成顺丁橡胶。胶液在进入凝聚工序前加入终止剂和防老剂。胶液用水蒸汽凝聚后,橡胶成颗粒状与水一起输送到脱水、干燥工序。干燥后的生胶包装后去成品仓库。在凝聚工序用水蒸汽蒸出的溶剂油和丁二烯经回收精制后循环使用。

      国外一般采用多釜凝聚,工业应用表明,多釜比单釜省蒸汽。国外采用水胶比为4,凝聚温度(甲苯为溶剂时)为90~94℃。国内一般采用两釜凝聚,水胶比>5,凝聚温度为97~102℃。由于在不影响分散情况下,不结团,水胶比越小,越省蒸汽,凝聚温度越低,也越省蒸汽,因此,国外凝聚流程较国内能耗低。近年来,国外不少厂家从凝聚釜的内构件上进行了改进,日本宇部兴产公司研制出一种高效喷嘴,从其宽度为0.3~4mm. 的环隙中喷出的线速高达200~300 m/s的过热蒸汽,与从直径2~5 mm圆孔中喷出的 胶液相遇并将其切制,凝聚后胶粒粒径为4~6 mm,远小于采用普通喷嘴时的20~50 mm胶粒。Bayer公司开发的伸缩式喷嘴,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移动装置的作用,可自动或手动调节喷出的中空胶液环流厚度(0.1~5.0 mm),后者与中心管喷出的接近音速的150 ℃蒸汽相遇而凝聚成 粒径小而均匀的胶粒。

      研究开发单级或多级螺杆挤压直接浓缩脱挥和干燥造粒技术,是溶液聚合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这种后处理技术的能耗仅为湿式干燥法的50%~60%。因此,国外众多公司,如Firestone、 日本住友和日本三井等公司等均有重要进展。从国外各家公司的流程上看,因它们采用的聚合溶剂是单一组分或混合组分,分离较为容,所以塔数少,蒸汽耗低。国内多为燕山石化公司的流程,其流程长,能耗高。

      2000年茂名石化公司从Fina公司引进的低顺橡胶生产装置.顺利生产出合格产品.并开发了牌号F250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继续提升现有产品的质量.并致力于复合型抗氧剂体系等基础技术研究,进行高门尼、低溶液粘度等新品种聚丁二烯的开发. 以满足国内改性塑料行业对星形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需求2003年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开发出低顺式顺丁橡胶的生产技术.并在燕化公司合成橡胶厂SBS生产装置上顺利进行了全流程的试生产.生产出应用于全钢载重子午胎的BR3505TM我国目前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产量很低.近几年用于塑料改性轮胎子午胶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基本是进口产品.且消耗量逐年上升 随着我国乙烯生产能力的增加.国内HIPS的生产能力还会相应增长.因而用于HIPS改性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消耗量将会有一个明显的飞跃. 因此今后几年国内聚丁二烯橡胶市场发展最快的将是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从供应情况来看,随着玻纤下游各行业市场容量提升,叠加玻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其中,中国玻纤产量从288 万吨增加至687万吨,CAGR为9.1%,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出口成为我国玻纤产业的重要需求环节。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近年来,中国盐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2023年我国盐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50.68亿元,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上年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波动较小。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盐化工产业不断提高发展速度,积极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大环境。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的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5.83亿元,2021年达到今年最高为35.39亿元,之后回落,2023年为2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10.74亿元。

2024年12月06日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催化剂的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催化剂产量达到229.6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15.5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催化剂需求的不断增加。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