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聚丙烯的发展情况分析

      导读:聚丙烯的发展情况分析,聚丙烯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包括丙烯加料泵、加料泵、压缩机、输送风机、挤压机组等设备。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重要阀门如温度控制调节阀、压力控制调节阀、气锁器系统的阀门、粉料出料线上的阀门、粉料输送旋转加料阀、粒料输送旋转加料阀等。

      主要设备:

      聚丙烯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包括丙烯加料泵、加料泵、压缩机、输送风机、挤压机组等设备。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重要阀门如温度控制调节阀、压力控制调节阀、气锁器系统的阀门、粉料出料线上的阀门、粉料输送旋转加料阀、粒料输送旋转加料阀等

      丙烯来源:

      聚丙烯主要原料是丙烯,目前它主要由石油炼制裂化所得的液化气以及石油烃裂解气,进行馏分分离、提纯而制得。另外,丙烷脱氢也可制得丙烯。

      表丙烯原料来源一览表

来源方式

说明

石油烃裂解

石油烃裂解是指在隔绝空气的高温条件下, 大分子烃发生分解而生成小分子烷烃和烯烃的过程。裂解产生的裂解气一般通过深冷分离过程进行分离,其中丙烯约为裂解气的1116%W)。

炼厂气回收

炼厂气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总称, 主要有热裂化气、催化裂化气、焦化气、重整气和加氢裂化气等。催化裂化的裂


      化气中液化气量较多,为原料的8~15%(W),其中丙烯含量较高,占原料的4.0~
5.0%(W),特别是新开发的催化裂解工艺,丙烯可达原料的18%(W)左右,因此,催化裂化、催化裂解释炼厂气丙烯的主要来源。

      活化剂:

      活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将 TiCl4还原成 TiCl3并生成 Ti-C键,形成活性中心。另外还有一个也相当重要的作用是清除反应系统中的有害杂质,如水、氧等。丙烯聚合所用的活化剂一般是三烷基铝。由于三烷基铝比早期催化剂使用的 DEAC有更高的还原能力,因而可以容易地和路易斯碱发生反应或络合。

      不同烷基铝对丙烯聚合等规度的影响

烷基铝

AlEt3

AlEt2Cl

AlEt2Br

AlEt2I

AlEt2Cl+nBu4I

Al(Ph3N)3

等规度

80~85

91~94

94~96

96~98

98

52


      来源:开放资料,恒州博智化工研究中心整理,2013.5 催化剂

      表聚丙烯第一代 -第六代催化剂简介

催化剂

说明

第一代催化剂

三氯化钛和一氯二乙基铝体系,该催化体系 的产率和等规度都比较低,产品的等规指数大约只有90%

第二代催化剂

是关于减小催化剂微晶的尺寸,增加催化剂 表面活性钛原子比例方面的研究工作,最成功的例子是 70年代初由 Solvay公司开发成功的三氯化钛催化剂。

第三代催化剂

采用将钛化合物载负在高比表面的载体上以 提高催化剂效率的方法,通过将氯化镁、四氯化钛及一种给电子体(通常称为内给电子体I.D.或路易斯碱)共研磨就可以得到活性高、立构规整性好的聚丙烯催化剂。

第四代催化剂

采用邻苯二酸酯作为内给电子体,用烷氧基 硅烷(或硅烷)为外给电子体的催化剂体系后,可以得到很高活性和立构规整度的聚丙烯。

第五代催化剂

80年代的后半期,Montell公司发现了一种 新的给电子体13-二醚类化合物。在催化剂合成中采用这种给电子体化合物,不仅可以得到具有极高活性和立构规整性的催化剂,而且最特别的是此催化剂可以在不加入任何外给电子化合物的情况下达到同样效果。

第六代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是有茂金属化合物和助催化剂 组成的催化体系。起可以展现独特的乙烯共聚能力,能得到其他催化剂不能获得的产物,另外,这种催化剂合成简单、产率高、高活性、活性中心单一、具有可控性。

      来源:开放资料,恒州博智化工研究中心整理,2013.5

      表聚丙烯各代催化剂的性能对比

各代催化剂的比较

活性/ kgPP/gcat (kgPP/gTi)

等规度/%

形态控制

工艺要求

1

δ-TiCl30.33AlCl3+DEAC

0.8~1.2(3~5)

90~94

不能

脱灰,脱无规

2

δ-TiCl3/Ether+DEAC

3~51 2 ~20

94~97

可以

脱灰

3

TiCl4/Ester/MgCl2+AlR3/Ester

5~10(~30)

90~95

可以

脱无规,不脱灰

4

TiCl4/Diester/MgCl2+TEA/Silane

10~25300~600

95~99

可以

不脱灰,不脱无规

5

TiCl4/Diester/MgCl2+TEA/Silane

25~35700~1200

95~99

可以

不脱灰,不脱无规

6

茂金属+MAO

5×103 ~9×103(以锆计

90~99

可能成功

不脱灰,不脱无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从供应情况来看,随着玻纤下游各行业市场容量提升,叠加玻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其中,中国玻纤产量从288 万吨增加至687万吨,CAGR为9.1%,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出口成为我国玻纤产业的重要需求环节。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近年来,中国盐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2023年我国盐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50.68亿元,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上年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波动较小。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盐化工产业不断提高发展速度,积极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大环境。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的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5.83亿元,2021年达到今年最高为35.39亿元,之后回落,2023年为2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10.74亿元。

2024年12月06日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催化剂的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催化剂产量达到229.6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15.5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催化剂需求的不断增加。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