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中国环氧乙烷进出口情况及消费量分析

         导读:2013年中国环氧乙烷进出口情况及消费量分析,由于我国环氧乙烷的进出口很少,因此产量基本上等同于表观消费量。

         参考《中国环氧乙烷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8)

         由于环氧乙烷常压下沸点较低(10.7℃),易燃易爆,不宜长途运输,商品环氧乙烷的实际进出口量很少,进出口主要体现在其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如乙二醇醚、乙醇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方面。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主要下游产品的进口情况见表3。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由于我国环氧乙烷的进出口很少,因此产量基本上等同于表观消费量。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长:2007年,我国环氧乙烷的表观消费量为1950kt,2010年增加到2962kt,2012年进一步增加到3960kt,同比增长14.12%,2007—2012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5.22%。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的供需情况如表4所示。



          目前,我国环氧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二醇、乙氧基化合物、聚醚多元醇、乙醇胺以及乙二醇醚等。2012年的消费结构为:乙二醇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5.0%,乙醇胺占7.7%,乙氧基化合物占9.9%,乙二醇醚占3.4%,聚醚多元醇占5.2%,聚乙二醇占3.8%,其他占5.0%。

乙二醇

         乙二醇是我国环氧乙烷最大的消费领域。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发展较快,2012年总生产能力达到4278kt/a,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进口量达7965.3kt。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聚酯生产国,目前聚酯聚合能力已经超过36Mt/a,占世界聚酯产能的50%以上。未来我国聚酯生产大国的地位不会改变,也就意味着对乙二醇的需求长期存在。但我国石油乙烯的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国产乙二醇与国外(尤其是中东地区)相比没有成本优势,目前国内采用乙烯石油路线的只有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科合资(广东湛江)炼化两个项目。而煤制乙二醇目前在国内发展势头强劲,正在建设的煤制乙二醇(即草酸酯加氢生成乙二醇,该路线不需要消耗环氧乙烷)生产能力已经超过6Mt/a。随着煤制乙二醇生产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未来我国煤制乙二醇将部分替代石油乙烯法乙二醇,石油乙烯法乙二醇的产能利用率将降低,商品环氧乙烷的生产能力将不断增加。

乙氧基化合物

         它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第一大类产品,约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总产量的80%。乙氧基化合物品种繁多,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伯醇或仲醇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另一类是烷基酚类的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是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的加成产物,是非离子型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最重要的品种。AEO产品的最大用途在于配制民用和工业用洗涤剂,广泛应用于洗衣粉、液洗剂、印染的匀染剂和石油开采中的乳化剂或破乳剂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可分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系列)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系列)。2012年,我国乙氧基化合物生产能力超过1700kt/a,产量约900kt,进口产品超过160kt,部分高端产品对国际市场依附度较高。今后几年,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公路、桥梁、轨道交通、机场等涉及大量混凝土工程项目的稳步推进,尤其是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将大大增加对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需求量,进而增加对乙氧基化合物的需求。

乙醇胺

         乙醇胺包括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一乙醇胺主要用来生产医药制品、纺织助剂、造纸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二乙醇胺主要用来生产表面活性剂、农药、医药制品、冷冻液、净洗剂和石油脱硫剂等;三乙醇胺主要用来生产水泥助磨剂、化妆品、橡胶和金属加工助剂、化学武器等。2012年我国乙醇胺生产能力为670kt/a,消费量约为450kt,产品自给率约为78%。今后,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作为除草剂主要原料草甘膦行业的生产工艺将发展较大变革,采用亚氨基二乙酸(IDA)工艺产能将得到较大发展,二乙醇胺的消费量将稳步增加;另外,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将增加水泥消费量,进而加大水泥助磨剂三乙醇胺的消费量。

乙二醇醚

         乙二醇醚主要品种有乙二醇甲(乙、丁)醚、二乙二醇甲(乙、丁)醚和三乙二醇甲(乙、丁)醚,其主要应用领域是涂料溶剂。2012年我国乙二醇醚生产能力为330kt/a,产量约280kt,进口量为125kt。今后,由于乙二醇甲(乙)醚存在安全性问题,其应用将受到限制,消费量将逐年减少,并为安全性更高的丙二醇醚所取代,但乙二醇丁醚相对安全,未来消费量将继续增加。总的来说,未来乙二醇醚对环氧乙烷的需求量将有所减少。

其他

         除上述主要应用领域外,环氧乙烷可与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环氧丙烷等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制得聚醚多元醇;用来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用聚醚单体;还用于医院和精密仪器的消毒、食品保存用熏蒸剂等等。预计到2017年,我国环氧乙烷的总需求量将达到6000k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波动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2024年达到10.78亿元,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价格战与营销策略(如优惠促销)导致市场短期需求波动。

2025年07月22日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29.91%,北美地区占比32.00%,欧洲地区占比33.41%。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5年07月17日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随配随用,也可用于种子、苗木处理以及水果保鲜等。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南非、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在产能方面,近年来,中国甲醇新增产能不断投放,甲醇产能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国内甲醇产能达到10619万吨,新增产能为672万吨。2024 年甲醇新增投放产能为 636万吨,整体产能将达 11255万吨。现阶段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增速维持放缓态势,在严格落实 “双碳” 政策指引下,国内煤化工新增产能释放比较困难。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近年来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积极募资扩产,都为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6-2024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118亿元,2016年至2025年CAGR为10.52%。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