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环氧乙烷行业发展中的七大特点

         导读:中国环氧乙烷行业发展中的七大特点,由于国内环氧乙烷需求连年上升,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几年国内不少企业如中国石化、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江苏泰兴丹天化工公司等都在新建或扩建环氧乙烷装置,环氧乙烷生产能力大幅增长。

         参考《中国环氧乙烷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8)

         去年下半年我国环氧乙烷行业罕见地出现亏损,国内环氧乙烷产业的高利润时代已经终结,产能过剩局面即将出现。

         环氧乙烷(EO)是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乙烯衍生物,大约消耗14%~15%的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聚酯树脂和汽车用防冻剂的原料单乙二醇(MEG),以及二乙二醇(DEG)、三乙二醇(TEG)和聚乙二醇(PEG)等多元醇类,在洗染、电子、医药、纺织、农药、造纸、汽车、石油开采与炼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世纪以来国内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需求缺口,带来了环氧乙烷产业的高利润及产能的快速增长。去年下半年我国环氧乙烷产业开始出现亏损,高利润时代已经结束,即将出现产能过剩局面。

国内环氧乙烷行业七大特点

         由于国内环氧乙烷需求连年上升,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几年国内不少企业如中国石化、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江苏泰兴丹天化工公司等都在新建或扩建环氧乙烷装置,环氧乙烷生产能力大幅增长。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环氧乙烷的当量生产能力(商品产能与联产乙二醇环氧乙烷产能之和)达到503.7万吨,其中商品环氧乙烷的生产能力达到253.7万吨。

         目前,我国环氧乙烷行业呈现七大特点:

         1.原料路线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石油—乙烯—环氧乙烷原料路线之外,还有煤制甲醇制烯烃路线和生物法乙醇制环氧乙烷路线。这些新原料路线的出现,将为国内环氧乙烷装置提供充足的原料,同时也会对石油路线生产环氧乙烷形成竞争威胁,尤其是在高油价时代,乙醇和煤工艺路线在一定时期将具有成本优势。

         2.生产技术仍以进口为主。目前我国环氧乙烷的生产技术仍以进口技术为主,其中采用SD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297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58.96%;采用壳牌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123.1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24.44%;采用陶氏化学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83.6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16.6%。

         3.投资主体多元化。近几年,由于外资及民营资本的介入,目前形成了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为主体,民营等合资企业为辅的竞争格局,生产主体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民营企业在环氧乙烷行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4.商品环氧乙烷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由于受到原料乙烯资源供应的影响,以前我国环氧乙烷生产厂家主要是环氧乙烷联产乙二醇装置,且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近年来,一些企业纷纷扩增商品环氧乙烷生产能力,使得商品环氧乙烷的生产能力大幅增长。浙江嘉兴三江化工是目前国内最大商品环氧乙烷生产商,生产能力为43万吨/年,占商品环氧乙烷总生产能力的16.95%。

         5.产能分布区域性特点显著。我国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分布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的生产能力占58.65%,东北地区的生产能力占14.29%,华北地区的生产能力占10.64%,华南地区的生产能力占7.72%,华中地区的生产能力占7.94%,西北地区的生产能力占0.75%。

         6.环氧乙烷高利润时代结束。环氧乙烷价格从2002年开始突破1万元/吨,持续了近10年的高利润,被称为化工市场的常青树。目前国内环氧乙烷产业已进入调整期,生产能力的扩张,下游对进口的替代,环保物流的制约,都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使得全行业高价位格局被逐步打破,价格将回归理性。

         7.产业链设计日趋合理,下游利用开发日益加强。除了生产乙二醇之外,许多企业纷纷开发其他下游产品,如扬巴公司建成投产的乙二醇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乙醇胺装置,阿克苏诺贝尔在宁波建成的7万吨环氧乙烷及衍生精细化学品装置,德纳化工建成投产年产10万吨乙二醇丁醚项目及配套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项目,河南商丘年产12万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项目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波动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2024年达到10.78亿元,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价格战与营销策略(如优惠促销)导致市场短期需求波动。

2025年07月22日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29.91%,北美地区占比32.00%,欧洲地区占比33.41%。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5年07月17日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随配随用,也可用于种子、苗木处理以及水果保鲜等。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南非、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在产能方面,近年来,中国甲醇新增产能不断投放,甲醇产能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国内甲醇产能达到10619万吨,新增产能为672万吨。2024 年甲醇新增投放产能为 636万吨,整体产能将达 11255万吨。现阶段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增速维持放缓态势,在严格落实 “双碳” 政策指引下,国内煤化工新增产能释放比较困难。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近年来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积极募资扩产,都为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6-2024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118亿元,2016年至2025年CAGR为10.52%。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