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己二酸工业生产技术及其进展

        导读:我国己二酸工业生产技术及其进展,目前,己二酸的工业生产主要采用以苯为原料的石油路线,生产方法主要有环己烷法、环己醇法和丁二烯羰基化法 3 种。

       目前,己二酸的工业生产主要采用以苯为原料的石油路线,生产方法主要有环己烷法、环己醇法和丁二烯羰基化法 3 种。环己烷路线,即由纯苯催化加氢生成环己烷,环己烷再经空气或氧气氧化生成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混合物 ( 即醇酮油,俗称 KA 油) ,然后用铜-钒作为催化剂,以硝酸催化-氧化 KA 油生产己二酸。该方法工艺路线长,反应过程复杂,一次性资金投入大,副产物较多,存在工业 “三废”污染,其中最主要是醇酮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醇酮氧化合成己二酸过程的废水和硝酸氧化 KA 油过程中产生的氧化氮等废气,产品收率不高; 但该方法工艺成熟,是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方法,碳资源利用率可以达到 70% ~80% 。环己醇法,即采用特殊催化剂使苯部分加氢生成环己烯,再经过水合生产环己醇,最后用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该方法在制备环己烯工序几乎没有副产物,生产环己醇过程中氢气消耗较少,碳资源利用率可以达到 99%,产品纯度高达 99. 5%,生产也比较安全; 但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对设备腐蚀较为严重。丁二烯羰基化法,即将丁二烯、一氧化碳和甲醇转变成戊烯酸甲酯,然后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温度 160 ~ 200℃,压力 15MPa条件下进一步加氢甲氧基化反应生产二羧酸二甲酯,最后水解生成己二酸。该生产工艺复杂,操作条件要求苛刻,己二酸的收率也不高,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苯为原料的加氢工艺,以廉价的 C4资源为原料,减轻了传统工艺对环境的污染,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近年来,科技人员对上述 3 种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催化剂或催化体系的研发,优选氧化剂以及工艺条件等的开发上。研究结果表明,以环己烯为起始原料,用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合成己二酸工艺的副产物只有水,不仅可以实现清洁生产,而且反应条件比较温和,有望成为今后生产己二酸的趋势。此外进行的研究还包括采用以分子结构中有活泼双键的环己烯为原料,以钨酸盐、过氧钨酸盐-有机羧酸配位络合物、杂多酸及其盐和三氧化钨等作为催化剂或催化体系合成己二酸。由于过氧化氢消耗高,其价格也较高等原因,造成整个工艺过程生产成本较高。另外,由于采用的高效、环保的新型催化剂或催化体系,大多数又以分子结构复杂、制备困难或配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化合物,所以,目前这些新工艺还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除了以上 3 种主要的生产方法之外,己二酸的生产方法还有苯酚加氢硝酸氧化法、环己烯直接氧化法和1,2-环己二醇氧化法等。这些方法生产己二酸的传统原料是苯或者环己烷、丁烯等,均来自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同时由于己二酸传统生产工艺使用强氧化性硝酸会产生大量的三废,严重污染了设备和环境,在生产过程中硝酸蒸汽也污染环境,而且产生的氧化氮被公认是温室气体。因此,研究开发更加清洁环保、高效实用的己二酸生产方法是研究开发的热点。

       当前利用可再生资源———生物质替代石油,用植物纤维生产己二酸已经获得工业化,值得关注和重视。美国杜邦公司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发了生物催化工艺,利用大肠杆菌将 D-葡萄糖转化为顺,顺-黏康酸,然后再生成甲氢戊己二酸,再用好氧脱硝菌株分离出一种因株对酶进行编码,从而得到环己醇转化为己二酸的合成酶,该合成酶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将环己醇选择性转化为己二酸。

       目前采用葡萄糖生物酶催化合成己二酸的生物方法正处于探索阶段。该工艺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将取自植物淀粉和纤维素等生物质的 D-葡萄糖先转化为儿茶酚,再进一步转化生产顺,顺-己二烯酸,最后用 Pt/C 催化剂催化-加氢生产己二酸,己二酸的收率可以达到 90% ( 物质的量分数) 。用生物技术生产己二酸,原料葡萄糖来自淀粉、纤维素等生物物质,改变了己二酸的生产依赖苯或者环己烷等传统原料的历史,生产过程完全采用生物催化法,反应条件温和,同时生产原料无毒,也不会产生任何环境污染物,是己二酸洁净生产的一个很好的开发方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行业分析报告《中国(AA)市场现状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发展深海经济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未来深海科技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规模稳步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 2001 年的0.95 万亿增长至 2024 年的 10.54 万亿,多数年份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涵盖海洋渔业、矿业、盐业、船舶制造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及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规模处持续上涨趋势 未来规模化企业将会保持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全球聚氨酯行业大国,尽管产业局部领域距离全球领先企业有一定距离,但是发展规模一直处于持续上涨趋势,截止2024年我国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443.5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1276.24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基础化工产业体系

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