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铅企面临新压力

      今年以来,有色金属工业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效益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国内电力、能源及矿产资源等价格上涨以及财务费用大幅度增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也让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缺乏竞争力。工信部数据显示,1-6月份有色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加16.3%,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增加12.15%、8.06%。由于资源保障程度低,冶炼行业效益较差,铅锌冶炼利润只占铅锌产业的3%,采选利润则占97%。如此夸张的比例使自有精矿低的生产企业难以生存。

      电池巨头忙扩张

      铅酸蓄电池是铅的重要下游需求,其用铅量占我国铅金属消费量的75%以上。近年来,我国重点整治“两高”行业,其中发布了《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铅锌冶炼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整治行业乱象,做好环保等工作。随着铅蓄电池行业整治整合工作逐步推进,铅蓄电池生产厂家数量已从整治前的约3000家压缩到了现在的500家,未来甚至可能达到约300家。但从今年情况看,国内铅蓄电池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更多的是以“大鱼吃小鱼”的形式,不断地扩张着产能和产量,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6月我国铅酸蓄电池产量为1728.7万千伏安时,环比增长9.5%,同比减少0.2%;1-6月份累计生产铅酸蓄电池9593.1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11.9%。据估计,上半年国内精铅消费量在23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9.1%。经过前期环保整顿,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纷纷增资扩建新项目,为了抢占市场,以盲目扩张产能、价格战的方式逆势扩张。

      中国报告网化工行业分析师分析,值得关注的是,铅酸蓄电池产量高企并非是下游电动车、汽车等行业真实需求的拉动。国内铅蓄电池产量增速明显超过了需求的恢复速度,导致铅蓄电池企业销售不佳,库存高企,从而压制了铅蓄电池价格表现。根据电池企业的2012年年报数据,行业巨头天能动力和超威动力的铅酸蓄电池库存分别为195384.6万元及139287.5万元,分别较2011年底上涨73.72%及55.47%。

      巨量库存必须消化掉。今年4-5月,国内动力型铅蓄电池巨头就不断挑起降价风潮,通过降价蚕食了更多的市场,虽然还未出现低于成本的恶性价格竞争,但从竞争效果来看,中小企业发展愈发困难。在清理了部分库存后,7月中旬,天能集团和超威公司改变了之前电动车铅蓄电池连续降价的格局,进行了一定幅度的上调,但目前供大于求的情况不容忽视。

      中国报告网在发布的《中国铅白市场竞争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2013-2017)》中提到,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上游铅冶炼企业经营及铅价走势。当下游需求疲弱时,电池价格走低等因素将直接传导至上游的铅需求和铅价。但当需求转好时,铅酸蓄电池行业高企的库存大大削弱了下游终端需求好转对铅需求的影响力度。从目前来说,只是将铅行业的库存转移到中间需求铅酸蓄电池行业中,终端需求并未改观。在上述背景下,铅价必然趋弱。

      冶炼产能在增大

      铅酸蓄电池行业产能的大规模投放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明显,产量增长过高,表面上对铅消费增长形成了拉动,实际上造成了虚假的复苏,给予铅冶炼生产企业错误的信号,使整个产业链处于非常不均衡的状态。

      从今年以来国内铅冶炼的增长来看,增幅明显放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精铅产量为41.2万吨,环比增长4.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7.1%。其中,原生铅产量为28.8万吨,环比增长2.1%,再生铅产量11.8万吨,环比增长11.3%。2013年上半年我国精铅产量为227万吨,同比增加12.4%,其中原生铅产量为164.6万吨,再生铅产量为62.5万吨。据上海有色网调研数据来看,今年国内铅冶炼开工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明显低于去年水平。

      开工率水平下降的同时,精铅产量仍维持着扩大的趋势,反映出了国内铅冶炼产能的扩大。因精铅价格低迷,加上贵金属价格暴跌,导致铅企业亏损。国内铅冶炼企业维持着较低的开工率,在5-6月减产检修的消息也有所增加。而再生铅企业开工率下降更快,主要因为国内再生铅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居多,受价格影响更加直接明显,减停产更为灵活。加上废电瓶采购价格下降,导致回收商回收意愿极大下降,减少了废电瓶的原料供应。今年下半年,在上述因素影响下,预计国内铅冶炼企业将维持相对较低的开工率水平,但预计继续下降的空间已有限,毕竟目前开工率已经处于较低位置,且5-6月份国内大中型企业一般检修减产一段时间后,会进行复产。此外,一旦铅价或白银价格出现阶段性回升,也将增加部分铅冶炼企业尤其是再生铅企业复产的风险。

      企业面临新压力

      铅产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铅冶炼在准入条件、工艺水平与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在提高。未来,铅冶炼企业不仅面对的是来自于产能过剩造成的价格压力,也面临多种新增成本给企业的压力。包括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力度将是我国未来严格管控的范围。

      首先,今年2月,环保部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依据国家规定,试点将采取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近3年内发生过严重污染事故的企业参保。对于应当投保而未及时投保的企业,将采取企业是否投保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清洁生产审核以及上市融资环保核查等制度的执行,紧密结合。将企业未按规定投保的信息及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为其客户评级、信贷准入退出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目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已在国内多个省份开始试运行。

      其次,央行201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将严格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从目前已披露的上市公司2013年中报来看,钢铁、有色、煤炭、水泥、化工和造纸六大产能过剩行业的短期借款仍然呈现明显增长。2012年,有色A股上市公司的短期借款为1933亿元,排六大行业第二。业内人士指出,要真正有效地控制产能过剩,应该走出行政性去产能过剩的老路,有效运用金融手段调整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规模和贷款投向,让具备创新和市场生存能力的企业存活下来。

      另外,8月初,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保部决定修改铅锌工业等6项有色金属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据了解,此次修订主要涉及铝工业、铅锌工业、铜镍钴工业、镁钛工业、稀土工业和钒工业。新修订的标准中,增加了上述行业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此前,财政部还表示将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计划对高耗能行业开征环境保护税。如果这一税种覆盖铅生产企业,虽然能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与优化升级,但是企业不得不思考怎样来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

      总之,铅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靠拼产量来摊低成本,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和市场恶性竞争。虽然从2012年的数据(国内精铅供应492万吨,需求483万吨)看,仅过剩9万吨,但是企业应当重视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对铅价的影响。此外,企业还应该继续加强成本管理,自主创新,加强技术改造,在复杂经济形势下保持一份清醒。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波动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2024年达到10.78亿元,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价格战与营销策略(如优惠促销)导致市场短期需求波动。

2025年07月22日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29.91%,北美地区占比32.00%,欧洲地区占比33.41%。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5年07月17日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随配随用,也可用于种子、苗木处理以及水果保鲜等。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南非、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在产能方面,近年来,中国甲醇新增产能不断投放,甲醇产能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国内甲醇产能达到10619万吨,新增产能为672万吨。2024 年甲醇新增投放产能为 636万吨,整体产能将达 11255万吨。现阶段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增速维持放缓态势,在严格落实 “双碳” 政策指引下,国内煤化工新增产能释放比较困难。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近年来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积极募资扩产,都为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6-2024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118亿元,2016年至2025年CAGR为10.52%。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