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2014年己内酰胺产品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

内容提示:国家石化产业“十二五” 振兴规划已明确将己内酰胺做为重点鼓励发展产品, 中国石化应按照国家石化产业振兴规划, 加速发展己内酰胺产业, 兼顾技术、原料和市场, 对老基地进行扩能改造; 同时贴近市场和原料, 采用合资模式, 加快在海南和福建新建装置。一是低投入快产出, 实施巴陵石化己内酰胺“20 改30” 项目; 二是尽快解决石家庄化纤16 万t / a 改造后组合工艺存在的技术瓶颈, 早日实现产量和质量达标; 三是探讨南京帝斯曼合资企业扩能可行性。

    2012-2016年中国己内酰胺(CPL)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目前世界上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 余家工厂采用不同的工艺和原料路线生产己内酰胺, 2010年世界己内酰胺生产能力超过4 980 kt / a, 装置开工率从2009 年的不足80%逐步提升至90%。除中国以外, 全球己内酰胺供应呈收缩之势, 欧美装置老化严重, 原料供应压力较大。世界范围内的己内酰胺生产和供求基本平衡, 东欧、西欧和北美是己内酰胺主要输出地区, 而亚洲则是己内酰胺主要输入地区, 每年有大量己内酰胺需要从亚洲以外的地区进口, 其中中国和中国台湾是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进口国和地区。由于供求缺口太大, 目前这种短缺局面在一段时间内还很难改变。


     截止2010 年, 国内己内酰胺主要生产企业仅有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的巴陵分公司、石家庄化纤公司、南京帝斯曼公司和浙江巨化集团公司4 家,2010 年国内总产量493.9 kt / a, 而表观消费量达到了1 124.7 kt / a, 自给率仅为43.9%。预计今后5~10 年之内, 国内己内酰胺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供应短缺的局面将继续存在。


     己内酰胺在石化产品中比较特殊, 由于中国石化和荷兰DSM 公司等几家大企业掌控了先进生产技术, 多年来不对外转让, 国内民营企业和其它投资者难以进入此行业。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己内酰胺行业仍将维持适度有序的竞争状况, 到2014 年国内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 200 kt / a, 自给率将超过50%, 供需缺口和发展空间较大。加之国家商务部对来自欧盟、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己内酰胺产品反倾销立案, 国内己内酰胺近年来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随着纤维和工程塑料与膜片消费的大幅增长, 国内新增己内酰胺聚合产能大幅增加, 将给国内己内酰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但国内己内酰胺产业也面临较多挑战:一是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市场竞争加剧; 二是节能、环保压力加大; 三是产业链下游处于低端领域, 产品附加值较低。


     对我国己内酰胺行业发展可实行以下对策。


     1) 国家石化产业“十二五” 振兴规划已明确将己内酰胺做为重点鼓励发展产品, 中国石化应按照国家石化产业振兴规划, 加速发展己内酰胺产业, 兼顾技术、原料和市场, 对老基地进行扩能改造; 同时贴近市场和原料, 采用合资模式, 加快在海南和福建新建装置。一是低投入快产出, 实施巴陵石化己内酰胺“20 改30” 项目; 二是尽快解决石家庄化纤16 万t / a 改造后组合工艺存在的技术瓶颈, 早日实现产量和质量达标; 三是探讨南京帝斯曼合资企业扩能可行性。


     2) 加快下游产品的应用研究, 扩大己内酰胺市场容量。


     3) 中国石化应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技术的工业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产、学、研” 合作开发机制,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苯部分加氢制环己酮到环己酮肟气相贝克曼重排新技术, 实现己内酰胺绿色清洁生产, 使己内酰胺生产成本最低化, 生产工艺最优化, 以达到市场竞争力最大化。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以塑代钢趋势下 工程塑料行业大有可为

以塑代钢趋势下 工程塑料行业大有可为

被誉为是继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甲醛(POM)、尼龙(PA)、聚苯醚(PPO)之后的第6大工程塑料,也是8大宇航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汽车、环保、化工等领域。2024年PPS消费占比居六类特种工程塑料之首,达27%。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从供应情况来看,随着玻纤下游各行业市场容量提升,叠加玻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其中,中国玻纤产量从288 万吨增加至687万吨,CAGR为9.1%,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出口成为我国玻纤产业的重要需求环节。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近年来,中国盐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2023年我国盐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50.68亿元,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上年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波动较小。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盐化工产业不断提高发展速度,积极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大环境。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的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5.83亿元,2021年达到今年最高为35.39亿元,之后回落,2023年为2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10.74亿元。

2024年12月06日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2024年11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