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截至2010年,我国丁辛醇产能为148.5万吨/年,但表观消费量超过200万吨,企业纷纷上马新建或扩建装置,当年新增产能52万吨/年。我国丁辛醇产业已步入高速扩张时期,多套项目仍在建设中,预计2011-2012年总产能将增加109万吨/年,达到250万吨/年,国内产品自给率将显著提升,新装置的投产将打破丁辛醇市场卖方强势的局面。随着丁辛醇行业投资增加,需求增长放缓,市场供需格局将趋向平衡。大批丁辛醇装置的投产,将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规模偏小、能耗物耗高的落后技术将被淘汰。
2012-2016年中国丁辛醇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一、国内丁辛醇产业供需分析
(一)产能快速增长
截至2010年,我国丁辛醇产能共计为148.6万吨/年,其中,正丁醇生产能力为54.5万吨/年,辛醇生产能力为94.1万吨/年;当年新增丁辛醇产能为52万吨/年,其中新增正丁醇产能17万吨/年,新增辛醇产能35万吨/年,中国丁辛醇产业正步入高速扩张时期。国内丁辛醇主要生产企业产能情况见图1。
山东利华益集团和天津碱厂丁辛醇装置分别于2010年第三季度和年末投产,意味着国内主要丁辛醇厂家增至8家,从市场分布来看,华北地区有2家,东北地区有2家,华东地区有4家。山东丁辛醇装置年供应能力跃升到60.1万吨/年,几乎翻番,成为国内丁辛醇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华东地区辛醇竞争加剧。中石油和中石化垄断丁辛醇市场的局面已被打破,形成中石化、中石油和民营企业逐鹿竞争的格局,2010年,中石化丁辛醇产能合计为63.6万吨/年,占总产能的43%;中石油为33万吨/年,占22%;其他企业为52万吨/年,占35%。
我国丁辛醇国内供应一直有较大缺口,产能的增长落后于消费量的增长,2006-2008年上半年,丁辛醇产品利润较高,国内投资尤其地方及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一直高涨,未来2年这种态势仍将延续。2011-2012年国内丁辛醇在建产能详见表1。
2011年新建产能达产后,我国丁辛醇供需紧张的局面可以初步得到缓解,但消费缺口仍将存在。预计2011-2012年国内丁辛醇的总产能将增加109万吨/年,达到250万吨/年,国内产品自给率将显著提升,新装置的投产将打破丁辛醇市场卖方强势的局面。随着丁辛醇行业投资增加,需求增长放缓,市场供需格局将趋向平衡。大批丁辛醇装置的投产,将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部分规模偏小、能耗物耗高的落后技术将被淘汰。
(二)产品自给率不高,进口占据半壁江山
1.正丁醇进口“井喷”
2010年,我国正丁醇进口量为62.35万吨,同比激增28.1%,主要是受到国际供应量过剩以及国内需求增长两方面的因素。由于经济复苏缓慢,欧美国家丁醇需求量明显缩减,供应过剩,可向中国出口的丁醇数量增加。而我国丁醇装置故障频发,供应量明显缩减,丁醇消费终端房产、建材、汽车等行业需求整体较佳,开工保持较高水平,推动丁醇市场需求强劲增长。
我国正丁醇进口主要来源自中国台湾、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以及日本、德国等国家或地区,其中来自中国台湾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比例为23%,来自俄罗斯的占18%,来自美国的占15%,来自马来西亚的占12%。由于正丁醇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一带,因此进口海关主要集中在南京、满洲里、广州、宁波及上海等地。
2.辛醇进口量增幅减缓
我国辛醇需求情况相对平稳,但国内产量不能满足需求,缺口依靠进口产品补充。2010年,辛醇进口量为46.45万吨,同比增长0.2%。我国辛醇进口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日本、沙特阿拉伯、韩国、中国台湾以及德国等国家或地区,其中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24%,来自日本的占20%,来自沙特阿拉伯和韩国的各占14%,来自中国台湾和德国的各占6%。
3.中国台湾及东盟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冲击加大
2010年,我国正丁醇进口依存度为57.3%,辛醇进口依存度为43.96%。自2009年1月1日起,自东盟国家进口的丁辛醇关税自5%调整为0%;2010年6月,海峡两岸签署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来自中国台湾的丁醇进口关税自5.5%调整为5%,2012年此项关税降至0%。关税下调,上述地区产品竞争力提高,对国内产品带来较大的压力。
未来中国市场新增产能快速上马,惠及关税调整政策,台塑或将成为未来价格战中的黑马,尤其对日韩等近洋及远洋船货挑战较大,因而外盘市场有可能率先开始价格战,中国厂商随后卷入其中。
(三)表观消费量逐年增长
近几年,我国正丁醇消费量逐年增长,2010年表观消费量超过百万吨,达到108.8万吨,进口量占到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当年进口依存度为57.3%,2000-2010年中国正丁醇供需情况见图2。
2010年,国内辛醇装置开工负荷在七成左右,产量增加9.27万吨至60万吨,同比增长182%;净进口量45.65万吨,同比增长0.2%,大致与2009年相当;表观消费量增加9.21万吨突破百万吨,达到106万吨,同比增长9.54%。2000-2010年中国正丁醇供需情况见图3。
根据应用领域的需求发展,预计2015年,我国正丁醇市场将趋于饱和,需求量在120万吨左右,届时生产能力在95万吨/年,供需缺口20万吨/年;辛醇需求量138万吨,届时生产能力140万吨/年,供需基本平衡或略有过剩。
(四)生物正丁醇规划规模可观
2011年,我国生物正丁醇规划新增产能达到57.2万吨/年,生物正丁醇的主要应用方向为运输燃料,与石油路线正丁醇在化工领域的消费不会产生激烈竞争,但其规划规模仍然可观。杜邦公司研究认为,国际油价在50美元/桶以上,生物丁醇就具有赢利性;若国家油价长期维持在60美元/桶以上,则生物丁醇在市场上就有一定的竞争力;2012年后,生物丁醇市场份额将会超过10亿美元。
发酵法制丁醇生产出的产品杂质少且属于生物质,对人、畜没有毒性,大量应用于医药工业与食品添价剂、香料等领域,装置投资比羰基合成法节省60%-70%,并且不需要进口国外昂贵的技术设备,生产门槛底,装置建设周期也短。
二、丁辛醇消费结构及区域分析
目前国内正丁醇约43%用来生产丙烯酸丁酯,40%用于生产醋酸丁酯,约6%用于生产DBP,其它如药厂、选矿剂等约占11%。2010年,丙烯酸丁酯生产能力已达到120万吨/年,考虑原料供应及装置投产时间等问题,装置按开工率85%计算,需消耗正丁醇约56万吨,未来几年,该领域的消费比例将大幅增加,成为正丁醇最主要的下游消费产品。2010年,醋酸丁酯生产能力达81.5万吨/年,按85%的开工率计算,需消耗正丁醇约26万吨,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和选矿剂等其他领域消费增长较缓。预计未来几年,正丁醇市场供应增量的90%将用于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丁酯的生产,这两种产品的市场走向将极大地影响正丁醇的市场行情,应给予更大关注。
目前国内辛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其消费量占辛醇总消费量的70%,其次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其消费量占11%,己二酸二辛酯及丙烯酸辛酯等消费量合计占19%。辛醇的下游产品中,丙烯酸辛酯市场的需求增长最快,2010年丙烯酸酯类对辛醇的需求量将达到49万吨;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消费绝对数量仍将继续增加,但其消费占辛醇消费量的比例将逐步下降,预计将来用于生产增塑剂的辛醇所占比重将下降到60%左右,其他产品如丙烯酸辛酯等产品合计消费辛醇比重将超过35%。
我国丁辛醇消费结构见表2。
(一)正丁醇下游消费分析
1.丙烯酸丁酯
我国丙烯酸丁酯产能受需求拉动高速增长,其主要用于压敏胶,部分用于生产建筑乳液、纺织浆科及高吸水性树脂等产品。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一次性胶布的使用量逐年大幅增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及城市住宅的快速发展带动建筑乳液的需求量增加,都传导至上游丙烯酸丁酯,使得其需求量快速增加。丙烯酸丁酯产能迅速扩张,从2005年的不足40万吨/年,迅速扩大至2010年的120万吨/年,由依赖进口转为产能过剩。根据单耗为0.5-0.6,2010年,丙烯酸丁酯对原料正丁醇的需求量约为56万吨。预计2015年,丙烯酸丁酯产能将可达150万吨/年,对原料正丁醇的需求量约为70万吨。
我国丙烯酸丁酯主要生产企业产能情况见表3。
2.醋酸丁酯
我国醋酸丁酯广泛应用于聚氯酯漆、丙烯酸树脂漆、硝基漆、过氧乙烯漆等稀释剂,还可用作日光灯生产中萤光粉粘合剂的溶剂,以及针织布泡沫人造革(涂饰剂)、医药工业中生产红霉素的有机溶剂、合成树脂、天然及合成橡胶等方面。
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对涂料需求大增,带动醋酸丁酯行业发展,产能由2005年35万吨/年增至2010年的81.5万吨/年,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一带,产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由于相关产品醋酸乙酯价位相较醋酸丁酯要低很多,再加上需求无法跟进,醋酸丁酯面临较大压力,生产利润微薄,甚至个别期间达到亏损状态,根据单耗为0.38,同时考虑到开工率不高,2010年醋酸丁酯对原料正丁醇的需求量约为26万吨。
我国醋酸丁酯主要生产企业产能情况见表4。
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DBP作为塑料加工助剂,主要用于制鞋业和农业灌溉塑料制品的加工过程,由于物化性质的一些弱点,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局限,有被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替代的趋势,国内用量逐渐缩小。我国增塑剂生产企业大部分装置是DBP和DOP切换生产,近两年来DBP装置未有扩产,根据单耗为0.55,考虑到装置切换及开工率等问题,2010年DBP对正丁醇的需求量约16万吨。
其它产品如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及选矿剂等产品对正丁醇的需求量也较大,由于下游产品较为分散,估计上述产品对正丁醇的需求量约10万-12万吨。
(二)辛醇下游消费分析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我国DOP、DBP、DINP的生产能力在280万吨以上,主要生产企业有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化工一厂等,年产能力10万吨以上的有9家。
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得益于齐鲁石化辛醇供应的支持,增塑剂产量不断增长,对于山东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齐鲁增塑剂是中国增塑剂生产企业的一个缩影,在中国辛醇产能增长的背景下,增塑剂生产厂家借助国内原料供应的有力支撑,对DOP产业的富余产能进行更为充分的利用,加快了增塑剂的国产化步伐。
2010年,国内DOP最主要下游产品薄膜、农用膜生产出现负增长,其他下游产品如人造革、合成革、部分塑料制品等生产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往年下降,DOP需求增长的支撑减弱。更需要注意的是,薄膜、农用膜的低迷势必会促进其内部整合,而这种强势整合最终的结果就是,生存下来的企业获得)隆大,对DOP的需求量更为明朗和集中,DOP的可炒作空间更加有限。
2.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及其它
目前DOTP消耗辛醇约为5万吨,其它用于柴油添加剂、合成润滑剂、抗氧剂、溶剂、消泡剂、纸张上浆印染等方面消费量约为12万吨,估计在国内辛醇总消费量的14%左右。
(三)消费区域分布
从消费区域看,辛醇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南,正丁醇主要消费区域在华东和华南,详见表5。丁辛醇最大消费领域增塑剂产能的70%在华东,该地区既是国内丁辛醇的主要消费区域,也是进口产品的主要到港地之一,其市场影响力不容忽视。
华东地区的资源供需平衡对国内丁辛醇行业走势影响举足轻重。近几年随着经济重心北移,丁辛醇的销售区域也随之逐步北移,在这种情况下,应密切关注下游产品市场和区域经营状况,合理调整华东、华北、华南市场的投放量,努力开拓高端市场,避免低端市场竞争。
三、丁辛醇行业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探讨
(一)全球石化产业处于衰退期
全球石化行业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需求下降,目前还未完全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我国化工行业终端出口受到制约,对企业发展有一定影响。国内通胀居高不下、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因此2011年石化市场活力仍难以完全恢复。
(二)能源价格上涨考验产业链承受能力
国际原油价格总体上仍会维持较高水平。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布伦特原油价格从1月的95美元/桶上涨至4月的120.8美元/桶,涨幅约30%,超过了去年一年的增长水平,尽管5、6月份略有回落但依然维持高位。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通胀压力,并正在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北非、中东持续动荡,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将给投机资金带来多次进场炒作的机会,而频繁多发的自然灾害也不断影响全球的石油供应。长期来看弱势美元更加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减轻债务负担,这些都成为支撑国际油价的因素。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能源需求可能放缓,而世界石油供应趋紧的形势随着欧佩克逐步增产将得到改善,这将限制油价反弹幅度,因此国际原油价格在最近一段时期可能会步入震荡调整阶段,下半年油价总体上仍会维持较高水平。
丙烯供需矛盾将会愈演愈烈。2010年国内丙烯装置产能约为1528.8万吨/年,包含神华宁煤(57万吨/年丙烯)、神华包头(30万吨/年丙烯)和大唐多伦(46万吨/年丙烯)。国内丙烯生产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绝大部分丙烯被加工生产成下游产品在市场中销售,进入市场中的丙烯流通量不多。山东地炼企业,因原料气不足问题而导致丙烯产量不高且短期内提升空间有限。2011年,国内丙烯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愈演愈烈,产量增速在12%左右,市场供需缺口会大于650万吨。
(三)安全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由于邻苯酸类增塑剂的毒性问题,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出台限制措施。2007年6月1日,REACH法规开始实施,该法规限制DOP、DBP和BBP应用在PVC材料、塑胶等领域,限制DINP、DIDP和DNOP在儿童玩具和服装及所有可能被放入口中的物品中使用,且上述6种成分的含量不得超过0.1%。2009年5月,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规定,企业未经特殊授权将不得使用7种高度关注物质,其中包括邻苯二甲酸盐(DBP、BBP和DOP)。丁辛醇将面临升级换代的迫切需求。
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REACH法规对含有DOP、DBP等增塑剂的制品拒之门外,无疑对我国传统增塑剂行业的带来巨大冲击。虽然二辛酯基本上是公认的性能最好的增塑剂,但是在环保等性能上仍然受到其他类型增塑剂的挑战,2010年国内二辛酯总产能仍维持在330万吨/年的水平,由于醇类产品供应短缺性以及二辛酯产能的严重过剩,二辛酯全年平均开工率约50%。
(四)丁辛醇成为煤化工产业链中的新宠
近年我国煤化工发展如火如荼,由于丙烯是生产丁辛醇的主要原料,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丙烯(MTP)又与大型合成气相结合,因此甲醇制烯烃项目大都选择丁辛醇作为配套的下游产品。但由于大型煤化工基地多建在远离消费市场的区域,与聚烯烃产品方案相比,丁辛醇方案不具有运输的优势,且市场容量远小于聚烯烃,预计煤化工的发展将会对我国丁辛醇行业带来潜在的竞争风险,不过国内丁辛醇供不足需,5-8年内不会对现有丁辛醇装置造成冲击。
四、丁辛醇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单套装置能力较小
我国丁辛醇生产装置单套生产能力在20万吨/年以上的仅有齐鲁石化、扬子巴斯夫和吉林石化公司三家,而世界丁辛醇装置生产规模要远大于我国。由于生产装置规模不大,能耗、物耗高于国外先进水平,在产品成本和质量上难与国外产品相竞争。
2.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丁辛醇装置都是从国外引进,在生产、技术改造方面始终依托于国外技术,虽然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国外最新开发的先进技术差距在不断扩大,同时我国丁辛醇技术研究在生产实践工作中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产品使用范围较窄
我国丁辛醇产品主要用于传统的增塑剂品种,如我国辛醇70%以上用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生产,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转而生产其它高效无毒增塑剂产品,我国对于具有特殊性能、附加值高的特种增塑剂大多依赖进口。
(二)措施建议
至2012年底,我国丁辛醇产能或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生产国,预计产能过剩达20万-30万吨。
从企业发展来看,企业间要加强产业自律、沟通交流,增强国际话语权、定价权;选择产品多元化战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下游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开发力度;深化节能减排工作,降低物耗、能耗;新建丁辛醇项目要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科学论证,慎重决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丁辛醇企业要养精蓄锐,巩固自有市场,削减冗余开支,裁撤无效投资项目;寻求多元化销售以及产业链延伸;要眼观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风云变幻,要统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资源,才能把握好企业健康发展的未来。
市场风险无处不在,未来进口市场份额逐步减少已经是无法避免的格局,贸易商应适时转变角色,整合地区优势,优化补货渠道以及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