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国产膜取得市场突破


    外商对中国膜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去年9月,CCIN记者对中国膜行业进行了一次深入采访,看到的是一片凄风惨雨:“国产反渗透膜市场占有率仅有8%”不容乐观的状况、“拦路虎一个接一个”的障碍、膜行业“中国膜已不是中低档代名词”的无奈呐喊。时隔一年之后,借着10月14~16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膜与水处理技术暨装备展览会,CCIN记者又一次近距离触摸了这个行业的脉搏。仅一年时间,国产膜就由乌鸡变凤凰了!地位是一百八十度的大翻身啊!

  消费观念已改变国货地位翻了身

  一年前:不少大型企业在招标时,甚至直接在招标书上写明仅限于国外哪几家公司的膜,直接把中国的膜企业排除掉了。中国巨大的膜市场蛋糕大多被国外品牌瓜分。

  谈到今年的膜行业形势,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宪秋十分欣慰:“如今,我们高兴地看到很多大工程对于国产膜的限制已经取消。今年我曾参加过一个大型工程的招标。招标文件中存在了多年的‘指定使用国外膜’的限制已经不见踪影,而只是提出了投标产品的性能参数要求。招标文件中列出了几家企业的产品供参考,其中已经包含了中国的自主品牌产品。这是非常大的进步!这说明用户已经承认了国产膜的地位。其实该工程的招标方还是一个外资企业,其行为具有很重要的代表意义。由此可见,国产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已经实现了突破,用户已经向国产膜敞开了市场大门。”

  据了解,在今年国家经济刺激方案中,膜行业拿到了环境治理和水处理的一些大工程。在东营、杭州、常州等地的膜法工业污水治理、流域污水治理、自来水处理工程中,国内膜企业先后中标。

  消费观念的改变,直接带来国产膜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其中反渗透膜产品变化最为突出,2007年反渗透膜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仅仅为8%,2008年这一比例达到10%,而预计今年国产反渗透膜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3%。这是因为最近反渗透膜领域又有大动作。10月13日,由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年产100万平方米反渗透膜生产线在北京市昌平区投产。至此,该公司反渗透膜年生产能力由原来贵阳基地的200万平方米增至300万平方米,并且公司还有进一步扩能的计划。

  在微滤超滤膜方面,今年国产膜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60%,也将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天津膜天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民说:“在与国外著名品牌的竞争中,去年公司在中国超滤和微滤膜市场的占有率约为20%,今年到目前为止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0%。公司业务量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最近还在与世界第一军团的竞争中胜出,代表中国企业一举中标北京给排水集团某32万吨/天膜法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工程。这是世界最大的中空纤维膜污水处理工程。这意味着膜天膜公司已经开始进入国际膜行业的第一军团。”

  在展会上,与国内膜企业交流十分活跃的吴江总馨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志荣告诉CCIN记者:“两年前我们基本不用中国的膜产品,所有工程清一色的都是进口膜。但是去年尝试使用一部分国产膜后,发现效果很好,甚至超过预期,所以现在我们认真考察各产品的性能,然后综合比较性价比来选择产品。”

  CCIN记者还发现,不仅中国用户认可中国膜,外商也很青睐中国膜了。杭州北斗星膜制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CCIN记者:“外商主要是对公司的纳滤膜片感兴趣。比如有两个德国客户原来是从美国采购膜片,现在他们想在中国找一些膜片的供应商。因为中国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并且产品质量能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对中国产品感兴趣。去年我们参展时,感觉外商的认可程度并不是很高。”

    京膜华科技有限公司因吸引了5000万元的风险投资获得广泛关注。图为该公司展示的产品。

  技术不再亦步亦趋隐现赶超国际之势   

 一年前:很多用户不了解中国膜产业的技术,存在一种质疑心态:这么高端的东西,国内能做出来吗?

  “请仔细看这个七孔膜的孔径分布和外观色泽,可见部分国产微滤超滤膜产品质量已经在国外产品之上了。”刘宪秋秘书长向CCIN记者展示了他在本次展会上拿到的同一类国产膜和国外膜样品,并十分欣慰地说:“我们现在不仅仅是跟在国外产品后面亦步亦趋,很多产品的技术水平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比如部分反渗透膜、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聚氯乙烯合金膜的技术都超过国外水平。过去的一年,在膜品种方面,中国企业均已经长足进步。”

  在反渗透膜方面,据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蔡志奇介绍,该公司经过近10年的努力,使其反渗透膜的关键指标——脱盐率达到了99.7%,达到国际知名品牌的水平。公司还开发出了新型抗污染膜和抗氧化膜,拥有全球领先的抗氧化专利技术,使国产反渗透膜在主要品种和性能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超滤微滤膜方面,国内企业的技术和应用成果也十分抢眼。膜天膜公司董事长李新民介绍说:“我们公司的连续膜过滤、膜生物反应器、浸没式膜过滤和双向流膜过滤4项核心技术今年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应用。特别是今年1月9日,由膜天膜公司首席科学家肖长发主持的新型功能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种新型功能膜是世界首创,产品的功能和创意是世界上没有的。”

  今年9月,海南立?N企业首创的聚氯乙烯合金中空纤维超滤膜在台湾高雄拷潭净水厂平稳顺利运行3年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双膜法深度处理净水厂,日产净水30万立方米。该聚氯乙烯合金中空纤维超滤膜是国际独创,非常适合自来水厂的深度处理,其3年的应用业绩为世界所瞩目。

  在产业化方面,北京坎普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攻克了复合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新工艺难题,今年年初正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封锁。该公司董事长孟广祯介绍说:“公司新产品已经在北京大恒制药厂、北京航空博物馆等单位获得应用,使用量近1万平方米,用户反馈的情况很好,使用效果甚至出乎意料。我们的新产品为用户增强了竞争力。”

  此外,国产电驱动膜到目前为止的产量比2008年全年翻了一番。因为价格极具竞争力,在替换膜时,很多用户选择采用中国的电驱动膜。浙江千秋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和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的电驱动膜产量成倍增长,性能日渐突出,已经逐步取代了国外同类产品。山东东岳集团高技术含量的全氟离子膜小型膜片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小面积膜片性能通过了验收,现在工业应用离子膜生产线正在调试。这对中国氯碱产业意义重大。目前,中国离子膜烧碱生产所用的膜全是日本和美国产品,如果国产离子膜产业化获得突破,将有助于实现离子膜烧碱设备的国产化。   

   资金难题成“纸老虎”国内膜行业“不差钱”

  一年前:国内5000万元规模以上的大中型污水处理项目招标中,最后的竞标几乎全成了国际大公司之间的角逐和竞争,而国内企业即使中标了也要饱受资金短缺之苦。

  CCIN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曾经在资金上捉襟见肘的国内膜行业正在感受各路资本争相进入的热情,大有“不差钱”之势。

  北京膜华科技有限公司水处理事业部总经理张华告诉CCIN记者:“国内膜行业早期的发展非常艰难,不少企业是从一个膜配方慢慢发展起来的。膜华公司是2007年刚刚成立的公司,在起步阶段就得到5000万元的风险投资,这对于一个新成立不久的公司来说很难得。我们能吸引到如此大手笔的风险投资,正是因为我们企业的研发背景和膜行业的发展前景很被看好。”

  刘宪秋很欣慰地说:“由于膜行业成长性好,并且现在正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对资本的吸引力非常大。一些投资银行、基金等非常关注这个行业。我时常要接待一些到协会来咨询和洽谈的资本人士。除此之外,国内大型企业、中央企业等也看好这个行业,这些资本的进入将改变膜行业格局。”

  今年8月,日本东丽公司与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投资额预计约5.3亿元。该合资公司营销总监刘向东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这个公司的一期工程是生产反渗透膜,二期工程会根据市场情况,生产超滤膜和膜生物反应器等。现在一期工程正在北京建设,预计明年8月份完工。建成后,公司所有产品将实现国产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膜工程公司也吸引了资本进入。刘宪秋说:“今年膜行业的工程公司的组成有了巨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政工程、大型生活用污水和湖泊污水等工程采用膜法,一些大型工程公司如中国建筑集团下属的分局、中铁集团等纷纷进入膜工程公司的行列。这种变化将使得膜工程公司向综合化、大型化发展。这些财力雄厚大企业的进入,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也会带来大笔的投资,从而将使膜的工程应用有质的飞跃,进而带动整个膜行业产生质的飞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波动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2024年达到10.78亿元,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价格战与营销策略(如优惠促销)导致市场短期需求波动。

2025年07月22日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29.91%,北美地区占比32.00%,欧洲地区占比33.41%。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5年07月17日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随配随用,也可用于种子、苗木处理以及水果保鲜等。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南非、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在产能方面,近年来,中国甲醇新增产能不断投放,甲醇产能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国内甲醇产能达到10619万吨,新增产能为672万吨。2024 年甲醇新增投放产能为 636万吨,整体产能将达 11255万吨。现阶段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增速维持放缓态势,在严格落实 “双碳” 政策指引下,国内煤化工新增产能释放比较困难。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近年来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积极募资扩产,都为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6-2024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118亿元,2016年至2025年CAGR为10.52%。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