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解析

“天然气产品配置和定价机制存在问题;天然气消费产业落后,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比重仅4%左右。”因此,“应引入市场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副主席、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钮小明等全国人大代表在议案中对我国天然气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建议。

    有关预测显示,未来10年内,全世界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率将保持3.9%,发展速度超过石油、煤炭和其他任何一种能源,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会更快。但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有关人士在此前公开场合表示,由发展历史和状况所决定,目前我国天然气供需之间的确存在着尚需解决的矛盾。

    那么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中的矛盾与脉门在哪里?如何采取措施以保证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

    资源虽丰富,勘探开发难度大
    根据资料,我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2.6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前景看好,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可达7万亿至10万亿立方米,可采95年,在世界上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我国天然气资源与国外产气大国又有很大差别,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环境恶劣的西部,埋藏深,储量丰度低,勘探开发难度大,对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比国外产气国的勘探开发成本高得多。根据西南石油大学张淑英教授的介绍,俄罗斯大气田储量上万亿立方米,单井日产量上百万立方米,其国内井口气价按人民币折算为每立方米0.09元,十分低廉。而我国大气田少,以中小型气田为主,单井产量低,许多气田已进入中后开采期,在四川的老气田井口成本已接近每立方米0.7元。

    此外,我国天然气气田规模小,缺少特大型气田;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特别是资源丰富的西部气区和近海气区可采储量的探明率更低。这些缺陷在资源供应上给市场供需平衡造成了难以解决的矛盾。

    分布不平衡,基础设施成瓶颈
    天然气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使生产与消费区域分离。我国天然气资源60%以上分布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远离工商业发达、能源需求旺盛的沿海消费区,还有20%左右的天然气资源分布于近海大陆架。西部气区距东部经济发达区,最远的轮南至上海4000公里,最近的忠县到武汉695公里,靖边至北京853公里,涩北至兰州953公里。天然气生产区域与消费区域的空间错位,使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约我国天然气市场开发和天然气工业发展的瓶颈。其直接后果就是天然气资源地周围地区个别天然气利用项目发展过热,导致天然气需求增长过快,不能对宝贵的清洁资源进行最为科学的利用,同时限制了下游消费市场的合理发展。从整体看,我国天然气需求量与国内今后潜在的、可生产的天然气产量相比,还有较大的缺口。

    价格仍偏低,引发市场“综合征”
    造成天然气资源地周围地区个别天然气利用项目发展过热的局面,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气价偏低。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原油、天然气及发电用煤之间的比价为1:0.24:0.17,而国际市场约为1:0.6:0.20。国内天然气价明显偏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李文阳认为,多年来国内在天然气价格制定、合同履行、天然气分配和市场开放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国家发改委针对这种情况,从2005年12月26日起启动对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此前,我国天然气价格主要由政府制定,有着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价格受到行政控制,没有反映经济成本,价格传递误导了价格信号。使天然气需求的市场调节机制失灵,加剧了供应紧张。

    张淑英教授认为,偏低的天然气价格一方面导致上游开发商不愿过多投入资金,另一方面加重了油田周边地区化工、化肥、发电等用气项目增长过快,不利于天然气的合理利用,同时也使得天然气进口因国内气价低于国际价格在市场而遭遇较大困难。张淑英还表示,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天然气市场的改革也不能操之过急,天然气资源关乎百姓生活,关乎国计民生部门的生产问题。天然气开发利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上中下游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最终达到用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关系和配置资源的目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波动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2024年达到10.78亿元,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价格战与营销策略(如优惠促销)导致市场短期需求波动。

2025年07月22日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29.91%,北美地区占比32.00%,欧洲地区占比33.41%。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5年07月17日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随配随用,也可用于种子、苗木处理以及水果保鲜等。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南非、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在产能方面,近年来,中国甲醇新增产能不断投放,甲醇产能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国内甲醇产能达到10619万吨,新增产能为672万吨。2024 年甲醇新增投放产能为 636万吨,整体产能将达 11255万吨。现阶段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增速维持放缓态势,在严格落实 “双碳” 政策指引下,国内煤化工新增产能释放比较困难。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近年来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积极募资扩产,都为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6-2024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118亿元,2016年至2025年CAGR为10.52%。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