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制约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瓶颈


  据记者了解,橡胶消费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其中天然胶进口依存度达70%以上,消费量和进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20%以上,合成胶进口量占消费量的40%左右,这是中国橡胶的消费现状;进口渠道太多、太乱、太杂,没有大的经销商,采购商订单普遍较小,市场无序,不能实行有效的集团采购,难以保证数量和质量,这是中国橡胶的贸易现状;价格大起大落,变化无常,产胶国形成价格联盟,国内外期货推波助澜、相互作用,中国在购胶量世界第一的情况下,仍对市场价格无话语权,这是中国橡胶的市场现状。这些都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瓶颈。
  
  那么,改变现状,为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谋求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国际贸易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而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已成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历史重任。
  
  记者近日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了解到,近两年,协会已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内,包括倡导轮胎企业与农垦合作,提高天然胶品质,呼吁合成胶生产企业增加市场急需的品种,推动民营胶产业的发展,为供需双方沟通信息,与地方有关部门共同倡导兴办国际贸易市场,搭建贸易平台等;在国外,利用展览、访问等机会,将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现状和对橡胶的需求做全面介绍,组织橡胶工业企业走出去,与国外橡胶生产和供应商直接见面。所有这些,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推动国内橡胶产业的提高和发展;二是沟通上下游、国内外信息,搭建国内外橡胶直接贸易的平台。
  
  而将于3月19~22日在海南召开的2007中国橡胶市场发展论坛(第二届),则几乎综合了上述所有内容,成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推动建立和谐橡胶国际贸易环境的重要举措。这次宗旨为’资源共享,产需衔接,友好合作,共谋发展’的论坛,规格之高,内容之丰富,信息量之大,参会人员范围之广,为历年来橡胶行业会议所少有。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鞠洪振介绍,当前国际橡胶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刚刚过去的2006年,天然胶价格高位运行,先扬后抑,涨跌幅度巨大;合成胶也因石油价格而波动,同时还受到国际贸易壁垒的制约。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橡胶消费大国,对国际橡胶市场缺乏必要的话语权,国内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凡此种种,都需要国内外橡胶界同仁共同努力,制止市场的恶性炒作和大起大落,建立新的市场秩序。国内外橡胶产需双方只有加强相互交流、沟通,形成共识,才能有效建设崭新的国际贸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相对稳定的贸易渠道,趋利除弊,共存共荣。
  
  鞠洪振认为,论坛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真实的橡胶市场和消费,使国外机构对中国橡胶需求量和需求品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过去由于国外对中国橡胶消费的现状了解不够,不清楚中国橡胶消费环节多、层次多的特点,经常将资源量与消费量划等号,造成过高估计中国橡胶消费量的情况。如国际橡胶研究组织近年对中国橡胶消费量的估计均超过400万吨/年,而橡胶协会经过测算,2005年中国橡胶消费量为360万吨,2006年为380万吨。而对市场估计有误,也是造成价格虚高的原因之一。
  
  鞠洪振表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努力倡导国内企业效法国际市场的通常做法,即实行集团采购和联合采购。在国内积极发展天然胶和合成胶生产的同时,不足部分,由大的橡胶轮胎公司,通过长期合同,直接与国外橡胶生产商订货;或大的营销商联合国内用户一起采购。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互惠互利。而论坛则为国内外橡胶生产、贸易、使用企业,搭建了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表态参加本次论坛的已有十几个国家的天然胶、合成胶、轮胎、助剂和其他橡胶制品的生产及贸易企业。国际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主席、国际橡胶研究组织秘书长以及泰国、印尼、越南橡胶协会的主席或秘书长,新加坡树胶公会主席,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常务理事等,均到会并将做报告;泰国、印尼、越南、缅甸等国天然胶生产商、贸易商,还将在会议期间搭建贸易平台,与国内橡胶加工企业直接见面,进行贸易洽谈,其中新加坡还要组织一个15~20人的贸易团前来参会;美国、欧洲、日本和俄罗斯的主要合成胶生产企业也将到会,介绍其合成胶生产和发展动向,如美国固特异、Excel聚合物,德国巴斯夫,日本电气化学,俄罗斯Sibur等。另外,国外有关媒体也主动报名参会,这也是极少见的情况。
  
  国内方面,相关协会及专家将介绍中国橡胶工业的现状、发展和2007年橡胶需求预测,轮胎、摩托车胎、自行车胎、胶管胶带、胶鞋、乳胶等制品生胶使用情况、技术要求及2010年展望,中国天然胶、合成胶生产能力、产量及2010年预测,中国天然胶、合成胶进出口分析,中国合成胶新产品、新技术介绍,海南、云南天然胶市场介绍,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橡胶交易情况介绍等。为了论坛期间上下游、国内外企业更加充分的接触,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将六届四次理事会会议的召开时间定在3月18~20日,与论坛紧密结合,200多家轮胎、管带、制品等橡胶工业协会理事会会员企业,将在理事会后参加论坛。这些橡胶终端用户的参与,为论坛增加了实实在在的份量。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从供应情况来看,随着玻纤下游各行业市场容量提升,叠加玻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其中,中国玻纤产量从288 万吨增加至687万吨,CAGR为9.1%,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出口成为我国玻纤产业的重要需求环节。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近年来,中国盐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2023年我国盐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50.68亿元,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上年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波动较小。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盐化工产业不断提高发展速度,积极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大环境。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的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5.83亿元,2021年达到今年最高为35.39亿元,之后回落,2023年为2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10.74亿元。

2024年12月06日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催化剂的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催化剂产量达到229.6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15.5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催化剂需求的不断增加。

2024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