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7年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

世界石油生产是否己达峰值已成为近来争论的焦点。“石油峰值论”的观点是:石油工业已不能再发现足够的石油,将只能依赖于少数的大型油田。据由欧洲一些研究院和大学科学家组成的油气峰值研究会分析认为,世界石油生产量将在2008年达到峰值。但其他一些分析家认为,这一峰值将在10年内出现。

  “石油峰值论”言之凿凿

  明显的事实是,近年油价一直在高价盘旋。21世纪的石油生产状况并不被十分看好,世界石油供应历来依赖于14个最大的油田,这14个油田生产全球每天供应量的20%,平均已生产了54年,而目前尚无替代它们的新发现。

  世界现在每天使用约8200万桶石油,其中,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状况最令人关注,石油供应量约1000万桶/天,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占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1/4,但在储藏上尚未有突破性发现。沙特阿拉伯全部85个可采油田中,仅约12个在生产,其中仅一半在大量出油。沙特阿美公司运作的Ghawar油田开发于19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现生产量近500万桶/天,占沙特阿拉伯生产量的一半以上。但分析家认为,现已达峰值生产量,并将走向减产。Ghawar油田已采用海水驱油藏维持产量在700万桶/天,注水已达36.5%。当注水达40%~50%时,大多数油田开采则不甚经济。沙特阿拉伯第二大油田Abqaiq油田发现于1940年,现已开采了73%。实际上,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生产依赖于其他3个关键油田:Safaniyah油田(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Zulif油田和Marjan油田。这三大油田加上科威特的大型Bergen油田都在巨大的含水层下。如果含水层减少,石油将会成为惰性,必须采用高含盐的水注入,使用泵抽才能开采。

  世界上石油的替代能源尚不足以满足沙特油田产量下降的空缺。俄罗斯实际上已是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但它与沙特阿拉伯不同,其石油大多自用。俄罗斯在2006年9月已达到前苏联的峰值生产量949万桶/天,此后开始下降。这主要受到两大因素制约:一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产量受限制,另一是易于开采的储量不足。尤科斯公司2004年的石油产量下降90%,而其他俄罗斯石油公司如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和鲁克石油公司的生产增速也在下降。

  美国石油生产量主要依赖于小型非主力油田,这些油田的总生产量已趋于下降。虽然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在北海钻探成功Rosebank/Lochnager油田,并且该油田储量高达5亿桶,但北海油田现已达生产峰值。

  伊拉克在发现大量石油方面具有最好的前景。但是伊拉克的石油工业仍处于不稳定发展时期,可能尚需数十年才能稳步发展。

  替代的烃类来源如焦油砂和油页岩因技术问题尚不能大量开发。油页岩最大的沉积地在美国西部Green河地区,截至2006年12月,其开发仍依赖于新出现的一些技术。

  “石油生产峰值尚未到来”针锋相对

  石油开采历史学家Daniel Yergin断言世界石油储藏量3倍于某些常规的估计值,而且全球石油生产峰值期仍约有25年。

  据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CERA)2007年1月初发布的报告,剩余的石油资源基准约为3.74万亿桶,这比“石油峰值论”理论家们提出的1.2万亿桶的3倍还要多。世界石油生产在2030年至2050年才可能下降。但为了推迟下降期,必须做出一些努力,如发现新油田、采用新技术、实施节能和开发替代能源。

  “石油峰值论”由地理学家Hubbert于1956年提出。他预计世界石油生产将遵循钟形状曲线发展,生产稳步增长直至达到峰值,随后则快速下降。Hubbert曾认为1970年是美国大陆石油生产的峰值年。但是,他的理论失算了,新技术的应用使储藏量得到增长,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勘探出了大量石油储藏。CERA认为,世界石油生产在10~20年会呈波浪式稳定状态发展,而不是快速下降,并且下降不会早于2030年,或许在2050年以后。未来的石油供应将会受到新技术应用的推动。新技术将允许钻探海洋下超过7000英尺的深井,抑或从加拿大西部砂土中发现的焦油沉积物抽取石油。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液的生产能力将从2006年8874万桶/天增加到2015年11000万桶/天。

  阿帕奇公司认为,世界仍有超过1万亿桶的探明储量。现在,世界石油生产约一半来自116个大型油田,每个油田的石油产量均超过10万桶/天。但世界石油勘探发现量现正在下降,已从上世纪60年代初600亿桶/年下降至现在的150亿桶/年,而与此同时,生产量已从约100亿桶/年上升至约300亿桶/年。

  针对“石油峰值论”,全球能源研究中心(CGES)于2006年1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世界大型油田发现并未终结。CGES列举了下列数据:20世纪50年代有17个大型油田发现、60年代有29个大型油田发现、70年代有24个大型油田发现、80年代有15个大型油田发现、90年代有11个大型油田发现。CGES指出,近几十年内发现油田中有4个是超大型油田,分别是墨西哥的Cantarell油田、哈萨克斯坦的Tenggiz和Kashagan油田以及伊朗的Azadegan油田。Kashagan油田发现于2000年,现已选定由意大利埃尼公司进行开发。墨西哥Ku Maloob Zaap油田的生产量预计于2010年将提高到80万桶/天,部分弥补Cantarell油田产量的下降。CGES也承认,大型油田发现确实不足,但是世界已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有些还属超大型油田,这些油田可增加石油生产。

  近期世界石油勘探开发成果

  最近也有一些新的油田投产,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如英国天然气集团位于英国北海的Buzzard油田已于2007年1月7日投产。据悉,Buzzard油田估计拥有可开采油气储量5亿桶当量以上。该油田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预计2007年就将达到峰值,分别约为20万桶/天和6000万标准立方英尺/天。

  据伍德•麦肯锡能源研究公司的报告,2005~2006年,石油公司在东南亚地区勘探钻井和评价钻井活动一直十分活跃,并获得一批重大油气发现,其中印尼和马来西亚占了一多半,仅2006年获得的发现就有约30个,增加潜在石油储量3亿桶、天然气2800多亿立方米。此外,预计到2012年,至少将有170个新油气田投入开发,大约可增加石油产量95万桶/天,天然气产量23万立方米/天。主要的开发项目包括印尼爪哇的炽布区块、沙巴近海的基卡和古穆苏特油气田和中国的普光气田。2006年,东南亚地区的许可证交易完成了30余项,2005年则有47项。

  2006年下半年,在埃及多个地区发现了新的油气田,油气储量丰富。这些新发现的油气田位于埃及东部苏伊士湾、东部和西部沙漠地区以及北部地中海地区,可开采石油和凝析油储量预计达到1.4亿桶,天然气储量达424.8亿立方米。埃及西部沙漠卡拉姆一区和卡拉姆二区发现的油气田最重要,其油气层厚61~73米。此外,壳牌等石油公司也在埃及西部沙漠地区发现了天然气田。

  雪佛龙公司于2007年1月下旬在安哥拉深水第14区块Lucapa-1井在Miocene世纪砂层中发现超过85米的厚油层。其中,该区块的Benguela Belize-Lobito Tomboco项目于2006年1月投产,投资23亿美元的该项目到2008年将可生产20万桶/天原油。14区块Tombua-Landana油田到2010年可生产约10万桶/天原油。

  道达尔(安哥拉)开发和生产公司与安哥拉国有Sonangol开发和生产公司合作,于2007年1月初在安哥拉超深水的32区块第6作业区的Salsa-1井有一新石油发现。Salsa-1井位于水下1806米,从Miocene储藏试采3686桶/天石油。道达尔公司于2007年1月中旬在安哥拉海上Lower Congo盆地深水第14区块又有重要石油发现。

  2007年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据莱曼兄弟公司预测,2007年全球勘探开采开支增长幅度为9%,达2920亿美元,与2005年的20%和2006年的30%的增幅相比,增速有所放缓。

  2006年很多公司开支突破了预算,调查显示,60%的企业超预算10%。而2007年油气勘探开支最大的可能是俄罗斯的石油公司,估计俄罗斯5家最大的石油公司的国际开支平均增加42%,达243亿美元。油气勘探开发开支增幅达两位数的公司还有:伍德赛德石油公司(62%)、雪佛龙德士古(34%)、阿帕奇(20%)、雷普索尔(19%)、巴西国家石油公司(18%);印度国有油气公司、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均为11%);中国石油集团、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皇家壳牌集团(均为10%)。然而,也有一些大石油公司压缩了2007年的国际开支,甚至有所下降。如BP减少2%、阿纳达科与2006年持平。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到2030年之前,油气工业每年需要2000多亿美元投资。埃克森美孚公司指出,关键要把投资、技术和公共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使油气企业能够成功地进行勘探和开采,从而有效地保障市场供应,这需要工业界、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参与。

  事实是,大油气田还是有所发现,不过数量和规模不如以前。据统计,全球还有2000多个未开发的油气发现,多数规模较小、位置较为偏远,但若采用近年的新技术开发,这些都可能是不错的机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波动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2024年达到10.78亿元,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价格战与营销策略(如优惠促销)导致市场短期需求波动。

2025年07月22日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29.91%,北美地区占比32.00%,欧洲地区占比33.41%。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5年07月17日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随配随用,也可用于种子、苗木处理以及水果保鲜等。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南非、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