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民营加油站好日子能过多久

“今年是我做加油站以来最好过的日子。终于走出了黑暗,以后我不用再天天犹豫要不要卖掉自己了。”一位民营加油站老板说。
  
  不过,根本性的危机未消除,没人知道这种好日子能过多久。
  
  经营了7年加油站的李老板告诉记者:“今年是我做加油站以来最好过的日子。现在每吨成品油的利润有500~600元,上个月加油站有几十万元的盈利了。”走出了油价高涨的梦魇,李老板终于松了口气,“加油站终于走出最黑暗的日子了,我看好后市,以后我不用再天天犹豫要不要卖掉这个加油站。”
  
  “毁灭性灾难”中幸存
  
  广州共有547座加油站,它们是全国知名、石油巨头们不惜血本争抢的“香馍馍”,然而李老板入行7年,并没享受过多少风光。
  
  1999年前,国内的加油站曾经一度风光无限,被认为是收入最好的行业之一。民营企业纷纷进入经营加油站。民营的“社会加油站”一度占到总数的60%。乘着这股风,李老板投资上千万元买下了广州市中心的一个加油站,加入了这股“掘金潮”。
  
  然而,就在那年,政策的风向开始转变。国务院发布“72号文”规定,民营石油企业新建加油站必须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控股或参股。国务院发布的“38号文”同时规定,除两大集团外,不允许其他独立的成品油批发企业存在,国内各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要全部交由两大集团的批发企业经营。也在这时起,两大石油集团掌握了全国加油站的“命脉”。
  
  让李老板始料不及的是,此后加油站的日子开始每况愈下。
  
  从2000年起,由于竞争的激烈,加油站开始进入李老板口中的“平稳期”——每吨汽油毛利在300元左右,民营加油站的日子过得不好也不坏。从那时开始,两大集团开始抢占加油站,到2001年,一半以上的民营加油站被两大集团“招安”。
  
  2004年开始,加油站的黑暗时代开始。国际油价进入涨价周期。加油站的收入步入低谷。甚至于到2005年,广东发生了全国皆知的“油荒”。那时候,全国的大城市都出现了成品油批零价格倒挂事件,社会加油站卖油越多,亏得越多,难以维持,纷纷关门。事实上,业内认为,这是两大石油集团争夺民营石油加油站的两件“最新、最有效的武器”:在石油加工环节,让价格倒挂,即让民营油企“赔死”;在成品油销售环节,限量供应或者干脆断油,让民营油企“饿死”。
  
  “两年半没赚到一分钱”
  
  通过各种方式扩张,2005年,中石化在控制了国内近30000座以上的加油站,其国内零售市场占有率上升至约55%;中石油也强劲扩张,加油站总数达到18164座,零售市场占有率达到约32%。而民营加油站2005年只剩下2万家,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5%。
  
  在2004年到2006年的上半年,“加油站的利润是0,没有赚到一分钱。”李老板说,当时加油站每卖一吨油的毛利是100~200元,减去人工、运输等开支,净利润为0,只能勉强维持着加油站不倒。并且由于石油公司供给量很少,人们常用的90号汽油和0号柴油不时断供,0号柴油甚至停卖了10个月。
  
  在这场民营加油站“毁灭性的灾难”里,李老板已算是非常幸运的人。他的加油站位于广州市中心,为保证市民用油,即使在2005年最严重的油荒时,广州市政府也要求两大石油集团给加油站供部分油,勉强维持了经营。但许多民营加油站没能撑过这场灾难,最终卖给了两大集团或跨国石油公司。广州的社会加油站只占约20%的比例,业内人士说,这一比例在前两年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不会再卖掉自己了”
  
  从2006年8月起,国际油价开始回落。民营加油站开始得以喘息。最早恢复常态的是93号汽油和97号汽油,它们摆脱了批零倒挂的窘境,顺价供应,加油站的利润逐步上升。
  
  此后在油价市场看跌的情况下,炼油厂开工加大生产量,成品油的批零差价不断扩大。2月2日,李老板告诉记者,卖得最好的93号汽油批发价降到5750元/吨,零售价格为6314元/吨,批零差价扩大为500~600元。这也是李老板7年来经营加油站最风光的时候。
  
  “现在加油站要撑下去完全没有问题。只要批零价留有一定的空间,社会加油站就能活下去了。”李老板说,随着国际油价的调整回落,“相信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能坚持下来的民营加油站都不会再卖掉自己了。”
  
  好日子能过多久?
  
  但没有人能保证加油站的这种风光能延续多久。目前,“油源”是民营加油站的“要害”,民营企业手上没有油,社会加油站的“要害”仍然掌握在两大石油集团手里。在目前的石油定价体制下,发改委决定成品油的零售价,而两大石油集团决定批发价和供油量。这实际上等于是,在石油行业的竞争中,两大石油集团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既是竞争对手,又是供货商,无疑,这是一个不公平的市场。
  
  民营企业的队伍在加油站中有迅速萎缩的趋势,而这一趋势让民营加油站深感不安。广东省石油行业协会梁彬认为,民企的发展壮大,能进一步提高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加剧市场竞争,缩小油品的利润空间。
  
  然而,“只要目前的定价体制不改变,批零倒挂的现象还会出现,社会加油站的危机不会得到根本的解决。”不愿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我国玻纤行业上游可完全自供 下游新领域应用提供增量

从供应情况来看,随着玻纤下游各行业市场容量提升,叠加玻纤应用范围不断扩展,2012-2022年全球玻纤产量从530万吨增加至1041万吨,CAGR为7.0%;其中,中国玻纤产量从288 万吨增加至687万吨,CAGR为9.1%,2022年我国玻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66%,出口成为我国玻纤产业的重要需求环节。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盐化工生产大国 产销量不断增长 纯碱与烧碱是市场最主流产品

近年来,中国盐化工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状态。2023年我国盐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50.68亿元,尽管这一数字相较于上年度有所回落,但整体波动较小。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盐化工产业不断提高发展速度,积极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大环境。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 产业链整合将成重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特种聚醚行业的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5.83亿元,2021年达到今年最高为35.39亿元,之后回落,2023年为2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10.74亿元。

2024年12月06日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成为全球碳酸锰主要生产与消费国之一 非工业级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2023年我国碳酸锰行业在下游需求増长以及锰矿供给减少等因素影响下,市场规模增长至66.23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3.82亿元。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