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7年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

2006年底,中国将按照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全面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毫无疑问,外来石油石化公司在中国市场新一轮的布局即将掀开大幕,而这也将对中国石油石化市场一块重要拼图——中国润滑油市场2007年的发展与布局产生影响。从近期举行的贯穿整个中国润滑油行业产业链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润滑油、脂及调和技术设备展览会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中国润滑油行业的一些发展端倪。可以预见的是,润滑油外资品牌将持续发力,本土中小品牌的发展面临着一个临界点,而以昆仑润滑油为代表的本土名牌也将面临实现新飞跃的机遇与挑战。谁又能在这个需要英雄的时代脱颖而出?让我们一起展望2007年的中国润滑油市场。    

  强化本地化概念外来和尚要念中国经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著名外资润滑油企业就利用为进口汽车初装提供配套用油的机会,进入中国润滑油市场。随后他们又通过汽车特约维修厂指定品牌的方式形成在高端润滑油的优势地位。而随着全面开放成品油市场日期的临近,外来石油石化公司渗透中国市场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大。   

  我们发现,目前在成品油分销市场,外资公司的产业链和组织机构日渐完善。而在开放时间较早、开放程度较高的润滑油领域,欧美公司早已成为投资的重要力量,他们进入中国市场后,即通过各种方式开始了本地化的进程。今年9 月,壳牌收购了统一石化旗下两家公司75%的股份,引起业界关注。而在第七届润滑油、脂展览会上,阿布扎比石油公司等中东石油公司纷纷亮相,美国亚什兰胜牌更是成为展览会钻石赞助商,可见外来品牌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在现场记者看到,埃克森美孚的展台还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因素,甚至现场摆放了中国古典的红木家具,鲜明的打出中国本地化的大旗。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后,外来品牌将取得成品油批发权和进出口经营权,他们将进一步加快投资,全面布局我国成品油市场,由此无疑也将对还未开放的润滑油市场产生渗透影响。除油品销售业务外,外来品牌还会积极将本地化工作推向销售渠道、营销管理。比如:外来品牌将继续完善东南地区的销售网络,并向内地和西部拓展;加快建设独资油品销售公司,并对先前建立的合资公司进行增资扩股等。当然,这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且由于地区文化的差异,外来品牌本地化的进程肯定会有许多困难和阻碍,能否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做强细分市场本土中小品牌发展之道   
  为了应对国际大牌不断渗入中国润滑油市场而带来的冲击,本土润滑油中小品牌也在寻求积极的改变。在第七届润滑油展览会上可以看出,本土润滑油品牌呈现出深耕细分市场的发展思路。如山东一家润滑油公司专攻超低噪音润滑油这一领域等。除了在不同的路况开发不同的产品外,本土润滑油中小品牌也可以考虑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做细润滑油的品类。本土润滑油中小品牌只有收拢五指成拳,将核心力量用于细分市场的深耕细作上,才能营造自己的一片生存空间。   

  此外,民营润滑油中小品牌做好细分市场的优势还体现在经营好渠道终端上。润滑油的销售最终体现在渠道的竞争上,而渠道的竞争又表现为终端的竞争。对于润滑油的终端建设来说,只有不断的贴近消费者,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的信息和服务需求。终端资源的整合是终端建设的重要工作,针对不同的终端资源,本土润滑油中小品牌应该灵活制订相应的营销对策,在终端资源的组合利用和管理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和优势。   

  令民营中小润滑油品牌应该感到鼓舞的是,他们已在润滑油销售、加油站等石油化工的部分领域和下游加工销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民营包括合资在内的加油站数目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约一半左右,一些民营企业已取得原油进口权、燃料油进口权等。专家预计,如果本土润滑油中小品牌能够用开放的眼光面对市场变化,杜绝出现类似润滑油掺加植物油等“行规”短视行为的出现,那么,“十一五” 期间走向规范的民营中小品牌将在润滑油等领域取得更大发展。   

  本土心国际化润滑油民族名牌全面彰显整体优势   
  近几年来,本土润滑油知名品牌如昆仑等迅速崛起,不但具备雄厚的整体实力,更采取高空广告资源投放与地面多元营销手段配合,同时与汽车厂商紧密合作等策略举措,从源头攻占市场,成功夺回了部分一直被国外品牌占据的高档润滑油市场,使外资公司的高档润滑油市场份额由原来的80%下降到目前的60%。   

  据记者了解,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对中国车况、路况、气候环境等因素的精准把握,昆仑润滑油等本土名牌推出一系列具有良好的本土适应性的润滑油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认可。昆仑负责人表示,昆仑润滑油不但在耐磨、抗氧化等多项指标上丝毫不输于洋品牌,此外,国内润滑油名企产品的本土适应性和性价比较之外来品牌也是一大优势。在2006年成功将洋品牌请下神坛之后,本土润滑油名牌将继续深耕渠道管理、品牌建设等基础工作,夯实内功基础,争取更大的突破。    

  日前,记者在第七届润滑油、脂展览会上看到,昆仑等国有润滑油大品牌展示出了雄厚的品牌和产品技术实力,从润滑油到脂系列再到各类养护用品,产品品种完善,涵盖了汽轮机油、柴油机油、重负荷车辆齿轮油等各个产品系列。昆仑负责人告诉记者,昆仑润滑油与汽车产业链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其研发工作就始终坚持“车油合一”的思路,从根本上满足本土消费者需求。同时,凭借强大的加油站终端网络,昆仑润滑油也在尝试对一些规模较大的加油站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汽车加油、养护等一条龙服务的模式。而从昆仑在展会上对展台的全面、立体的包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国有润滑油大型企业在品牌意识上的进步。   

今年的润滑油展览会上,以昆仑润滑油为首的本土润滑油企业还鲜明的提出了国际化的概念,这无疑暗合了中国能源产业链 2007年与国际融合的趋势。本土润滑油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企业和品牌实力不断增强,已具备走上国际化的大舞台的能力。以中国石油昆仑润滑油为首的本土润滑油大牌在引领本土品牌致力做强品牌、强化研发生产实力、加强管理,做强中国润滑油市场的同时,也抓住发展契机,坚持“走出去”的方针,通过赞助国际汽车、体育赛事以及产品外销的方式,来防御润滑油外来品牌大肆进入中国市场“狼来了”的影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波动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2024年达到10.78亿元,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价格战与营销策略(如优惠促销)导致市场短期需求波动。

2025年07月22日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29.91%,北美地区占比32.00%,欧洲地区占比33.41%。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5年07月17日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随配随用,也可用于种子、苗木处理以及水果保鲜等。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南非、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在产能方面,近年来,中国甲醇新增产能不断投放,甲醇产能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国内甲醇产能达到10619万吨,新增产能为672万吨。2024 年甲醇新增投放产能为 636万吨,整体产能将达 11255万吨。现阶段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增速维持放缓态势,在严格落实 “双碳” 政策指引下,国内煤化工新增产能释放比较困难。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近年来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积极募资扩产,都为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6-2024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118亿元,2016年至2025年CAGR为10.52%。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