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景气定位
我国成品油的行业周期受到全球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全球经济放缓,加快了行业的景气下行。从行业发展的景气循环来看,成品油行业运行一个景气周期的时间大致为5~7年左右。我国的这一波景气循环是从2002年开始的,2004年随着成品油价格上涨成长迅速,2005年达到成长高峰。2005~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成品油价格虽然7次上调,但是仍然无法跟上原油价格上涨的步伐,因此造成炼油企业的全面亏损,致使成品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下滑。2006年成品油行业已经处于成长趋缓阶段,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迅猛,预计2007年成品油行业景气循环仍处于成长趋缓阶段。
二、行业供给状况
由于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一直处于高位,炼油企业成本高启,而价格调整幅度远低于原油价格上涨幅度,出现价格和成本的“倒挂”现象,严重打击了炼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成品油以满足需求,2006年主要成品油进口量大幅度增长,柴油、煤油进口增速分别达到71.2%、32.4%,同时汽油出口量减少37.3%。
(一)炼厂产能小幅增长,产能利用率迅速提高
炼厂的产能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品油的产出状况。目前我国炼厂产能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炼油企业122家,虽然企业数量并不少,但是几乎完全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集团手中,处于寡头垄断状态。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是国内最大的两家炼油企业,占炼油能力的89%,其中中石化占52%,中石油占37%,其它规模较小的企业占11%。中石化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成品油供给者,每年生产的成品油数量约占成品油总产量的37%左右。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5195亿元,同比增长28.3%,增幅有加快趋势,设备投资到完全投产需要一个过程,短时期的产能扩张可能性很小,因此预计2007年炼厂产能为6400千桶/日,增长率为2.40%。炼油厂的开工率是影响成品油供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005年我国炼厂产能利用率为92.41%,其中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年加工负荷达到95%以上,月度加工负荷接近100%,而地方炼厂产能利用率却不足60%。2006年和2007年在产能扩张不足的情况下,高产能利用率将成为维持成品油产量的最重要因素。2006年下半年原油价格回调,成品油价格直到2007年元旦后才小幅下调,这给炼厂提供了大幅盈利的机会,炼厂肯定趁机增加产出,弥补2006年上半年的亏损。预计2007年炼厂的产能利用率将达到97.66%。
(二)2007年主要成品油产出结构及产量预估
1.汽油、柴油合计占成品油产量比重过半
汽油、柴油是成品油中产量最大的两种油气,汽油和柴油占成品油总量的58%左右,其中柴油比重最大,达到39%,并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柴油比重较大是主要由于柴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且增长速度大于汽油。目前汽车制造企业在寻求能源转换的途径,推出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促进了柴油的需求。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的拖拉机、农用排灌机械等都要用柴油做燃料,这也加大了对柴油的需求。因此,柴油在成品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2.预计2007年汽油产量增长5.17%,柴油产量增长6.90%
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而我国却因为成品油定价机制问题,虽然两次大幅调高价格,但汽油、柴油价格仍没有及时跟上原料价格的涨幅,企业多处于价格倒挂状态(产品价格<原料价格),炼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高。8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成品油价格没有随之调整,与国际油价重新接轨,因而炼厂盈利状况好转,不断加大生产规模,2006年我国汽油产量为5591.4万吨,同比增长3.7%;柴油产量为11653.4万吨,同比增长5.5%。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随着2006年底成品油批发业务的开放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距会大大缩小,预计2007年汽油产量将达到59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17%;柴油的产量为12400万吨,同比增长6.90%。
3.炼厂的生产柴汽比逐年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油品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大于生产柴汽比。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炼厂的生产柴汽比逐年提高,生产比例越来越接近需求比例。2006上半年,由于我国实行成品油相对低价以及限制出口的政策,汽油产收率逐月下降,二季度降到18.5%以下。同时,柴油产收率保持在38%以上的高水平,生产柴汽比逐月走高,全年生产柴汽比为2.08,预计2007年的生产柴汽比将达到2.10以上。
(三)成品油进口分析
由于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国内外成品油差价较大,我国的一些石油企业愿意将成品油出口到国外来赚取利润。为保证供应,2006年年初,商务部发布《2006年重要工业品出口配额总量》的通知,其中成品油出口配额由2005年的1200万吨减少到2006年的900万吨,同比减少25%;2006年3月份,再次暂停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和石脑油的出口退税。这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低价出口,保证了国内成品油的需求。出口限制、成品油价格上调,以及一些炼油和化工生产设备投产需要补充石油库存等因素的影响下,2006成品油进口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出口同比有一定幅度下降,2006年净进口成品油2275万吨,净进口量增加530万吨,同比增长30.37%。2007年度成品油市场全面对外开放,预计出口配额限制也随之取消,净进口量约2100万吨,同比下降7.69%。
三、需求状况分析
从成品油的总体消费来看,工业和交通仓储邮电行业的消费比重最大,因此这两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成品油的需求影响最大,而工业与交通仓储邮电行业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GDP增长速度一路加快,从2001年的8.3%到2005年的10.4%,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06年GDP继续增长至10.7%,比上年加快了0.3个百分点。GDP的发展决定了一国发展的整体概况,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决定了各行业的发展,决定着能耗的需求。工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超过GDP发展速度,近几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1%以上,在三大产业中最高。工业增长快,能耗需求多,反之能耗需求少。由于成品油大部分是用于工业生产,因此工业与成品油的产量相关性很高,工业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成品油产量增加1077吨。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成品油的需求量随之快速增加。2007年工业形势将继续维持良好发展势头,带动成品油需求增长。由于不同类型的油品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不同油品的消费构成比例大不相同。下面分析各油气需求的消耗情况,进而分析各油气未来的需求状况。
(一)汽油
各行业消费汽油的比重不断在变化,但汽油消费量最大的行业多年来一直为运输仓储邮电业、工业,目前这两个行业分别占我国汽油消费总量的45%和15%,合计达60%。汽油的主要消费对象为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航天飞机、摩托车等等,其中又以汽车的消耗量为最大。因此交通运输仓储邮电行业的汽车保有量最多,决定了该行业消耗的汽油量将是所有行业中比重最大的。2006年我国货运和客运量都以8%以上的速度在增长,邮电业务以6.65%的速度增长,交通运输设备收入总量增幅为32.01%。交通运输邮电业的稳步增长,将带动各种成品油需求稳步增长,交通运输行业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汽油销售量的增长。除了运输仓储邮电业汽车保有量比较大,现在的私家车数量也不断增长。从汽车行业来看,2006年汽车销售收入和整车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分别34.71%和38.91%。汽车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加大了汽油的消费量,但2006年汽油的消费量一定程度上受到高油价的限制。2006年1~11月我国汽油消费量为4780万吨,同比增长9.1%;预计2007年全年消费量为5250万吨,同比增长3.96%。
(二)柴油
柴油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用油,使用柴油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轮船,特别是远洋货轮,因而柴油消费比重最大的行业仍然为运输仓储及邮电,占我国柴油消费总量的41%左右。柴油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工业燃料,供锅炉以及加热炉使用,我国工业消费柴油的比重仅次于运输仓储邮电业,占柴油消费总量的22%左右。2006年轮船运输收入以43.89%的高速增长,2006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但增长幅度仍达23.44%。工业的整体增长以及轮船运输的增长,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柴油的消耗量,因此我国的柴油消耗量逐年增长。目前汽车制造企业在寻求能源转换的途径,推出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目前市场容量最大、禁令也最严的各大城市对柴油车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持,这也将促进柴油的需求量。2006年1~11月我国柴油的消费量为10616.5万吨,同比增长6.3%;预计2007年全年消费量为11694.87万吨,同比增长2.91%。
四、营收获利分析
(一)原料成本高位回落
原油是成品油炼制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料,占成品油成本的80%左右,原油价格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品油的价格变动以及成品油行业的获利状况。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2006年7月中,最高价格为78.40美元/桶,较年初增长幅度为30%左右。2006年伊朗和问题一直没有妥善解决,在BP阿拉斯加油田油管破裂、美国库存下降等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原油价格一直维持高水平,直到8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由于伊朗核问题适度缓解、美国库存提高、BP阿拉斯加油田恢复产能、全球经济降温等因素影响,油价逐渐下滑。2006年西德州中级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均价为66.2美元/桶和66.9美元/桶左右,同比上涨16.34%和21.97%。考虑到目前美国的暖冬气候、2007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OPEC成员国减产力度不大,预计2007年原油价格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预计西德州中级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均价为53美元/桶和52美元/桶左右,较2006年分别下降19.70%和22.27%。
(二)成品油价格面临改革
1.2006年至今进行三次价格调整
2006年由于原油价格高涨以及需求持续旺盛,发改委两次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由于原油价格在2006年8月后出现大幅度下降,2007年1月发改委调低成品油价格,2006年至今汽油价格共计上调570元/吨,柴油价格共计上调700元/吨。2006年93号汽油和0号柴油的出厂价分别为5930元/吨和5012元/吨,涨幅分别为12.24%和16.23%。预计2007年我国汽油和柴油出厂价分别为6200元/吨和5200元/吨,年涨幅分别为4.55%和3.75%。
2.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即将出台
由于原油占成品油成本支出的绝大部分,因此成品油价格同国际原油价格的相关性很高,国际成品油的价格变动基本上可用原油的波动替代。由于特殊的定价机制,在国内油品市场上此种相关性要较国际市场低许多,但历史成品油价格的变动幅度大抵上还是围绕着原油价格的变动进行的。2005~2006年此种关联关系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背离,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但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幅度却依然表现的相当温和,上调幅度远远赶不上原油价格的上涨幅度,也正是这种原因导致了2005~2006年上半年炼油企业的业绩全面亏损。2006年8~9月份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而成品油的价格直到2007年1月中旬才调整,炼油企业的利润暂时得到保证。目前国际油价的回落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的出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由于我国成品油价格现在与国际成品油价格已非常接近,此时出台成品油定价改革,实现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的压力相对较小,油价变动不大,消费者容易接受,对成品油产出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元富预计国内可能先作出成品油价格调低的决定。在向下调低成品油价的同时,决策层将考虑修改、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有望尽快推出这一让成品油价格紧密对接国际价格的机制。我国作为成品油消费大国,健康的定价机制可有效的解决炼油企业亏损的问题,还可打击成品油价格调整长期滞后带来的投机行为。
(三)2007年获利能力可能将有所回升
1.原油价格下跌,炼油毛利上升
由于特殊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我国炼油企业的毛利同国际原油价格反方向变动,国际原油价格提高,炼油毛利下降,国际原油价格降低,炼油毛利上升。2006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扬,我国炼油业务全面亏损,2007年原油价格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回调,可降低炼油企业成本,加上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出台,成品油价格将与国际油价接轨,预计2007年炼厂将获得合理的利润空间,盈利水平将有所回升。
2.成品油价格即将与原油价格保持一致变动
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是决定我国成品油行业获利能力最主要的因素,二者价格的变动幅度之差可基本反映行业获利能力的变动方向。2006年我国汽油涨价12.3%,柴油涨价17.2%,西德州中级原油价格上涨16.34%,布伦特油价上涨21.97%。成本压力使得2006年我国成品油行业的获利能力不甚乐观。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将于2006年底全面开放成品油市场,加速了成品油改革的提前推出。成品油定价改革后,成品油的价格将市场化,与国际同步,也与原油价格高度相关,炼厂的利润基本可以得到保证,一改近两年来炼厂全面亏损的局面。预计2007年我国成品油售价变动幅度同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幅度之间的差距可明显缩小,甚至反超,行业的获利能力可能明显回升。
3.预计2007年我国成品油行业营业利益率约为2.94%
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涨,我国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但仍无法弥补原油上涨的压力,成品油获利能力大幅下降,整个行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2006年成品油行业的营业利益率和净利率水平分别为0.33%和-2.17%。成品油定价改革有望实施,原油价格继续下降,我国经济发展良好,成品油需求旺盛,2007年炼油行业有望扭亏为盈,预计营业利益率和净利率水平分别为2.94%与0.74%。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