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橡胶市场发展现状及形势展望

今年中国橡胶新增资源水平有较多提高,一度偏紧的供求关系逐步向宽松方向发展。受其影响,市场价格在上半年创下新高后,盛极而衰,深幅跌落。预计明年中国橡胶供求关系可以实现大体平衡,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数年的价格上涨局面有可能结束。

    今年市场形势分析

    资源水平较多提高。今年以来,由于进口量明显增多与合成胶增产,加之受到高价位刺激,中国橡胶新增资源水平有较多提高。据中商橡胶监测预警系统测算,1~11月份累计,全国橡胶新增资源量约为49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7%。预计全年各类橡胶的新增资源量在533万吨左右,比去年大约增长14%,增幅较去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前11月全国天然胶产量约为56万吨,预计全年产量接近60万吨,比去年有所增加;合成橡胶产量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态势,1~11月累计产量168万吨,预计全年产量在184万吨左右。

    橡胶进口量明显增多是今年中国橡胶市场的重要特点。据海关统计,1~11月份累计,全部橡胶进口量为265.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4%。预计全年进口量在290万吨左右,比去年增长16%。前11个月的橡胶进口构成中,累计进口天然橡胶1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1%;进口合成橡胶120.5万吨,增长20.7%。预计全年天然橡胶进口量达到或接近160万吨,合成橡胶进口量达到或超过130万吨。

    消费需求较为旺盛。在中国经济继续提速的大环境影响之下,中国轮胎等主要橡胶制品生产呈现高水平运行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份累计,全国轮胎产量39503万条,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其中子午胎产量增幅超过25%。预计全年轮胎产量达到43000万条,比去年增长15%左右,其中子午胎增幅超过25%。据测算,今年各类橡胶消费量将突破510万吨,比去年增长12%以上。总体来看,今年中国橡胶供求关系扭转了偏紧局面,逐步向宽松方向发展。

    今年上半年,受供求关系偏紧,以及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强劲上涨的刺激,国内橡胶行情持续扬升,屡创新高,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一度突破了28000元/吨,同比涨幅1倍多;同期现货价格亦在26000元/吨左右,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进入下半年后,由于新胶的大量上市和进口量的增多,国内橡胶供求关系趋向宽松,社会库存明显增多,大量投机泡沫迅速挤出,市场行情盛极而衰,价格宽幅震荡跌落。到12月份,天然橡胶期货、现货均跌破了18000元价位,跌幅达到了40%。受其影响,合成橡胶行情也急转直下,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价格一路走低到17000元/吨左右。

    明年市场将大体平衡

    总体来看,明年中国橡胶供求关系可以实现大体平衡,但受全球超级牛市渐近尾声、美济增速同步减缓、人民币继续升值三大因素影响,持续数年的价格上涨局面有可能结束。另一方面,中东局势进一步混乱、严重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以及价格深幅下跌后的阶段性底部支撑,亦会释放强劲的向上性行情推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投机基金的推波助澜将继续引发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供求关系大体平衡。从供应方面来看,高价位将刺激胶农的割胶积极性。

    如果不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预计明年全国天然橡胶产量可以稳定在60万吨左右,与去年持平或有所增加;合成橡胶产量超过200万吨,增长10%以上。境外进口历来是中国橡胶供应的主要方面。根据需求量测算,新一年内天然橡胶进口量不能少于170万吨,合成橡胶进口量不能少于140万吨,同比增幅都应在10%以上。否则,将会出现供应偏紧局面。今年我国国内橡胶库存不小,处于近些年来的较高水平。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显性库存超过5万吨,海南、云南产区的库存量也明显多于上年。这些库存将结转到下一年,成为可供资源量。

    综上所述,预计明年中国橡胶的可供量将向600万吨靠拢,其中新增资源量达到580万吨,甚至更多一些,比去年增长9%以上。全年橡胶新增资源构成中,天然橡胶在230万吨左右,合成橡胶超过340万吨。

    从需求方面来看,新一年内橡胶消费增长格局不变,但力度有所减弱。一方面,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上升周期还没有结束,中国还处于重化工业时期,各类机动车产量有增无减,公路运输里程继续增加;全球经济增长也不会出现根本性逆转;并且还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因素涌现,因而橡胶的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格局。另一方面,目前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中国和美国经济增长在明年都会放缓,将使得新一年内中国橡胶的消费量尽管还在增长,但其增长水平却会回落。

    此外,汽车等耗胶产品的“井喷”增长难以再现。今年中国汽车产量增幅在20%以上,个别月份达到40%。明年这种强劲增长的局面难以再现,轮胎等橡胶制品的增长水平也随之回落。

    受其影响,预计明年中国橡胶的消费量将超过570万吨,同比增幅不会低于10%,比今年增长水平有所回落。其中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将达到或超过220万吨,供求关系大体持平,略为宽松。

    持续上涨局面结束。新一年中国橡胶市场的运行环境将发生较大变化,使其价格行情多年持续上涨的局面有可能在明年内结束,全年走势前高后低,宽幅震荡。结束橡胶价格水平持续数上涨局面的主要因素,除了市场关系由偏紧转向平衡外,从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来看,还在于:全球石油、煤炭、铜等初级产品价格,普遍进入了高风险价位,其下跌风险明显大于进一步上涨可能;近些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多,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从而降低各类橡胶的进口成本。当然,橡胶价格持续数上涨局面结束的论点,是以不发生大的地缘政治变化和严重自然灾害为前提的。

    需要指出的是,明年橡胶行情的波动性跌落,尽管可能出现较大的跌幅,但不会跌回到此轮超级牛市的起点,陷入所谓漫漫“价格寒冬”。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波动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2024年达到10.78亿元,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价格战与营销策略(如优惠促销)导致市场短期需求波动。

2025年07月22日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29.91%,北美地区占比32.00%,欧洲地区占比33.41%。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5年07月17日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随配随用,也可用于种子、苗木处理以及水果保鲜等。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南非、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在产能方面,近年来,中国甲醇新增产能不断投放,甲醇产能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国内甲醇产能达到10619万吨,新增产能为672万吨。2024 年甲醇新增投放产能为 636万吨,整体产能将达 11255万吨。现阶段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增速维持放缓态势,在严格落实 “双碳” 政策指引下,国内煤化工新增产能释放比较困难。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近年来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积极募资扩产,都为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6-2024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118亿元,2016年至2025年CAGR为10.52%。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