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6年国际原油市场前瞻

2006年国际原油市场在上升动力和阻力的双重作用下,仍将处于高位盘整时期。一方面,由于原油品种地区和结构性矛盾突出、OPEC的剩余产能不足、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等多方面原因,以及基金投机力量的强劲推动,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动力不减;另一方面,在美元汇率上升、原油需求增速减缓以及原油供给仍有能力持续增加的多重作用下,油价上升遇到一定的阻力。2005年油价的持续高涨直接冲击了中国原油的供销链条,对相关行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2006年,我国必须及早动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石油价格风险。  

    关键词:国际原油价格:需求;基金:价格风险  
    2005年是油价剧烈波动的一年。年初,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出现短暂下跌,随后由于美国和欧洲地区气温骤降,取暖油需求迅速增加,国际原油价格拉开了上涨序幕。8月,沙特国王辞世、委内瑞拉炼厂爆炸等消息使原油市场波涛汹涌,在基金力量的推波助澜下,原油价格一路直升。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让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每桶70美元关口,达到创纪录的每桶70.8美元。在9月2日晚国际能源机构和美国政府宣布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弥补市场短缺之后,国际油价连续回调,11月一路跌破60美元、58美元和57美元关口。但进入12月,由于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和部分地区的寒冷天气致使天然气价格上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再度回升,近日每桶价格已超过60美元。  

    在经受了这么多的风浪之后,目前国际原油市场暂时平静下来。但是,这短暂平静下的暗流涌动,让人捉摸不透。2006年国际石油价格是升是降?国际石油市场在上升动力和阻力的双重作用下,将会何去何从?  

    1动力篇  
    1.1原油品种地区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国际石油贸易中,通常用3种有代表性的原油作为基准原油: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英国布伦特原油和阿联酋迪拜原油(高硫重质)。由于环保要求不断提高,而炼制环节不能跟进,造成世界对轻质低硫原油的需求高涨。因此,3种基准原油价格中最高的WTI和最低的迪拜原油存在一定的价差(2~6美元),而且这种价差由于炼油厂对低硫轻质原油需求激增而越拉越大,2004年WTI年均价高出迪拜油价近8美元。目前原油市场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高硫重质原油供大于求,目前全球所产石油的60%~70%都是高硫或重质原油,欧佩克增产的大部分也是高硫油;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局势的影响,低硫轻质原油供应却严重不足,价格大幅度上涨。因此,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短期内依然无法找到解决这些原油品种地区和结构性矛盾的有效办法,2006年原油价格仍将会维持高位运行。  

    1.2中东局势动荡不安  
    虽然,恐怖分子在沙特阿拉伯策划袭击,伊朗重新启动铀转换活动,以及美国主要炼油企业接连发生事故等都对油价的持续攀升起到推动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美国政府不愿正视的一个事实是:原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失败。美国在占领了伊拉克这么长的时间后仍然未能把局势稳定下来,以至于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不知何时才能恢复正常,伊拉克的石油产量远比墨西哥湾多,所受的破坏也比墨西哥湾严重,而且不具备去修复的环境,这才是2005年油价不断上升的主要动力。同样,伊朗石油产量350万桶/日左右,在中东仅次于沙特,在世界石油中具有重要地位。2006年真正会对原油价格和世界经济构成严重威胁的就是美国政府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可能。  

    1.3基金投机力量助长油价飙升  
    近几年来,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国际大型投资基金开始重兵囤积于商品期货,并成为决定商品期货价格走势的一支主要力量,进入2005年以来,全球原油期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额高达220亿美元,其中6月底就有将近80亿美元投机资金进入市场。投机力量作用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原油期货市场价格一路飙升,直至远远高于现货价格。
  
    自2004年12月以来,投机基金多头净持仓与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保持很强的正相关性。2004年12月油价暴跌时,基金由净多持仓37179手减到净空17440手,同时纽约油价也回到了40美元/桶附近;2005年5月原油出现深幅回调时,也同样出现了类似情况。这两次油价回落都是基金多头兑现利润平仓所造成的。7月下旬,在OPEC公布偏空供需月报后,基金曾一度大幅减持多头,NYMEX原油期货价格自高位回落;8月底,随着沙特国王去世、委内瑞拉炼厂爆炸等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基金再增多头,对油价再创天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后的两个月中,在基金多头一度减仓,交易商净空头持仓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直至11月下旬,基金净空头持仓达到56168手,创近2年来的新高。但是进入12月,美国寒冷天气的预期使多头持仓量有所回升,油价也缓慢上升。  

  1.4OPEC的剩余产能不足  
    近年来,贮量丰富的欧佩克国家由于担心需求得不到保证而对于增加投资和维持较高的剩余产能动力不足,多年来世界石油开发总体处在限产状态。结果,2005年全球剩余产能已经减少至100万桶/日,接近20年最低水平。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不仅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开采能力目前已到极限,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也已经在按其最大的产能进行生产。2005年全球日均炼油能力只增长70万桶,到7月为止,炼油能力增长也仅为100万桶。  

    剩余产能的减少,制约了OPEC应付可能发生的供应中断的能力,也抬高了油价中的风险溢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际能源市场的动态平衡。在这样供应紧缺的市场上,即使是微小的变动都会放大成巨浪滔天的价格波动。根据隶属美国能源部的能源情报署2005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全球原油产能和产量近期都不大可能明显增加,2006年原油价格预计仍将高位运行,平均每桶64~65美元。  

    1.5需求的强劲推动  
    近年来世界经济扩张强劲,美国经济近两年开始回暖的同时,中、印等发展中大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使石油需求快速增长。2000~2O04年,世界石油需求年均增加155万桶/日,2004年更是达到270万桶/日,明显高于20世纪90年代100万桶/日的增量。在表1中可以看出,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美国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大国,它的原油日需求量逾2000万桶。  

    从原油市场交易情况来看,尽管2005年油价飙升,但是全球原油的需求并未因此而减少。因此,真实的原油需求为油价高位运行提供了有利的支持,这也是油价居高不下的主要支撑力量。  

    2阻力篇  
    2.1美元汇率上升,打压油价高涨  
    美元汇率的变动给原油价格带来重要影响,是造成原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如此,活跃于汇率和商品市场的对冲基金,也增加了两市场运行的相关程度。在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的数据区间内,两市场的相关系数达到一0.70。  

    美元指数虽长期处于下降通道之中,但自2004年底开始出现明显的反弹趋势。2005年,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升息效应使美元仍保持在比较完好的上升通道之中,美元强劲反弹的势头还无丝毫减退迹象,就目前形势判断,2006年美元汇率的这种升势持续下去,将抑制国际油价的大幅走高。  

  2.2原油需求增速减缓  
    基于油价上涨因素,世界银行已将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由2004年的4%下调到2005年的3.2%。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会进一步减少石油需求,油价的上升空间将受到限制。欧佩克和美国能源部11月份的预测也显示,2006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速度将放缓至1.8%,明显低于2004年的3.2%。另外,不仅世界整体原油需求水平下降,从石油主要消费国一一中国、美国来看,各自对原油的需求也呈现出一定的减缓趋势。  

    对于中国而言,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累计1.227亿t,增速达34.8%。但是,据《经济学家》杂志称中国2004年强劲增加的石油需求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中国海关数字也佐证了这个观点,2005年1—6月份,中国累计进口原油6340万t,同比仅增长3.9%,预计全年进口原油约1.3亿t。从长期来看,中国政府一方面着眼于能源安全战略不断加强与外部多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则加大国内油气田的开发和利用。

    此举必然将减少相关加工企业对进口原油需求的依赖,缓解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对于美国而言,过去10年里,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完成“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取代,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程度大为减弱。据美国能源部统计,美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在1971~2003年问降低近50%,这大大减少了高油价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新型能源和替代能源的使用与推广也会减少国内与石油有关的能源消耗。  

  2.3原油供给仍有能力持续增加  
    据法国石油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石油投资为1500亿美元,增长8.5%,部分原油投资将于2006年形成新的产能。预计2005和2006年全球石油投资额分别为1700亿和1850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3%和9%。因此,虽然2005年原油供应趋紧,但2006年情况会有所好转,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将会向市场提供更多的原油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油价飙升的危机。另外,从油品市场的中期发展来看,由于高油价刺激了石油公司的生产投资,未来几年全球一些新的特大型油田项目将会陆续投产,全球石油产能将显著增长,到2007年可能会出现历史上石油产量增加的最高点,预计在2010年前全球石油供应量将超过需求量。  

  3结束语  
  展望2006年,国际油品市场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美元逐渐走强、原油供给增加等因素,均不支持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历史高位并再度冲高。但是,基金力量、原油品种的地区和结构性矛盾以及政治不稳定因素对原油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仍不可轻视。因此,无论是从政治层面还是从气象层面来看,原油价格后市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2006年国际油价仍将处于盘整时期。  

  同国际上多数国家一样,2005年油价的持续高涨直接冲击了中国原油的供销链条,对相关行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必需及早动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石油价格风险。2006年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国际原油价格盘整的有利时机,积极融入世界石油的定价体系;同时,还需要在燃料油期货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尽快推出石油期货,让国内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的套期保值,利用衍生市场规避价格风险。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逐步进入有序发展期 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再生塑料作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持续受到高度重视,2023年我国再生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为834.84亿元,虽然市场规模整体下降,较2021年下滑54.9亿元,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2024年11月20日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环保趋严下车用领域成我国尿素行业增长点 目前市场企业较为分散

2024 年上半年国内尿素装置持续稳定运行,国内尿素产量呈增长状态。2024 年1-6月,国内尿素产量 3343万吨,同比增长7.9%。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我国已成全球分离膜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局面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高质量、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需求持续增长。2019-2023年,中国分离膜行业市场规模从426亿元增长至560.31,增长率显著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中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水淡化项目的不断增加、淡水需求的增加、饮用水短缺问题的加剧,以及工业领域对高效、环保气体分离技术的迫切需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我国催化剂行业:产需规模持续增长 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 本土企业仍需发力

近年来,随着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催化剂的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国催化剂产量达到229.6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15.5万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市场对催化剂需求的不断增加。

2024年11月11日
我国辣椒碱行业:产需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市场总体分散竞争程度高

我国辣椒碱行业:产需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市场总体分散竞争程度高

辣椒碱的应用领域继续拓展,除了传统的食品、医药领域外,还开始涉足护肤品、化妆品等新兴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天然、健康、安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辣椒碱作为一种天然生物碱,其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辣椒碱行业市场规模从124.19亿元增长到了145.19

2024年11月05日
我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双碳”背景下将迎新发展契机 外资企业技术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双碳”背景下将迎新发展契机 外资企业技术占据领先地位

受益国家政策推动,2019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达79.31亿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府推动可降解塑料渗透进一步上升,2020年以来随着部分厂家产能扩张,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保持稳步上升,到2023年超过172亿元。

2024年11月04日
我国OCA光学胶行业领域应用不断拓展深化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国产化趋势明显

我国OCA光学胶行业领域应用不断拓展深化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国产化趋势明显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医疗器械、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OCA光学胶的需求持续增长,使得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我国OCA光学胶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94.11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53.36亿元。

2024年10月30日
2024年中国苏氨酸行业发展概况:饲料、食品和医药领域将成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2024年中国苏氨酸行业发展概况:饲料、食品和医药领域将成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需求方面,国内苏氨酸需求的稳定增长,2016年全球总需求量为5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81万吨,这是支撑苏氨酸价格近年来震荡上升的主要原因,不过近两年来产能增长较快,使得持续增长的需求仍然无法满足新增产能,让近年来的苏氨酸价格下滑。

2024年10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