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相当规模,但大力发展天然橡胶产业仍需着力解决制约其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原所长、现任党委书记蒋菊生博士说,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年产干胶50多万吨,2004年达到59万吨;然而,受有限热土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要想做大做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必须认识到制约其发展的客观因素以及各种配套机制的欠缺。  

    受仅占国土面积5%的有限热土资源的约束。橡胶属典型的热带作物,我国土范围内宜胶地范围不大。经过多年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橡胶种植面积为63万公顷,尚有34万公顷宜胶地,如全部种上橡胶也不足印尼、泰国的三分之一,也比马来西亚的种植面积小,按目前的发展速度越南会很快超过我国。  

    受劳动力资源的约束。割胶工作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一种生产活动,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胶工将会大量流失并出现短缺。前些年受橡胶价格过低影响,胶工收入少,海南农垦和广东农垦有大量胶工外流,这证明劳动力资源将会制约橡胶产业的发展。  

    受种质资源的约束。橡胶树是外来物种,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引种,目前已拥有近6000份种质资源,但仍不及世界种质资源总量的1/4,再加上科研经费不足,科技创新跟不上,这已开始影响到我国橡胶树的遗传育种研究。  

    除此之外,国内各种配套机制的不健全同样制约着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蒋菊生分析说,目前我国天然橡胶在与国外竞争时尚有20%的单一进口关税作保护,进入WTO后过渡期,欧洲、东盟等一直要求取消单一进口关税,一旦取消,在配套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国内天然橡胶产业起点低等劣势将全部暴露,根本无法和国外竞争。  

    为此,蒋菊生等一些橡胶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国家应建立天然橡胶风险保护机制。海南农垦文昌橡胶研究所原所长、现农垦总局科技处副处长王绥通说,橡胶属露天弱质产业,周期长,更新一次需要30-35年,至少也需要25年;且我国橡胶大部分种植在国际上普遍认为不能产胶的地方--北纬18~24度,属于热带的北缘,风、寒、病、旱等自然灾害频繁。  

    应建立橡胶产业发展基金,为橡胶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扶持和投入。基金可以从与橡胶相关的行业收取。王绥通说,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都曾将橡胶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农业项目,到“九五”期间将橡胶取消,国家每年给予海南农垦660万元的农业开发经费,但用于橡胶研发的不足40%。  

    建立完善的扶持橡胶产业和胶农的政策措施。王绥通说,总体看来,国家对于橡胶产业的发展还是投入不足。比如“八五”期间,国家每年投入7000万元建设的农业综合项目,生长期(八、九年)投入经费(劳务、肥料、农药等)每亩约2200-2500元,目前这些胶林开割三年后亩产即达到100公斤,而农场投入较低的胶林(每亩1600元左右),产量很低,或者到期不能投产。  

    蒋菊生说,尽管国家从2003年8月宣布取消农业特产税,去年开始又逐步降低农业税,但这些对胶农来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橡胶在销售环节交税,受益者是经销商。国外除了没有税收外,还有很多扶助政策,如泰国在橡胶出口时征收出口税,规定每公斤干胶收取出口税1.48泰铢,用于胶园的更新,每更新1来(6.25亩)胶园补助6400泰铢,部分基金还用来扶助科研、教育,免费提供肥料,种苗等生产资料,免费培训等。  

    建立橡胶储备机制。蒋菊生说,国外的三国联盟ARCO(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采用储备机制稳定价格,而国内除了正常储备外,没有对橡胶市场的调控手段,国家储备机制没有形成。今年3月31日,海南农垦成立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在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均居全国第一的海南天然橡胶资源将得到充分有效的整合。  

    专家普遍认为,只有正确认识以上制约因素,降低综合成本,建立风险保护机制、橡胶产业发展基金等,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才有可能做大做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产销率不断走低 行业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国产

我国3-丁烯-1-醇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稳定波动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10.74亿元,2024年达到10.78亿元,主要受制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价格战与营销策略(如优惠促销)导致市场短期需求波动。

2025年07月22日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欧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 海外巨头在高端市场具有绝对掌控

气力输送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并在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上半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29.91%,北美地区占比32.00%,欧洲地区占比33.41%。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ePTFE膜行业存在较高资金、技术及客户壁垒 未来市场增长动能仍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是全球ePTFE膜行业最主要的市场,2024年国内ePTFE膜市场规模约为14.25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随着新领域的不断挖掘,以及国产替代下国内企业供给端持续扩大,未来行业增长动能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5年07月17日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行业:欧美、日本、南非等国已大面积推广 国内现有企业利润空间较高

咪鲜胺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随配随用,也可用于种子、苗木处理以及水果保鲜等。欧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南非、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大面积推广。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呈现出高性能、多样化等特点

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损、导电性能优良等特性,在玻璃、陶瓷、冶金、化工等高温窑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碳化硅窑具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碳化硅窑具行业销量规模达到了20.84万吨。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应用不断拓展 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覆膜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包装、化学包装、消费品包装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不断拓展,我国覆膜铁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0至2024年,我国覆膜铁市场规模从11.41亿元增长至15.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8%。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我国甲醇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产能显著增加 制烯烃需求仍是最大单一需求板块

在产能方面,近年来,中国甲醇新增产能不断投放,甲醇产能总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国内甲醇产能达到10619万吨,新增产能为672万吨。2024 年甲醇新增投放产能为 636万吨,整体产能将达 11255万吨。现阶段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增速维持放缓态势,在严格落实 “双碳” 政策指引下,国内煤化工新增产能释放比较困难。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我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市场呈现“1内资+3外资”格局

近年来全球晶圆厂的加速扩建和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积极募资扩产,都为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6-2024年,我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118亿元,2016年至2025年CAGR为10.52%。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