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保护工程大致可分为项目来源、立项、方案编制、方案评审、任务下达及经费安排、经费管理、合同签订、施工阶段、工程监管、工程验收等10 部分内容。
目前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中,设计单位作为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制定者,只在方案编制和施工阶段的部分环节发挥作用,在经费管理和质量监督方面基本没有任务。施工阶段是文物保护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而设计单位只在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施工洽商、隐蔽工程时出现,对施工质量控制有限。
一、全国文物数量与分布的统计分析
1、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与分布状况
我国文物局进行了全国文物第三次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超过55万处,所占比例超过七成。
排序 |
省市 |
数量 |
1 |
浙江 |
73943 |
2 |
河南 |
65519 |
3 |
四川 |
65231 |
4 |
山西 |
53875 |
5 |
陕西 |
49058 |
6 |
广东 |
34156 |
7 |
湖北 |
36473 |
8 |
河北 |
33943 |
9 |
山东 |
33551 |
10 |
福建 |
33251 |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统计分析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类统计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公布,共180处。1964年10月26日撤销1项(太平天国忠王府)。1981年10月16日恢复1项(太平天国忠王府)。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23日公布,共62项。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公布,共258项。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公布,共250项。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共518项,并将第一批所公布的2项合并为1项。第五批增补:里耶古城遗址,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龙山县,2002年11月22日公布,共1项。第五批增补:阿尔寨石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03年3月2日公布,共1项。第五批增补:焦裕禄烈士墓,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2003年4月3日公布,共1项。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共23处。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公布,共1080项。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106处。第六批增补: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湖南省怀化市,2009年8月公布,共1项。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共计1943处。另有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2014年4月25日增补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为第七批国保单位。
2019年9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定了第八批762处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建筑(280处)、古墓葬(3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其他(12处)等。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年代统计
文物保护单位都有自身的时代特征,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不同种类的文物。根据第一至七批国保的资料统计,文物保护单位的时代和种类的大致关系如下:
1.第三纪至旧石器时期(-约公元前8000年)文物保护单位只有古遗址一种。这时期的古遗址主要有第三纪古猿化石地点、旧石器时期早期人类活动地点等。如第三批中第三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腊玛古猿化石地点。
2.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771年)文物保护单位有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等3种。这个时期还没有古建筑存在。目前最早的古建筑是东周时期的长城(5-0442-3-248周至明长城)。
3.东周至1840年文物保护单位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其他等5种。这个时期没有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4.1840年以后文物保护单位就只有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一种了。这时期仍有遗址和墓葬,但已经不属于古遗址、古墓葬,建筑也不属于古建筑,而是全部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这个种类和前四类(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的划分标准不一致,不是按文物保护单位的表现形式分的,而是按时代划分,这将给以后的近现代文物保护单位造成单一种类“大一统”局面。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于文物保护单位的“难题”之一。
二、中国文物保护工程投入与实施情况
1、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设施情况
文物资源家底基本廓清,文物保护对象和范围更加拓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推进;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文物藏品4138.9万件/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6处;世界遗产50项,跃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项。
文物保存状况有效改善,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延安革命旧址群等文物保护修缮重点工程顺利完成,抗战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展示全面提速,水下文化遗产、大遗址保护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取得突破,城乡建设中文物考古和抢救保护协同推进,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有序开展。博物馆建设蓬勃发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4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免费开放博物馆4013家,全国平均29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
分批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指导各地公布全国革命文物名录。制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出台《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开展长征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示范项目试点。启动百集革命文物故事微视频、百集革命旧址短片、百集革命人物纪录片“三个百集”试拍工作。
制订文物平安工程实施规划。完善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规划,推进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开展区域性文物安全网格化管理试点,出台网格化管理指导性文件。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平台作用,完善和拓展文物违法举报渠道。
实施《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管理办法操作指南》和操作规程。推动文物保护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整体保护并重转变,推动文物保护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文物保护利用等各项政策落地落实落细。
2、文物保护工程经费投入状况
2019年,国家文物局拟安排文物业务工作项目预算3962.62万元,涉及9个方向,包括文物保护与考古业务工作、博物馆业务工作和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三大类。
国家文物局2019年支出预算53,394.30万元,基本支出25,787.32万元,占48.30%;项目支出27,606.98万元,占51.70%。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6,562.24万元,约占总支出预算的68.48%,主要用于文物机构的运行及文物相关业务开展。包括:行政运行2,194.81万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3,496.1万元,机关服务100.13万元,文物保护6,931.03万元(约占18.96%),博物馆4,074.72万元(约占11.14%),其他文物支出16,720.4万元(约占45.73%),宣传文化发展专项支出85.05万元。
据初步统计,2015至2019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复项目数约4000个,开工项目数约3500个,竣工项目数约2800个,项目开工率88%,完工率70%,大部分批复的项目及时实施并完工。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文物保护工程市场调研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
《2020年中国文物保护工程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