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催生湿垃圾处理行业 未来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

        2019年,住建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提出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垃圾分类推进时刻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政策的推行,我国原有生活垃圾被分类投放、运输、处理,其中干垃圾继续沿用传统处置方式,宜焚则焚、宜埋则埋;有害垃圾直接进行危废处置;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替代原有灰色回收体系,实现资源循环;湿垃圾则需要探索总结餐厨垃圾专用处理模式,新建处理设施。

生活垃圾处理办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尚未形成居民端收费的支付模式。长期以来,国内市政垃圾处理系统基本依赖财政投入维持运转。按照垃圾焚烧项目收入结构,大致1/3来自地方财政的垃圾处理费补贴,2/3来自发电上网电费收益。其中,0.65元/kwh的垃圾上网标杆电价,高出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实行两级分摊:由当地省网负担0.1元/kwh,剩余部分纳入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支付。餐厨、厨余等湿垃圾处置也面临同样的现状,目前运营仍靠地方财政补贴。首批46个城市和其他地级城市垃圾分类前后补贴需求为下表所示:

湿垃圾处理补贴情况

发布时间

首批46城市

其他地级以上城市

湿垃圾分出比例

30%

30%

分类后每城湿垃圾处理量〔吨日)

1814

279

处理费∶湿垃圾(元/吨)

200

201

分类后湿垃圾吨补贴(亿元/年)

1.32

0.2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湿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需要打通湿垃圾商业模式,将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增加其盈利性。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依次经过机械预处理和异质相分离、油脂冷凝回收、有机固相生物水解、有机废液厌氧发酵制沼气、沼气发电、沼渣堆肥和焚烧、沼液污水处理等环节,最终可资源化的产物为油脂、沼气、沼渣。

        油脂在预处理被分离出后,就可以出售或发电,实现经济循环。而固相厨余垃圾是不能直接做饲料的,由于动物蛋白同源性污染问题,农业部一直禁止厨余垃圾用于反刍动物饲料,2018年为防控非洲猪瘟又全面禁止用餐厨垃圾饲喂生猪,因此目前厨余垃圾是无法发展饲料应用的;固相厨余垃圾经发酵产生沼气,由于餐厨项目一般规模不大,产沼气量约1.5-2万立方米/天,发电多以项目自循环使用为主,可适当降低成本,但较难真正成为盈利点;厌氧发酵剩余物是沼渣,可进一步深加工成有机肥料,也可生产RDF生物燃料,但运输半径过长时缺乏经济性,项目选址要靠近城乡结合部,否则难以保证消纳。

湿垃圾资源化产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湿垃圾处理起步较晚,最早的项目是2007年专门配建的奥运场馆餐厨垃圾南宫处理项目。真正的湿垃圾处理需求则是由2010年3月地沟油的新闻报道引发的。当年5月,国务院即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2011年,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城市为单位,试点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利用和处理体系建设,探索餐厨废弃物资处理的工艺路线及管理模式。此后五年,全国共选取了100个城市作为餐厨垃圾试点,初步建立了该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由于项目盈利性不佳,不少处理设施暂停了运营。直到2019年全国普遍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出台,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又重新启幕。

        2015年底,全国已投运、在建、筹建的餐厨垃圾项目不完全统计共约118个,总计处理能力2.15万吨/日。这些项目在技术层面,共有4种以上的方案,其中以厌氧发酵为主流,占比达83%,其余快速好氧发酵、好氧堆肥、固体堆肥+液体发酵的占比约9%、5%、3%。由于工程技术方案的多样性,市场竞争结构比较分散。

餐厨垃圾项目技术方式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湿垃圾处理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普拉克、宁波开诚、维尔利、启迪桑德、蓝德环保、北京洁绿、北京嘉博文、朗坤环境、山东十方等公司,其中除了北京嘉博文之外,都是以厌氧发酵工艺为基础。

我国湿垃圾处理主流企业

企业

技术特点

日处理能力(吨/日)

普拉克

厌氧高温消化低能耗,沼气提纯技术

10400

宁波开诚

厌氧高温消化低能耗,沼气提纯技术

9190

维尔利

EMBT技术处理餐厨垃圾

5100

启迪环境

资源循环利用的综合性固废园区

3140

蓝德环保

多线预处理+厌氧发酵

3000

北京洁绿

多种工艺搭配,技术包容度高

3000

北京嘉博文

餐厨垃圾制腐植酸肥料

2246

朗坤环境

中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领域公认的领先企业

1830

山东十方

又域化餐厨垃圾联合处置及生物燃气产业化技术

15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推广,湿垃圾建设市场将是一片新兴蓝海。预计未来我国湿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2025年达到1786亿元。

湿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湿垃圾处理产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未来趋势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从整体保险市场来看,团体保险市场规模较小,但从市场销售额来看,消费者对其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团体保险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中国团体保险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478.26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2164.49亿元。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近两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均不断缩水,持卡量、刷卡额萎缩,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恶化势头。在内忧外患业绩萎缩下,我国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出台多项措施,如发布联名卡、与京东、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与高铁、飞机、美团等交通、生活场景企业合作,但效果仍然欠佳。

2025年03月24日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而后2016年初疲软低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再生资源价格回暖,再生资源总值持续升高。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与2022年相比有所增长,同比增加1.5%,再生资源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03月07日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42.3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5.63亿,同比增长15.3%,较上年同期增速(75.5%)放缓,恢复至2019年同期国内旅游总人次的9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4.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较上年同期增速114.4%。

2024年12月16日
我国消防报警系统应用愈发广泛 市场需求快速扩大 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我国消防报警系统应用愈发广泛 市场需求快速扩大 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近年来,受到政策、城镇化进程以及消防意识逐步提高等多重驱动因素的影响,我国消防报警系统行业的保持稳定发展,2023年消防报警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02.97亿元,2024年上半年229.74亿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4年12月09日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2022年前国内,并未有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投产,初步推算,2019-2021年中国绿色甲醇产量主要集中的实验室和试产阶段,产量较小。

2024年11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