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1-5月我国外贸出口能力逐步回升 浙江增速由负转正其顺差第一(附各省市进出口数据)

        随着4月全面复工,我国外贸出口能力逐步回升。数据显示,2020年1-5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1.54万亿元人民币,下降4.9%。其中,出口6.2万亿元,下降4.7%;进口5.34万亿元,下降5.2%。

2019-2020年1-5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商务部

        5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47万亿元,下降4.9%。其中,出口1.46万亿元,增长1.4%;进口1.01万亿元,下降12.7%。

2020年1-5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商务部

        从各省市来看,数据显示,传统出口大省广东、江苏、浙江开始回暖,5月当月出口增速明显回升,浙江增速由负转正,且1-5月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增速0.2%。但福建5月表现不佳,相比1-4月跌幅有所上升。

        从各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增速惊人,尤其是四川省,其5月当月出口增速高达54.1%。而西北地区大幅度负增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负增长40%以上,降幅最小的新疆增速为33.2%。

2020年1-5月我国各省市出口、进出口数据

地区

前五月出口额(亿元)

出口累计增速(%)

前五月进出口额(亿元)

进出口累计增速(%)

全国

61989.41

-4.7

115380.74

-4.9

广东省

14670.47

-10

24774.82

-8.8

江苏省

9851.55

-5.6

16279.33

-3.8

浙江省

8269.21

-4.5

11416.95

-2.6

上海市

5300.30

2.3

12956.92

-1.9

山东省

4338.54

2

7740.74

-3.4

福建省

2849.43

-12.8

4839.19

-6.7

北京市

2096.34

5

9476.77

-18.3

四川省

1634.81

20.7

3012.20

22.3

重庆市

1342.06

-4.4

2192.06

6.1

河南省

1191.14

-0.7

1859.46

22.8

江西省

1149.77

23.1

1594.88

21.1

湖南省

1142.75

15.7

1720.61

7.5

安徽省

1116.37

5.9

1988.95

-8.8

天津市

1090.11

-8.2

2722.37

6

辽宁省

1089.17

-14.8

2724.57

8

广西区

957.02

-14

1762.29

5.7

河北省

874.52

-2.7

1556.89

-5.5

湖北省

749.03

-14.5

1305.61

2.9

陕西省

727.73

-10.7

1497.26

-10.8

云南省

305.82

-15.5

778.62

-15.9

新疆区

257.18

-33.2

440.47

-10.7

山西省

251.90

-10.7

440.12

-12.9

黑龙江省

140.08

0.8

674.26

-13.5

海南省

124.67

-9

331.73

-1.9

吉林省

124.02

-6.8

519.64

-6.9

贵州省

123.94

7

151.53

-11.4

甘肃省

34.47

-41.7

144.35

-46.8

宁夏区

30.08

-42.2

49.71

-44.3

西藏区

4.74

-58.6

7.20

-63.9

青海省

3.57

-64.4

6.04

-8.8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贸易顺差来看,浙江夺得贸易顺差第一。其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速高于广东(2019年全年广东贸易顺差全国第一)。

2020年1-5月我国各省市贸易顺逆差

地区

贸易顺逆差(亿元)

全国

8598.08

广东省

4566.12

江苏省

3423.77

浙江省

5121.47

上海市

-2356.32

山东省

936.25

福建省

859.67

北京市

-5284.09

四川省

257.42

重庆市

492.06

河南省

522.82

江西省

704.66

湖南省

564.89

安徽省

243.79

天津市

-542.15

辽宁省

-546.23

广西区

151.75

河北省

192.15

湖北省

192.45

陕西省

-41.80

云南省

-166.98

新疆区

73.89

山西省

63.33

黑龙江省

-394.11

海南省

-82.39

吉林省

-271.61

贵州省

96.35

甘肃省

-75.41

宁夏区

10.45

西藏区

2.28

青海省

1.10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shz)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外贸出口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从整体保险市场来看,团体保险市场规模较小,但从市场销售额来看,消费者对其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团体保险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中国团体保险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478.26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2164.49亿元。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近两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均不断缩水,持卡量、刷卡额萎缩,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恶化势头。在内忧外患业绩萎缩下,我国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出台多项措施,如发布联名卡、与京东、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与高铁、飞机、美团等交通、生活场景企业合作,但效果仍然欠佳。

2025年03月24日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而后2016年初疲软低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再生资源价格回暖,再生资源总值持续升高。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与2022年相比有所增长,同比增加1.5%,再生资源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03月07日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42.3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5.63亿,同比增长15.3%,较上年同期增速(75.5%)放缓,恢复至2019年同期国内旅游总人次的9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4.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较上年同期增速114.4%。

2024年12月16日
我国消防报警系统应用愈发广泛 市场需求快速扩大 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我国消防报警系统应用愈发广泛 市场需求快速扩大 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近年来,受到政策、城镇化进程以及消防意识逐步提高等多重驱动因素的影响,我国消防报警系统行业的保持稳定发展,2023年消防报警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02.97亿元,2024年上半年229.74亿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4年12月09日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2022年前国内,并未有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投产,初步推算,2019-2021年中国绿色甲醇产量主要集中的实验室和试产阶段,产量较小。

2024年11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