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行发展平稳 中国书画、瓷器杂项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

       艺术品拍卖是指将艺术品通过公开竞价的形式,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富含文化底蕴、民族特色、艺术魅力和特定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的物品,其具有独创性、价值性和稀缺性。为了引导和规范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政府开始制定相关政策。

艺术品的特点

特点

概述

独创性

艺术品的独创性包含独特的唯一性和创造性,这也是作品着作权保护的核心与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独创性的艺术品一般是指艺术家依据自身的生活阅历、艺术修养、创造力、想象力等要素,在相应的时间、空间和氛围中,所独立创作出来的作品,即使是出自于同一位艺术家之手的作品,也会因为其创作时间、地点、心境的不同,造就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价值性

艺术品的价值是多元的,取决于不同时代、社会文化背景、目标人群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其价值可分为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同艺术品的价值各有侧重。艺术价值是无形的,会体现在精神以及文化层面,而非表现在物质的工具性上,即用来满足人类的审美和精神需求,此性质具有难以度量性,也容易随着时空转变而改变。

稀缺性

艺术品的稀缺性是指随着历史前进的轨迹和时间、空间的转移,造成艺术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而被完整保存下来的珍品越来越少,再者,每位艺术家在有限的人生中,所创作出优秀作品屈指可数,更能体现出艺术品的稀缺性和独有价值。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艺术品交易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1994

国家发布的关于文物拍卖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物境内拍卖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1996

发布的关于加强文物拍卖标的鉴定管理的通知等,省市级文物行政部门严格把握拍卖、审批标的鉴定等管理程序,有效控制了试点范围和试点企业数量,保证了文物拍卖活动的有序进行

1997

1997年国家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后,先后出台了《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我国文物拍卖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

2016

2016年国家陆续搬不了《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办法》《文物拍卖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文物拍卖许可证的分类申请和审批审验、文物拍卖及专业人员资格认定、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和备案、文物拍卖进入备案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20181

国家文物局党组第一次会议通过《国家文物局2018年工作要点》,其中第20条指出要推动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促进文物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开展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

20186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全国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该办法是在原《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是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

20187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18年第42号公告,明确“拍卖行受拍卖取得的手续费或佣金收入按照经纪代理服务缴纳增值税”,同时废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拍卖会取得的拍卖收入增收增值税、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全球艺术拍卖市场交易规模整体呈平稳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艺术拍卖市场销售规模为280亿美元,2014年销售规模是近十年最高,达327亿美元。2018年销售规模为291亿美元。其中,美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销售额最高,占总销售额40%,其次是是中国市场,占总销售额29%。

2008-2018年全球艺术拍卖市场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拍卖协会

2018年全球艺术市场销售占比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拍卖协会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2011年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销售规模达到最高峰,为931.8亿元。2012年开始,艺术品拍卖市场销售规模整体平稳,2012年销售规模为585.9亿元,2018年为524.1亿元。主要以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拍卖市场份额分别为39.5%、38.7%。其中,京津翼交易额占比最高,达40.6%。

2010-2018年中国艺术拍卖市场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拍卖协会

2017-2018年国内各地区艺术拍卖成交额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拍卖协会

2017-2018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中国拍卖协会

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前十企业

排名

拍卖公司

2018年成交额(亿元)

2017年成交额(亿元)

2018年成交量(件)

2017年成交量(件)

1

香港苏富比

62.3

55

7189

6518

2

北京保利

54.8

69.2

16365

16834

3

佳士得香港

50.1

51.7

6022

5371

4

中国嘉德

48.5

62.9

20161

18468

5

西冷印社

20.2

24.4

10201

10666

6

北京匡时

20

29.8

2761

5399

7

保利香港

17.5

26.8

2136

1907

8

北京荣宝

14.8

17.6

4383

3884

9

花艺国际

12.3

11.3

3013

3057

10

中贸圣佳

12.2

10.6

4463

3548

图表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艺术品、收藏品及古董出口情况来看,2015年出口额为57691.2万美元,2016年开始下滑,出口额为21518.8万美元,2019年1-7月开始回暖,出口额达到32186.3万美元,同比增长272.7%。

2015-2019年7月中国艺术品、收藏品及古董出口金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拍卖协会

资料来源:中国拍卖协会,观研天下(YZ)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从整体保险市场来看,团体保险市场规模较小,但从市场销售额来看,消费者对其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团体保险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中国团体保险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478.26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2164.49亿元。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近两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均不断缩水,持卡量、刷卡额萎缩,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恶化势头。在内忧外患业绩萎缩下,我国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出台多项措施,如发布联名卡、与京东、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与高铁、飞机、美团等交通、生活场景企业合作,但效果仍然欠佳。

2025年03月24日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而后2016年初疲软低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再生资源价格回暖,再生资源总值持续升高。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与2022年相比有所增长,同比增加1.5%,再生资源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03月07日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42.3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5.63亿,同比增长15.3%,较上年同期增速(75.5%)放缓,恢复至2019年同期国内旅游总人次的9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4.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较上年同期增速114.4%。

2024年12月16日
我国消防报警系统应用愈发广泛 市场需求快速扩大 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我国消防报警系统应用愈发广泛 市场需求快速扩大 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近年来,受到政策、城镇化进程以及消防意识逐步提高等多重驱动因素的影响,我国消防报警系统行业的保持稳定发展,2023年消防报警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02.97亿元,2024年上半年229.74亿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4年12月09日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2022年前国内,并未有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投产,初步推算,2019-2021年中国绿色甲醇产量主要集中的实验室和试产阶段,产量较小。

2024年11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