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当医疗旅游开始在亚洲兴起的时,医疗旅游在中国还鲜为人知。到了“十一五”时期,随着医疗旅游在亚洲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有关医疗旅游的报道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学术报告也越来越多。同时,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开始为中国一些组织和医疗机构所认识,并开始实践探索。如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开通了北京首家医疗旅游推广平台--中华医疗旅游网。上海市于2010年6月推出医疗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平台,成为国内首家医疗旅游行业的官方门户,填补了中国在国际医疗旅游方面的空白。海南三亚市中医院和多个国家签订了中医国际疗养和进修带教合同,接待了大批的国际游客,其中包括哈萨克斯坦总统的旅游疗养团,同时为了满足国内外需要,弥补医疗旅游资源的“短板”,积极筹建“三亚国际中医友好疗养院”,2012年5月已破土动工。到了“十二五”时期,中医药医疗旅游巨大地经济及社会效应,已广泛被社会各界所认识。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截止2018年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02亿元。具体如下: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规划趋势》

随着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看中医,吃中药”,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选择。数字显示:2018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60738个,比上年增加6495个。其中:中医类医院4939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55757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2个。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医院增加373个,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增加6125个。

2018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3.4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102.2万张(占82.8%)。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床位增加9.9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增加7.0万张。
2018年末,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98.5%,社区卫生服务站占87.2%,乡镇卫生院占97.0%,村卫生室占69.0%。
2018年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71.5万人,比上年增加5.1万人(增长7.7%)。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7.5万人,中药师(士)12.4万人。两类人员较上年有所增加。
2018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0.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5亿人次(增长5.2%)。其中:中医类医院6.3亿人次(占58.8%),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1.8亿人次(占16.6%),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2.6亿人次(占24.5%)。
2018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3584.7万人,比上年增加293.7万人(增长8.9%)。其中:中医类医院3041万人(占84.8%),中医类门诊部0.7万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542.9万人(占15.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国外先进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出国医疗旅游人数增长迅速,2018 年海外医疗旅游产品爆发增长,我国海外医疗旅游人数突破50万人,可见我国医疗旅游需求的庞大。
从项目分类上来看,国人对于海外医疗项目的主要需求是重大疾病的治疗、体检、辅助生殖以及医疗整容等几大方面。在海外医疗项目构成中,占比最多的为复杂疾病治疗、体检和医美整容,分别占39.7%、22.4%和15.4%。其中,癌症等重症治疗是目前国内海外医疗最大的需求,2018年国内海外医疗企业的重病治疗项目销售占比在41%左右,而体检项目占比排在第二位,占比在29%。癌症等疾病对于创新药物的需求较大,高端体检项目则主要依靠新型的医疗器械、仪器,国内对于重症治疗和高端体检的大量需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对于药物和器械方面的需求尚未满足。
同时由于行业刚刚起步,以及人们的不断重视,预计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再加上思想观念的进步,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市场仍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80亿元。


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利润总额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需求的逐渐旺盛,将不断上升,同比增速也将保持较高的水平。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