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8年我国土壤治理修复法律法规及政策回顾
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16年11月 |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为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的监督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中关于污染地块的相关规定提供实践经验,有利于推动污染地块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土壤修复产业及市场的健康发展。 |
2016年11月 |
农业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
规定了农用地土壤环境调查、监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优先保护、风险管控或者治理与修复等内容。为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推动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
2016年5月 |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
2016年3月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 |
规定了118种土壤污染物的风险筛选指导值,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的筛查和风险评估的启动。 |
2017年3月 |
关于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
意见计划,到2020年,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土壤污染治理有序推进,耕地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等得到有效遏制。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实现总体改善。 |
2017年1月 |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
规划是开展土地整治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明确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确保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力争建成6亿亩,全国基本农田整治率达到60%。 |
2018年8月 |
《土壤污染防治法》 |
建立土壤污染责任人制度,明确政府责任;建立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制度,关注地下水污染防护;建立土壤污染环评、监测制度;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 |
2018年6月 |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
2018年8月1日起实施。遵循风险管控的思路,提出了风险筛选值和风险管制值的概念,不再是简单类似于水、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达标判定,而是用于风险筛查和分类。 |
2018年6月 |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
2018年8月1日起实施。以人体健康为保护目标,规定了保护人体健康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适用于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风险筛查和风险管制。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