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土壤修复是环保产业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产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从事涉及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1年其数量仅为100家左右,2016年增长到了2000余家,2017年达到了2800多家。这些企业中,不乏具有强大资金背景的国企、央企,也有具有设备、技术优势和丰富项目经验的国外专业公司以及具有环境行业背景的地方性龙头企业。由于土壤修复行业具备一定的区域性,其项目的参与者大多倾向于本地的企业,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竞争呈现一定的格局。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2018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土壤污染防治法》,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土壤修复行业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土壤修复行业规模将加速扩张。未来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潜在进入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的行业企业:
1、房地产企业
随着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建房拿地,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因为在平时经营管理中就必须十分重视环保工作,在具体的施工中,也逐步意识到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因此,房地产企业凭借着某些成熟的地产项目,逐渐开拓自己的土壤环境治理业务,悄然进入到土壤修复行业中来。
2、科研院所
国内的一些科研院所凭借自身所拥有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的优势,参与到土壤修复的项目之中,甚至有的科研院所还会成立相关的企业进行土壤修复的业务。但是科研单位如果重商业而轻科研的模式不值得提倡。
3、环保相关产业企业
随着土壤修复产业的前景广阔,一些做水处理和烟气除尘的小型环保企业逐渐开始转型到土壤修复行业中,由于这些企业缺乏人才、资金、设备和成套的管理经验,将会导致土壤修复产业竞争白热化。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挥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我国土地开发的项目之中来看,如果土地开发初期合理规划,适当延长修复周期,就可以降低修复成本。但是从行业本身来看,土壤修复行业并不存在替代产品,一旦土壤存在污染除了自然修复,且有的污染自然修复周期非常长,只能减轻修复成本,并没有其他的方法处理。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较晚,国内企业仍比较缺乏自主产权,自主研发能力较为薄弱,其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和设备技术含量偏低,一些设备和药剂甚至还未实现国产化,仍处于依赖进口的状态。但是随着市场的需求,国内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污染场地调研、风险评估、修复设计、修复工程、规划开发的良性产业链条,土壤修复行业规模效应初显。总体来看,我国土壤修复产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一般。

五、客户议价能力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的污染场地修复资金动辄上千万甚至过亿,这对于原来的搬迁企业、政府还是土地开发商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在解决污染土壤的资金问题上,各个层面的都在相互博弈。但是由于土壤修复关系到整个环保产业,因此土壤修复成为必须的环节之一,购买者必须购买相关的土壤修复服务。但是由于土壤修复一般都是通过招投标进行,因此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一般。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