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1、规模稳步扩大
1)社零总额连续第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第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3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占社零总额89.2%;餐饮收入近4万亿元,增长10.7%,占10.8%。从企业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占社零总额43.9%;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0.5万亿元,增长15.5%,占56.1%。从主要商品看,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4.2万亿元,增长5.6%,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28%,继续发挥顶梁柱作用,石油及制品、粮油食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分别占13.1%、10.2%和9.6%。2013年至2017年,社零总额年均名义增长11.3%,实际增长10.3%,增速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快3.2个百分点。
2)网络零售额突破7万亿元
2017年,网络零售额达7.18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32.2%,增速较上年加快6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5.48万亿元,增长28.0%,占社零总额比重达1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对社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7.9%,比上年提升7.6个百分点。我国网络零售不仅在规模上稳居世界第一,在商业模式、商品种类、支付方式、物流配送等方面也创出了中国特色。
3)国内贸易增加值突破10万亿元
2017年,国内贸易主要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同)实现增加值10.7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7.1%,比同期GDP增速快0.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8万亿元,增长7.1%,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创下3年来新高,占内贸增加值72.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万亿元,增长7.1%,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创下7年来新高,占13.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5万亿元,占13.7%。
4)市场主体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二
2017年,国内贸易新设市场主体1275.3万户,比上年增长14.2%,平均每天新设3.5万户。2017年末,国内贸易实有市场主体6674.7万户,比上年增长10.9%,比2013年增长55.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5047.9万户,比上年增长8.3%,占内贸行业的75.6%;住宿餐饮业873.1万户,增长24.8%,占13.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753.6万户,增长14.6%,占11.3%。分市场主体类型看,个体工商户5494.5万户,比上年增长10.2%,占82.3%;企业1180.1万户,增长14.4%,占17.7%,其中私营企业1080.6万户,内资(非私营)企业81.7万户,外资企业17.8万户。内贸市场主体占全国市场主体总数的68%,高居国民经济各行业首位。
2、结构持续优化
1)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快速增加,对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释放,消费结构呈现加快升级趋势。从商品来看,智能节能家电、新型数码产品、新能源汽车等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
2)城乡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农民收入稳步提升,乡村流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城乡消费差距继续缩小。2017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首次突破5万亿元,达5.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增速比城镇快1.8个百分点,连续6年快于城镇;占社零总额比重为14.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0.8个百分点。
3)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中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流通体系不断健全,消费市场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缩小。2017年,中、西部地区社零总额均比上年增长10.8%,增速比东部地区快1.2个百分点,比全国整体增速快0.6个百分点;占全国社零总额比重分别为21.3%和18.7%,比上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比2012年分别提高0.9和0.6个百分点;社零总额增速列前8位的省份均来自中西部地区,其中西藏、江西、云南分别增长13.9%、12.3%和12.2%,增速居全国前三位。
3、效益不断提升
1)流通成本持续降低
随着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多式联运等先进模式加快应用,流通成本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之比为14.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比2012年下降3.4个百分点;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物流费用为1460元,比上年下降30元,比2012年下降340元。通过实施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试点企业标准托盘占比达80%-100%,装卸货效率提升3倍以上,车辆周转效率提升1倍以上,货损率降低20%-70%,综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0%。
2)流通效率不断提升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推动流通效率进一步提升。实体零售方面,2016年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存货周转天数为41天,比上年减少7天;坪效为3.7万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劳效为182万元/人,比上年增长8.5%。网络零售方面,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不断深入,物流配送效率明显提升,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网购需求。京东自营商品当日达和次日达订单占比超过85%,菜鸟联盟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范围超过1000多个区县。
3)经营效益明显改善
流通企业积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模式,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17年,商务部重点联系的65家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占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总额的43%;利润额比上年增长8%。商务部重点监测的2700家实体零售企业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8.0%和7.1%,增速比上年分别加快6.5和11个百分点。88家沪深上市零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幅比上年扩大2.1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35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增幅比上年扩大19个百分点;60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比上年多11家。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网上贸易市场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
4、贡献显著增强
1)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6%,与上年持平,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8%,比同期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6.7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升3.9个百分点,连续第4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
2)内贸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军
2017年,内贸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占比仅次于制造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大产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1%,是其中第一大产业。内贸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2%,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3.3%,拉动增长1.9个百分点。
3)内贸成为扩大就业主渠道
国内贸易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为稳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突出贡献。2017年,国内贸易就业人数达1.92亿人,比上年增长10%,比2012年增长73%,占全国就业总人数比重达24.8%,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超过一半。全国每100名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中,就有79人从事内贸行业。电子商务、家政等行业带动就业作用尤为明显,据测算,2017年全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4250万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
4)内贸成为税收增长主动力
2017年国内贸易主要行业实现税收收入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全国税收收入总额的15.5%,占第三产业税收收入的27.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税收收入达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速比税收总额增速快7.3个百分点;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为13.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21.3%。住宿和餐饮业税收收入581.8亿元,比上年下降12.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税收收入2365.7亿元,下降20%,表明营改增政策发挥积极作用,相关行业税负明显减轻。
随着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宏观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为内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流通、促进消费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为内贸发展释放新红利。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为内贸发展打造新格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为内贸发展拓展新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内贸发展增添新动能。
从挑战看,消费升级面临供给瓶颈制约,汽车、住房两大消费热点趋于平稳,其他消费新增长点暂时难以形成足够支撑,消费增长后劲有待增强。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较高,人工、房租等成本上升,一些流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内贸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任重道远。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对全球产业布局和资本流动带来外溢影响,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上升,地缘政治风险较多,内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错综复杂。
总的来看,2018年国内贸易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0%左右,网络零售额增长30%左右,内贸行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60%以上,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