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由于国内企业和单位对于汽车保险的需要,公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事故日益频繁的客观需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全面恢复中断了近25年之久的汽车保险业务。1983年将汽车保险改为机动车辆保险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
1988年,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超过了20亿元,占财产保险份额的37.6%,第一次超过了企业财产险(35.99%)。从此以后,汽车保险一直是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并保持高增长率,我国的汽车保险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汽车保险产业链结构由5部分主体构成。除了产险公司和车险用户外,汽车保险产业链上游包括汽车制造商、金融公司。
产业链下游则包括渠道中的专业、兼业代理、服务提供商(如保险公估、汽车维修点);终端消费者主要是各车险用户。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险收入节节攀升,2018年已经达到8345亿元,同比增长10%。具体如下:

中小城市的汽车保险业做出的SWOT:
1、优势(Strength)分析。机动车辆在其使用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风险或者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在发生第三者责任的事故中,其损失赔偿是难以通过自我补偿的。汽车保险作为现代社会处理风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风险转嫁手段,它将拥有机动车辆的企业、家庭和个人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及其损失后果得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散与转嫁,而保险人作为被保险人之间的中介对其实行有效的经济补偿,这种经济手段容易得到机动车辆车主的青睐。2、劣势(Weakness)分析。汽车保险主要在大城市发展较快,而在中小城市较慢。这与当前大量中高级人才流向大城市的现象相吻合。中小城市人才的缺乏,将严重制约当地汽车保险产业的发展。另外,中小城市人们的经济和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汽车保险产品认识不足,也是抑制汽车保险在中小城市发展的原因之一。
3、机会(Opportunity)分析。随着国民总体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改变,使得汽车这一交通工具逐渐进入普通的老百姓生活中,特别是中小城市,对汽车的潜在需求越来越大,这将最终带动汽车保险产业的迅速发展。另外,随着我国汽车销售政策对中小城市的倾斜和对汽车行业的监督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使得每位车主必须购买汽车保险产品,这将会让汽车行业在中小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汽车保险业的发展。4、威胁(Threat)分析。对于汽车保险的威胁因素主要是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自身品牌占车险总市场份额、市场认知度、主要产品、具体推广形式、品牌特色等都会影响自身的竞争能力。另外,某些中小城市的各保险公司由于市场监管的不完善,存在恶性竞争现象,这就导致某些小型汽车保险公司盈利微薄,有时还出现负盈利状况。还有各别保险公司在收取保费后不重视服务质量,造成客户的不满意。这些都不利于汽车保险业的发展。(FS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