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趋势:未来新经济产业是增长新动力

        贸易金融是伴随着贸易发展而出现的,贸易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甚至最初的商品交换时期。它最初始的业务仅是为各国贸易商的贸易活动提供汇兑和支付,之后逐步扩展到与贸易相关的资金融通、现金流管理等。先期银行为企业提供的贸易服务主要集中在汇款、信用证和托收等传统结算方式,贸易融资的形式以最基本的押汇为主。
        
        贸易金融是银行在贸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上,为国内或跨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提供的贯穿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它包括贸易结算、贸易融资等基础服务,以及信用担保、保值避险、财务管理等增值服务。
        
        2000-2008年传统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GDP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在40%-50%。2009-2014年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由传统工业让渡到基建地产,一方面传统工业GDP增长贡献率从2010年48.5%的高点一路下滑至2014年的35.3%;一方面基建地产在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投放下快速加杠杆,2009年二者合计GDP增长贡献率从6.4%提升到9.5%,此后稳定在10%左右水平。
        
        现代服务业税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7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税收分别增长55%和36%,通用设备、通信设备、专用设备等高端制造业税收分别增长23.5%、21.6%、20.9%。
        
        十三五规划披露口径下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8%,假设未来3年GDP增速保持在6.9%的水平,那么未来三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复合增速需达到27%才能达到十三五规划制定的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的增长目标,成为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08-2017年新经济产业增速情况分析
        
        信息来源:金融办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智能金融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传统工业—基建地产—新经济(以GDP增长贡献率(%)衡量)
        
        信息来源:金融办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商投资均保持快速增长,在全球投资格局中愈发凸显主导地位。1)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3-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高达33.9%,2016年规模达1701亿美元,其比重由2002年的0.5%大幅提升至13.5%,仅次于美国。存量上看我国对外投资总规模亦位居全球前列。截至201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同比增长16.7%至1.28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为5.2%(VS2002年0.4%),位居全球第6。2)中国对外资吸引力不断上升,2017年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仅次于美国。2017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达到为131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在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中也排在第二位。
        
        中国对外资吸引力的不断上升得益于中国引资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无论是政策优惠、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都为外资进入提供了便利。
        
我国进出口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
        
        信息来源:金融办
        
我国对外投资存量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信息来源:金融办
        
2017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二
        
        信息来源:金融办
        
        长期以来我国融资体系以信贷和类信贷融资为主,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类信贷的表外融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承兑汇票)持续受到压降,但年初至今新增间接融资(信贷+类信贷)占比依然高达85.4%。相反,17年货币政策转向推高企业发债利率中枢,新增直接融资比重显著从高位回落,间接融资的主力地位不断被强化,这本质上是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思路主导的金融体系。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事实上这也恰好侧面验证了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经济部门正在不断涌现,从国际角度来看,新经济部门向来与直接融资同步而生,这在美国和日本体现得更为明显。
        
累计信贷及类信贷占社融比重高达85.4%
        
        信息来源:金融办
        
当前我国股权融资占比不到4%
        
        信息来源:金融办
        
兴业银行信贷类受益权占比较高
        
        信息来源:金融办
        
招商银行信贷类资产以贷款为主
        
        信息来源:金融办
        
        从理财资金投向来看,非标资产占比仅次于债券,本质上也是表内信贷思维的表外化。长期以来,银行配置以刚兑非标资产为核心的资产端的门槛并不高,能够享受资产端多样化带来的溢价效应也并不明显,主动管理能力依然较弱。但相比之下,根据2017年全球资产管理报告,16年全球主动管理产品占总资管规模逾半壁江山,海外市场主动管理的特质更为明显。
        
我国银行理财非标占比仅次于债券
        
        信息来源:金融办
        
海外金融市场多为主动管理产品
        
        信息来源:金融办
        
资金信托主要投向基础产业和房地产(%)
        
        信息来源:金融办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与非标增量占比
        
        信息来源:金融办
        
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与非标增量占比
        
        信息来源:金融办
        
2008/14年地产调控趋严,房企自筹资金占比提升
        
        信息来源:金融办
        
地产融资成本变化:房地产信托收益率逐渐抬升
        
        信息来源:金融办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从整体保险市场来看,团体保险市场规模较小,但从市场销售额来看,消费者对其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团体保险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中国团体保险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478.26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2164.49亿元。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近两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均不断缩水,持卡量、刷卡额萎缩,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恶化势头。在内忧外患业绩萎缩下,我国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出台多项措施,如发布联名卡、与京东、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与高铁、飞机、美团等交通、生活场景企业合作,但效果仍然欠佳。

2025年03月24日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而后2016年初疲软低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再生资源价格回暖,再生资源总值持续升高。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与2022年相比有所增长,同比增加1.5%,再生资源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03月07日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42.3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5.63亿,同比增长15.3%,较上年同期增速(75.5%)放缓,恢复至2019年同期国内旅游总人次的9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4.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较上年同期增速114.4%。

2024年12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