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工行与建行近几年的ROE 不相上下,两者的ROA 和权益乘数也相差不大,ROA 差异在逐渐缩小,可以说两者业绩是比肩而行。但如果深入分析经营数字,会发现两者在经营策略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图:工行与建行ROE 近十年比肩而行
建行同业业务优势或将消失,但对公客户基础优势仍存
得益于更高的生息资产收益率,建行比工行拥有更高的净息差。虽然差距不算很大,但近几年建行的净息差一直高于工行。建行负债成本与工行相差无几,因此其净息差的优势主要来自更高的资产端收益率。
建行更高的生息资产收益率主要源自同业业务优势,但在强监管环境下这一优势可能会减弱甚至消失。
说到收益率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公司可能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从历史数据来看,建行资产减值损失/平均资产的确略高于工行;但剔除风险因素后, 建行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利息收入-资产减值损失]/平均资产)也高于工行,说明除风险因素之外,建行还存在其他优势项。
从收益率差异的归因来看,建行同业资产收益率高于工行,对生息资产收益率的差异贡献很大。工行在同业业务上经营更为谨慎,实际上, 工行的同业资产收益率也远低于另外两家大行。不过,随着监管环境的加强,建行由同业业务带来的超额收益优势可能会逐渐消失,2017 上半年的数据已经初步证实了这一点。建行定期存款成本更低一些,包括对公定期存款和个人定期存款都低。不过定期存款涉及到一些高成本存款,这种差异不太能说明问题;但是——
建行低成本的对公活期存款占比高于工行。活期存款一般来自结算账户, 因此活期存款占比高,说明建行在对公基础客户方面更有优势。从历史数据来看,建行负债结构中,对公活期存款/计息负债在16 家老上市银行中一直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证明其对公客户的基础十分扎实。工行拥有更低的管理成本,但建行正在通过技术手段追赶
工行的成本管理十分到位,不过建行正在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成本,且效果拔群:
工行的规模略大于建行,因此在两者的关系中,建行更多扮演一种追赶者的角色。面临建行咄咄逼人的竞争,工行加强成本管理,更多地采取了一种防御姿态,反映在财务数据上,就是较低的人均管理成本。相比于建行,工行人均成本在近几年明显更低。
从2016 年开始,建行员工数量出现明显下降,其相对于工行的成本劣势得到大幅改善。建行减少的员工主要是柜员,而信息技术员工数量增长较快,显示出建行正在使用技术替代人工,以降低管理成本。相比压降员工支出而言,我们认为通过技术手段替代人工对公司经营效率的损害可能更小一些。两大行平分秋色,估值差异微乎其微
总体来看,在2015 年之前,建行通过同业业务“开源”提升净息差,而工行则通过压降管理成本“节流”进行防御。从2016-2017 年以来,受监管加强影响,建行同业业务优势可能被削弱;但建行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用时髦的话说,叫轻型化转型),这使得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小。 相比而言,建行对公客户基础更好一些;在成本管理方面,技术替代人工相比于直接压降人均成本而言对经营效率的潜在影响更小。因此在发展潜力上,目前看起来建行略占优势。不过两家大行作为银行业的标杆,其差距也并非鸿沟, 因此估值差异微乎其微。从历史数据来看,两者PB 之差在±0.1x 之间波动。【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