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环境质量监测客户为政府机构,“十三五“市场增量来源于设备更新需求、第三方机构运维服务需求。
监测事权上收背景下,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国家网)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网(地方网)由省级环保部门负责,未来监测点位设备和运营服务有望由监测总站及省级环保部门统一规划采购,例如2017年3月3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部站点的第三方运维开始招标,总预算金额达14,625万元。在鼓励环境监测市场化的政策背景下,第三方机构,尤其是监测龙头有望受益。从环境监测上市公司近年项目中标情况看,2015年以来监测站运营项目逐渐增多,全国首个环境质量监测PPP项目—广西区环境物联网(空气质量监测站)PPP项目由聚光科技中标,打破行业传统模式。

地表水水质监测:根据((“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地表水水质监测国控断面将由972增加至2,767个,但增量主要从现有的省控、市控、县控断面筛选调整,原则上不增加点位总数,因此“十三五“期间增量需求亦将来源于设备更新和第三方运维服务。
地下水监测: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截至2017年12月11日,大部分省(市、区)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已完工,共完成新建站点7,294个,改建站点2,571个,尚处于在建阶段的监测站点共32个,因此设备需求亦将主要来源于设备更新和第三方运维服务。地下水监测网络2015年下半年开始建设,因此设备更新率、运维服务占比预计将低于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监测站。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根据环保部信息,截至2015年12月,已在全国设置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31367个,已覆盖90%县(市、区),2016年新增7000个风险点位。土壤环境监测主要采取采样检测的方式,因此暂不考虑新增设备及运维服务需求。





2007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启动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项目,要求国控重点污染源必须在2008年底前完成环境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安装和验收,因此“十一五”期间常规污染源的在线监测得到大力推广。进入“十二五“时期,老化设备的更换以及新增的氨氮和氮氧参数仍带来污染源监测市场增量。“十三五“期间,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入刑等因素均加强对监测设施的监管力度,设备更新需求提升。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环境监测市场发展态势及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从设备需求、运维服务两方面测算“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市场空间:
①设备方面,增量主要来源于更新需求,认为“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产品销售将维持平稳增长,市场空间约342亿元;
②运维方面,增量主要来源于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第三方运维,市场空间约80亿元。监测产品国产化程度提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趋势下,看好环境监测龙头的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