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金融行业各细分领域财务指标分析

        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经营特性,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类,即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和非金融地产行业,并针对这三类行业分别设立三类指标:金融行业财务指标、房地产行业财务指标和非金融地产行业财务指标。金融行业财务指标主要从资产规模、收益率、资产质量和风险等角度评估上市公司,房地产行业财务指标主要从财务安全性、战略理性、运营效率和规模角度评估上市公司,非金融地产行业财务指标主要从现金流动性、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与财务弹性和盈利能力角度衡量上市公司财务业绩。我们先给出一般性指标定义,再结合不同行业给出特殊性指标定义和行业内公司排名。

       1、银行业

       (1)收入驱动力

       生息资产扩张速度=(本年生息资产规模-上年生息资产规模)/上年生息资产规模

       意义:反映作为银行利息收入重要来源的生息资产增长速度。

       分析逻辑:在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高以及净息差逐年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的利润驱动主要依靠生息资产扩张,生息资产扩张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净利润的增长水平。

       净息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银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资产

       意义:反映银行净利息收入的收益率,相当于营业利润率的概念。

       分析逻辑:净息差是银行放贷收益的集中表现,反映银行综合平衡资产负债和成本收益后的定价能力,净息差越高银行的利润率就越高,零售客户多、客户规模小及融资期限短的银行净息差往往较高。

       (2)收入结构

       非利息收入占比=中间业务收入/营业收入


       意义:反映银行除生息资产收益以外的其他资金运用带来的收益状况。

       分析逻辑: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银行受信贷政策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就越小。

       (3)资本水平

       资本充足率=(资本-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


       意义:反映商业银行在债权人和存款人的资产遭到损失前,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该指标可以抑制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债权人和存款人利益,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分析逻辑:资本充足率是上市银行的命脉,资本充足率越高,其能够承受违约风险资产的能力就越大,资本风险也越小。不过上市银行有降低资本充足率的动机,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存贷差,存贷规模越大,收取的息差越多,利润就越高,但这样会通过做大分母降低资本充足率。

       (4)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各项贷款×100%


       意义:反映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

       分析逻辑:不良贷款率越高,说明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越大,银行的贷款质量越差,因为每个银行不良贷款计提标准不同,所以应关注不同时期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意义: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

       分析逻辑:该指标越高,说明不良贷款的保障越充足,每个银行计提标准不同,所以应关注具体银行与自身的历史数据的比较。

       2、证券行业

       (1)规模


       净资本=净资产-金融资产的风险调整-其他资产的风险调整-或有负债的风险调-/+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其他调整项目

       意义: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充足和资产流动性状况的指标。

       分析逻辑:一方面,净资本充足的证券可以抵御潜在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和结算风险等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中介型创新业务非常消耗净资本,净资本的实力决定了未来证券能否抢占创新市场份额的先机。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投资金融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预测报告

       (2)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意义:反映公司股东的投资报酬率。

       分析逻辑:该指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比率越高,说明为股东带来的收益越高,一般有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两种。

       (3)营运能力

       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额/资产平均总额×100%

       意义:反映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分析逻辑:我国证券公司ROE主要推动力在于高销售净利率,未来资本中介业务的发展将促进证券向提高资产周转率推动ROE转型,资产周转率高的证券说明闲置资产利用率较高,市场中介功能发挥得较好。

       (4)偿债能力

       杠杆率(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意义:衡量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

       分析逻辑:华尔街投行的一大特征就是高杠杆经营,杠杆率越高,证券净资本越高,创新业务发展得到的支持力度就越大,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就越少。

       (5)收入驱动力

       经纪业务市场份额=证券股票和基金交易额/全行业股票和基金交易额

       意义:衡量个体证券经纪业务市场占比。

       分析逻辑:证券经纪业务目前仍然在业务总收入中占比最大,在佣金率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市场份额越大,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对总收入的贡献就越大。

       融资融券业务市场份额=证券两融余额/全行业两融余额

       意义:衡量个体证券两融业务市场占比。

       分析逻辑:融资融券市场份额越大,带来的佣金收入和息差收益越多。同时可以为自营业务降低成本和提供更多的套期保值机会。

       3、保险行业

       (1)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保险公司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意义:反映保险公司在清算时的经济补偿能力。

       分析逻辑:保险公司普遍进行高负债经营,从股东角度看,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时,该比率越高越好。

       (2)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净值×100%


       意义:反映保险公司资产净值的盈利能力。

       分析逻辑:一般而言,该指标越高越好。该指标如果高于同期银行定存利率,则表明适度负债对于投资者而言是有利的,反之将损害投资者利益。

       给付率=(满期给付+死伤医疗给付+年金给付)/寿险、长期健康责任准备金×100%

       意义:反映人寿保险公司积累的寿险、长期健康险、长期健康责任准备金用于保障人寿保险业务或年金业务的满期给付、死伤医疗给付及年金给付的程度。

       分析逻辑:该指标很重要,指标值越低,说明保险公司的给付业务比较分散,寿险、长期健康责任准备金在支付各种给付后,所剩充裕,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越强。

       (3)营运能力

       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意义: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费用支出情况。

       分析逻辑:该指标越低,表明保险公司为取得1元营业收入所投入的成本就越低。

       退保率=本期合计退保金总额/(期初累计准备金总额+本期纯保费总额)×100%

       意义:反映公司承办管理能力。

       分析逻辑:该指标越高,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稳定性越不好,业务质量越差,保险公司应当尽量避免退保情况的发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水利投资已连续三年创出新高!中国水利建设行业市场规模已超1.6万亿元

水利投资已连续三年创出新高!中国水利建设行业市场规模已超1.6万亿元

水利建设行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同时近年来增长迅速,2020年我国水利建设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5万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1.62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0.95万亿元。

2025年11月14日
我国‌‌华南地区环卫无人化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广州、深圳两市政策领先落地

我国‌‌华南地区环卫无人化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广州、深圳两市政策领先落地

近年来华南地区环卫无人化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9.33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16.54亿元。

2025年11月14日
睡眠经济驱动智能床垫发展,国内市场尚处于蓝海阶段

睡眠经济驱动智能床垫发展,国内市场尚处于蓝海阶段

由于现有助眠产品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睡眠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希望有功能更丰富、更人性化的AI智能床垫产品面世。消费者目前对于智能床垫的产品功能、安全性和舒适度关注最高。

2025年11月04日
大赛效应和政策引导下我国冰雪经济市场快速增长 场地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赛效应和政策引导下我国冰雪经济市场快速增长 场地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受到2022年北京冬奥热后续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升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达到9800亿元,同比增长10.8%,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正从“小众需求”向“大众刚需”演进 供需发展不平衡将长期存在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正从“小众需求”向“大众刚需”演进 供需发展不平衡将长期存在

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需求、政策等多维度驱动力协同发力的产物。这些驱动力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行业从 “小众需求” 向 “大众刚需” 演进。

2025年10月24日
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农业为最大应用领域 参与主体多元化转型仍需加速推进

我国气象服务行业:农业为最大应用领域 参与主体多元化转型仍需加速推进

现阶段,我国气象服务行业还是以国家投入、服务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公共气象服务的营收占比达到75.4%,商业气象服务即专业气象服务,占比仅为4.6%左右,气象科技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占比分别为10.7%、9.3%。

2025年09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