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末,一篇名为《底层放弃教育中层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章作者为南京大学教育学院余秀兰教授,余教授在文章中分析了当下社会不同阶层的教育观念和现状,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如今读书还能否改变命运”的热议。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是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的民族。“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流传至今的诗句,真实地反应了在封建社会中,普通百姓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理想的美好愿望。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学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同时,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国家教育投入有限等问题仍然存在,等待解决。在教育事业每个发展阶段的背后,国家和家庭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正是这些观念的改变,对教育产业的结构调整、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而关键人才资源处于匮乏状态,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是迅速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队伍,重点中小学、重点大学等都是在这段时间内恢复与发展的;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国家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需求凸显,国家教育战略顺势转向全民素质教育。
在优质教育资源始终有限的背景下,居民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1)关注学习效果,降低了形式的重要性,民办教育获得认可;(2)应试教育的认可度降低,孩子综合素质关注度上升;(3)持续加大教育投资,越是收入高的家庭,投资比例越大;(4)除了加强子女教育,成人的终身学习成为新的理念。
通过梳理国家和居民的教育观念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口、投入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我国新生人口自2007年开始企稳回升,在二胎政策的刺激下有望保持稳定,教育服务的供给,尤其是优质教育服务仍然是供不应求。国家教育投入在多年增长后,2012年实现了4%的目标,但距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民办教育在政策的刺激下开始走上舞台。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对人口和教育资源具有明显的虹吸效应,造成巨大的地区性教育服务缺口,也为民办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我们认为,虽然教育产业的服务产品为大众所熟知,受众规模巨大,但在多年封闭式的管制下,仍然具有明显的早期特征,证券化程度较低。在具体的子行业中,需求规模、政策导向和盈利能力是评判中期具备投资价值的三个维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看好教育信息化、幼教和K12课外辅导三个细分领域。
国家教育战略:始终围绕推动国家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定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法律上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定位。由于教育资源总体有限的情况下,我国教育事业始终面临战略的抉择。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战略完成了由“精英主义”逐步向“全民教育”的演变路径。
“精英主义”教育战略的主要目的是集中资源和力量,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提高国家的重要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快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目的。
“全民教育”重点在于为全社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提升全体国民的素质,通过整体人力资本的优化,实现推动国家与社会稳健发展的目标。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1、精英主义为主时期(1977-1993年):经济建设成为重心,迫切需要人才
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经济建设,由于教育体系在“文革”受到了的巨大冲击,所需要的人才资源处于极度匮乏的局面。因此“精英主义”战略在这个阶段获得很大程度的认可,
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包括:
(1)办重点学校,通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到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1978年教育部公布《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此后一批重点中小学相继产生。同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恢复和增设了169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中确定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88所。
(2)裁撤合并规模较小、质量较差的中小学校,尤其是是在农村地区,导致学生升入初中和高中的机会明显减少。
(3)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和权限下放给地方,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从实施效果上看,管理权限下放地方后,有效的调动了地方主观能动性,发挥了积极做用,同时由于中央和省级承担的责任太少,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
(4)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到1990年,全国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致达到了1:1。
这个时期内,城市和农村的差距逐渐拉大,减少的中小学数量主要位于农村,导致农村学生升入初中和高中的机会明显减少了。同时,农村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辍学率明显上升,根据该时期小学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的推算,出生于1970年代初的小学生只有大约2/3左右。
2、“全民教育”探索期(1993年-2009年):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在党的十四届全国的代表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教育作为在综合国力形成中的基础地位得到了顶层的确认。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培养合格的各类优秀人才,提升综合国力,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中显著加大了体现“全民教育”的比重,“素质教育”,“教育公平”等理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彼时,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刚刚确立,同时在199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将教育定义为第三产业,教育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追求发展速度成为主要的思路,具体的表现为:
(1)追求教育的规模、数量、速度,“发展大于改革”。以1998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为代表,1993-1997年高考录取人数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96%,1998年-2003年年复合增长率迅速飙升至28.74%,“大跃进”式的发展增加了教育的机会,同时也降低了教育质量,为后来的就业难、学术腐败等社会问题埋下了伏笔。
(2)教育产业化的繁荣与沉寂。在发展主义、经济主义的发展背景下,教育以扩大规模、总量增长和提高宏观效率为主要追求。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政府热衷于利用市场机制扩大资源、学校通过教育活动营利创收。它被视为一种“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或者说是一种“经济主义路线”的教育改革。教育产业化催生了高收费、乱收费等不良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03年下半年,教育部开始高调批评“产业化”道路,加大对农村教育、义务教育和教育公平的关注。
3、“全民教育”深入期(2010年至今):着重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人口红利消失、GDP增长放缓等巨大挑战,人力资源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改革的重点。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各级教育普及率均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仍存在着区域不均衡、教育质量不高、封闭等不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国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从而开启我国教育事业的新阶段。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争取在2020年实现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2)充分发展教育信息化,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在2015年,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0%,超过6000万师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
(3)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弥补国家投入不足的短板。在2016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案,明确了对民办教育实施分类管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法律地位得以承认。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战略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教育发展明显具有外部驱动的特征: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教育需要作出相应的变革。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中,有效缩小区域差距的教育信息化、满足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将是政策关注的重点。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