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改核心标的竞争优势:PPP/一带一路双重特质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公私合作(PPP)模式产业发展态势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PPP:建筑国企在PPP领域“强者恒强” 
        PPP 基本面良好,Q2 起 PPP 业绩将加速释放。PPP 的发展经历 2015-16 年的铺垫,将于 2017 年进入发展大年。1)从宏观角度,当前地产调控仍严,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存,PPP 仍是当前政府的重点工作且作为稳增长工具的中长期逻辑未变;2)从中观角度,PPP 立法、PPP 资产证券化加速推进,且 15 万多亿存量 PPP 项目中仍有超 12 万亿项目未落地,第四批示范项目出台将是重要催化,利率上行短期扰动不改 PPP 良好基本面,当前 PPP 仍是银行信贷的优先投向,6 月资金面最紧张时期过后利率上行趋势有望放缓;3)从微观角度,PPP 主要核心标的受益于 PPP 推动订单均持续增长,业绩放量有望从 Q2 显现。从这些基本面上看,PPP 的发展势头强劲,2017 年有望成为 PPP 的施工业绩年。 
 
        建筑国企在 PPP 项目中具备竞争优势,斩获大规模 PPP 项目,PPP 占比在 10%-58%左右。1)建筑国企施工资质、资金实力、资金获取通道及成本等方面,以及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都较民企有较大优势;2)国建筑企 2016 年签订 PPP 订单均超过 2015 年全年(2016 年全部国企 PPP 订单增速超 300%,民企约 160%),随 PPP 领域竞争白热化,国企将“强者恒强”。 

国企核心标的相关财务/订单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PPP 模式助力建筑国企盈利能力提升。在 PPP 模式下,项目承接门槛提高,收益率提升。国企核心标的多为各行业龙头(如中国建筑为房建龙头,两铁为高铁龙头,葛洲坝/中国电建为水利水电龙头,山东路桥为地方路
桥施工龙头等),将尽享行业资源集中、市场占有率提升的利好。 

建筑央企的 PPP 项目的收益率及其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利率上行影响有限,建筑央企有底可寻。
        1)利率上行可能带来的资金回报率与工期问题仅涉及未签订合同的 PPP 项目,但此类合同尚未落地、项目尚未开工,影响有限;
        2)国资委对央企资产负债率进行考核,建筑央企 PPP 项目大多不并表,在 SPV 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亦多在 20%左右,资金回报率下降影响有限。 

利率上行对建筑央企的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建筑央企的 PPP 项目大多不并表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一带一路:建筑国企是出海龙头 
        高峰论坛后一带一路成果有望继续扩大。5 月 14 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正式开幕,来自 130 多个国家和 70 多个国际组织约 1500 名代表出席此次高峰论坛,2019 年将举办第二届高峰论坛;2)论坛达成 76 大项、270 多项具体成果,中国与 30 个国家政府签署经贸合作协议,中国承诺将向丝路基金新增 1000 亿元;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分别提供 2500 亿元和 1300 亿元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未来 3 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 600 亿元援助;3)一带一路作为重大战略,其战略突围将强化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亚洲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 
 
        行业层面,2016 年一带一路订单增速基数大、2017 年订单增速走低,但营业额数据维持稳定。1)2016 年一带一路新签订单增速高、基数大、多在 20%以上,2017 年以来订单增速有所下滑,1-4 月订单增速为 51%/-27%/-13%/2%。2)一带一路承包商完成的营业额的增速较为稳定、多在 5%左右的水平,且 2017 年 2 月以来呈加速上升的态势,2017 年
2-4 月,营业额增速为-2%/5%/6%。 

一带一路新签合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带一路完成营业额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营业额增速和订单增速趋于收敛,订单趋于转化成业绩。订单增速趋弱、营业额增速稳中有升,二者增速趋于收敛,2017 年 2 月-4 月,营业额增速已连续 3 个月超过合同增速。 

一带一路新签合同累计增速及营业额累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公司层面,国企是走出去的龙头。1)2016 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前 10 家企业中 9 家都是国企,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排名第一、第三、第四、第五;2)央企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承担者,5 月一带一路峰会共有 47 家央企参会,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等落地了相关订单和协议。 

一带一路龙头公司 2016 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企海外订单占比高、且实现高增,但“海外订单增速-海外收入增速” 的差值仍然较大。1)国企海外订单占比最高达 73%;2)2017Q1 海外订单增速最高达 50%,且大多高于国内增速;3)大多国企的海外订单增速仍然高于海外收入增速,“订单增速-收入增速”差值居前的包括:中国中铁58pct、中国中冶 40pct、中国交建 27pct 等。 

一带一路龙头建筑国企海外订单占比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综上所述,在 PPP 叠加一带一路双重催化下,建筑行业尤其是建筑国企中长期基本面“出类拔萃”,2017 年在国企改革的加速推进下,建筑行业的前景看好,建筑国企将“强者恒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从整体保险市场来看,团体保险市场规模较小,但从市场销售额来看,消费者对其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团体保险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中国团体保险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478.26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2164.49亿元。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近两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均不断缩水,持卡量、刷卡额萎缩,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恶化势头。在内忧外患业绩萎缩下,我国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出台多项措施,如发布联名卡、与京东、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与高铁、飞机、美团等交通、生活场景企业合作,但效果仍然欠佳。

2025年03月24日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而后2016年初疲软低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再生资源价格回暖,再生资源总值持续升高。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与2022年相比有所增长,同比增加1.5%,再生资源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03月07日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42.3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5.63亿,同比增长15.3%,较上年同期增速(75.5%)放缓,恢复至2019年同期国内旅游总人次的9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4.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较上年同期增速114.4%。

2024年12月16日
我国消防报警系统应用愈发广泛 市场需求快速扩大 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我国消防报警系统应用愈发广泛 市场需求快速扩大 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近年来,受到政策、城镇化进程以及消防意识逐步提高等多重驱动因素的影响,我国消防报警系统行业的保持稳定发展,2023年消防报警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02.97亿元,2024年上半年229.74亿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4年12月09日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2022年前国内,并未有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投产,初步推算,2019-2021年中国绿色甲醇产量主要集中的实验室和试产阶段,产量较小。

2024年11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