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统计,2011年度中国保理业务量首次超越英国,为2700亿欧元以上。但是目前我国保理业务仍与国际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商业保理的发展则更晚更缓慢,目前中国保理业务95%属于银行保理。2012年商务部决定在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设立商业保理试点之后,其在中国才逐渐发展起来。
一、引言
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统计,2011年度中国保理业务量首次超越英国,为2700亿欧元以上。但是目前我国保理业务仍与国际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商业保理的发展则更晚更缓慢,目前中国保理业务95%属于银行保理。2012年商务部决定在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设立商业保理试点之后,其在中国才逐渐发展起来。
二、保理行业介绍
(一)商业保理的定义。商业保理指买卖双方与保理商之间的一种协议,卖方将基于货物或服务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同时通知买方,由保理商提供应收账款催收、应收账款管理、坏账担保、保理融资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保理商可以自己购买卖方的应收账款,也可以将应收账款再保理给银行。在进行保理业务之前,要对买方进行尽职调研,业务进行时要注意应收账款的真实性,确保应收账款初始权属清晰确定、历次转让凭证完整,并且没有将应收账款进行重复买卖。
(二)商业保理与银行保理的区别。银行保理在进行保理业务时对卖方的要求比较高,严格考察卖方的资信情况,且占用卖方在银行的信用额度,还要有足够的抵押支持。而商业保理更注重买方的资信状况、以往的应收账款归还情况、应收账款质量等,尽量做到无抵押、风险完全转移。
三、我国商业保理行业SCP分析
SCP分析,即是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对我国商业保理行业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的分析方法。
(一)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指特定的市场中企业的数量、规模、份额等,从而对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和竞争行为以及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1.我国商业保理刚刚起步,在国家的鼓励和政策优惠下,商业保理公司不断注册,企业数量在2013年井喷,仅2013年一年就注册了200家商业保理公司,是2012年的4.5倍,2011年的11.1倍。截止2013年年末,我国商业保理企业数量达到284家。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多,竞争者越多,市场竞争程度越高,而且我国目前商业保理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因此,当前我国商业保理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2.我国商业保理行业的主要进入壁垒为政策壁垒,2012年商务部在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设立商业保理试点,后又扩展到深圳等地,截止2013年底,商业保理公司多集中在深圳、天津和上海。
除了商业保理试点,现在商业保理公司的5000万人民币最低注册资本也是一个进入壁垒,若最低注册资本上升,那么会大大行业的进入壁垒,对目前商业保理公司成立的速度有一个非常大的抑制作用。
3.我国商业保理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并不是很大。我国商业保理企业的利润来源为融资利息和保理服务费,各商业保理公司在这方面差别并不大。而且各家公司提供的保理服务也很相近,都是买断卖方的应收账款,然后向买方催收。
(二)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连接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纽带,各企业在充分了解行业结构、市场供求的基础上采取各种行为增加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难度,提高自己在现有市场中的竞争力。
1.我国商业保理公司虽然有较大的定价浮动区间,但是实际上各保理公司的融资利率和保理服务费大体相近,综合下来的毛利率大约为2%—5%。
各保理企业提供的服务基本无差异、卖方转换成本低是定价差别不大的主要原因。由于现有商业保理公司都处于商业保理业务探索阶段,提供的服务多为传统商业保理服务,基本没有自己的特色,卖方的转换成本很低,可以比较其价格来选择保理公司,定价高的保理公司很难存活下来。
2.从行业进入来看,很多资本涌入商业保理市场,希望在这个新兴市场赢取短期利润。韩家平预计,进入保理市场的资本仍然会保持活跃状态,未来三到五年内,商业保理企业数量将会增至300-500家。此外,不少上市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也对商业保理市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投资设立保理公司,但是有些企业业务并未真正开展,有些企业的保理公司则处于亏损状态。
各企业在考虑进入商业保理行业前应当慎重思考,是否有能力承受短期内回报低甚至亏损,是否有专业的团队可以在几年内将企业发展好,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在当前是否有足够的客户储备,子公司能否依靠母公司的资源给子公司带来足够的保理业务保证其成长。此外,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关系、资本等都是在进入商业保理行业前需要考虑的要素。
(三)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指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企业在自己特定的市场行为下所能达到的经济状态。
1.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保理业务开始逐渐发展,每年的保理业务量呈指数型增长。近几年商业保理也逐渐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量在20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不包括第三方支付类、电子商务类及供应链融资类),是2012年的两倍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预计其营业额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2.从商业保理市场发展潜能来说,我国商业保理才刚起步,目前保理业务95%仍为银行保理。而我国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但是目前我国银行保理只覆盖了10%左右的应收账款,商业保理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加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商业保理的前景非常良好。
四、促进我国商业保理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商业保理刚刚起步,为了使其能够长久的发展,国家和企业都应做出相关的努力来促进其成长。
(一)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我国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保理行业做出统一规范,行业监管力度也不够,国家亟需出台一套商业保理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减少目前行业内企业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二)鼓励商业保理企业进行业务创新。目前商业保理行业业务单一,几乎不存在业务创新。政府应鼓励商业保理企业联合起来进行业务创新。同时商业保理企业也应积极与银行合作,共同探索更好的融资方式和保理模式。
(三)完善全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在商业保理企业进行尽职调研时,由于其无法共享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的内容,只能选择向第三方评估机构购买资信报告,这大大增加了其经营成本,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一些小企业的资信报告也不易得到。
国家应加强对商业保理企业的评定,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建立一个应收账款转让平台,保证商业保理企业和银行间信息畅通,这对加强银企合作也有很大的意义。
(四)加强保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商业保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尚未在中国市场中得到普及,相关的人才十分短缺。因此,为了促进其发展,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国家可以在高校中设立相关专业,企业也可以和大学联合培养专项人才,有关部门可也以鼓励开办一些短期的人才培训项目。同时建立商业保理行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和准入制度,对相关人才的技能和知识进行专业评定。以此提高商业保理行业的专业化水平。
五、结论
我国应收账款规模巨大,中小企业融资难,这都为商业保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家近几年也出台各种政策扶持其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商业保理企业注册资本不断增加,但是其质量参差不齐,缺少统一的监管和法律规范,国家应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尽快出台必要的政策,促进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使其尽快与国际接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