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可知,2013年,我国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为4850万吨,废旧纺织品产生量约2000万吨。若以纺织品分离率为50%来计算,全年废旧纺织品中可分离的纤维含量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约为同年全国棉花产量(629.9万吨)的1.6倍。2013年全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量约为300万吨,综合利用率仅为15%。
参考:中国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市场深度调研与未来五年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快时尚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改变着整个服装行业,服装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大量的废旧服装作为垃圾处理,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实现服装的再利用,将有效缓解环境的压力,国际回收局2008年在瑞典哥本哈根大学研究得出结论:每使用1kg废旧纺织物,就可降低3.6kg二氧化碳排放,节约水6000L,减少使用0.2kg农药。我国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率低与相关渠道不畅有直接关系,对回收再利用渠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推进我国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体系的构建,加快服装再利用行业产业化的形成。
1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现状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可知,2013年,我国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为4850万吨,废旧纺织品产生量约2000万吨。若以纺织品分离率为50%来计算,全年废旧纺织品中可分离的纤维含量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约为同年全国棉花产量(629.9万吨)的1.6倍。2013年全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量约为300万吨,综合利用率仅为15%。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年产生量十分巨大,其中一大部分在现阶段无法得到再利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预测,到2015年末,我国的废旧纺织服装累计将超过1亿吨,废旧纺织类服装和纺织品的综合利用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国正积极推进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工信部在《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2015年我国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800万吨左右的目标,国务院在2013年提出以废旧职业装再生利用为突破口,建立并完善社会化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的要求。国内一些试点城市也在积极探索服装再利用体系:在上海和深圳等城市,由专业回收公司提供的废旧服装回收箱走进了当地的小区,对家庭废旧服装进行回收,最后由专业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再处理,这是对家庭服装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探索;在江苏等地,已建立起废旧纺织服装回收再利用基地,并初步实现了对棉、毛、麻等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
总体来看,我国对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正处于探索阶段,废旧服装的回收再利用率远远低于纺织品综合利用率,究其原因,一方面废旧服装主要来源于普通家庭,来源的分散性加大了回收的难度;另一方面,服装面料的多样性加大了后期再处理利用的难度。从根本上来说,渠道不畅和再处理技术的局限性是阻碍服装再利用的主要原因。
2当前服装回收的主要方式
2.1以自愿捐赠的形式回收
捐赠收集的废旧衣服主要用于支援贫困和受灾地区,受到社会观念的积极影响,大多数居民对于这种回收形式比较认可,参与积极性较高。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接受捐赠的地区也越来越少,地方性的民政局或公益组织并不具备专门的仓库来存储这些废旧服装,没有发放对象又没地方存,迫使很多公益组织放弃了对废旧服装的接收,加剧了我国服装捐赠难的问题!近年来,部分服装企业将库存积压的新衣服捐赠,免去了废旧服装捐赠需要经过的人工分拣,消毒,打包等工序,而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满足受捐者的需求。可以肯定的是,依靠捐赠回收再利用的服装将会越来越少。
2.2购买回收
购买回收是当前服装回收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购买回收价格非常低,多随服装的成色和材质在小范围内波动,常以称重来计算金额。常由中间商进行收购,部分企业会面向大众直接收购,只有达到一定重量的服装才会上门收取。废旧服装的低价收购可以让普通居民获得一定的报酬,理论上可以提高大家参与回收的积极性,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普通家庭难以在短期内积攒足够多的服装要求企业上门回收,而个体散户的回收具有流动性,加之回收价格偏低导致很多家庭直接将服装丢弃或掩埋处理。
2.3小区回收箱回收
在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一些回收公司在小区内设置了专门用于回收废旧服装的回收箱,市民可以随时将废旧服装放入回收箱,回收公司会根据各个小区的实际情况定期来回收。这种方式极大的方便了小区内居民对废旧服装的处理,广受好评,但目前仅在几个试点城市进行,短时间内还难以大范围内普及,而且回收箱遭到破坏,旧衣服被盗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目前我国服装实现再利用的主要渠道
3.1捐赠再利用
捐赠再利用是居民普遍热衷的再利用方式,被捐赠的服装经过整理、消毒等程序就可以继续发挥服装的穿用价值,是最简单的再利用方式!根据民政部门的规定,只有在八成新及以上的服装才符合捐赠的基本条件,服装的污渍,损坏程度等也是影响能否捐赠的因素,至于接受捐赠的服装种类则要根据不同目标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近年来,由于捐赠地区与被捐赠地区需求信息的不对称性,捐赠的衣服被当做垃圾处理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普通居民可以捐赠并且被再次利用的服装将是非常有限的。
3.2二手交易
虽然我国还没有开放二手服装交易市场,但二手服装交易却并不少见,二手服装不受品牌等附加价值的影响,价格较低,迎合了部分消费者讲求实惠的消费心理。如果二手服装能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整理消毒,卫生质量得到保证,那么二手服装交易将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目前我国二手服装交易缺乏监管,多是个体商贩进行倒卖。出于对服装卫生和来源等方面的顾虑,大多数消费者对于二手服装的消费并不认同。随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普及,一些居民选择将自己不适合但穿用价值仍然较高的服装在网上出售,这些衣服并没有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消毒但由于大多是卖家自己的衣服,来源比较可靠,大众的接受度要高一些。
3.3材料处理再利用
对没有再次穿用价值的废旧服装,当前再利用的方法是进行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对材料进行再利用是服装再利用的主要形式,不能再次穿用的服装根据材料回收价值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类为材料具有回收价值,可循环再制造成纺织品,完成废旧纺织品从织物→纤维→织物的闭路环式循环回收过程,主要为棉、毛、涤纶;另一类为目前不具有再回收成再生纺织品技术的纺织品,可以通过再加工成路基布、无纺布、拖把、抹布等。目前由于材料回收再利用需要更高的处理成本,因此再生纤维的市场价格要比原生纤维价格稍高,与二次穿用实现再利用的形式相比,材料回收是现阶段多数专业回收公司的主营业务也是服装再利用最具潜力的部分。
3.4出口
在广东等沿海地区,一些回收企业将二手服装进行整理后出口到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出口的废旧服装附加值基本为零,因此价格非常低。出口的废旧服装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我国废旧服装带来的环境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可再利用资源的流失,而且大量废旧服装的出口容易引起服装外贸经济的畸形发展。
4对服装回收与再利用渠道的建议
4.1针对回收渠道的建议
服装回收的重点是来自普通家庭的废旧服装,其来源具有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回收的难度,要提高服装的回收率,所有的居民都应该成为参与者,应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由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差异,在回收方式中应区别对待。
在城市,专业回收可以与品牌服装企业合作,借助品牌销售终端进行回收;而在农村,可以与当地村委会合作,定期集中回收。
在城市,充分发挥品牌企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将会极大程度的调动人们参与服装回收的积极性。服装企业可以以销售终端为载体,将服装的销售与回收相结合,给予参与旧衣回收的顾客一定的新衣购买优惠,以新衣销售带动旧衣回收,以旧衣回收促进新衣销售,两者结合既能履行企业保护环境的社会义务又能增加店内客流量。以上海H&M店为例,所有进店提供二手服装回收的顾客均可得到店内一定金额的消费券,大多数的顾客选择将消费券直接消费。我国品牌服装企业财力强,销售规模大,店铺数量多,分部范围广,区域渠道完善,产品线长,品类集中度较高,这些现有条件不仅为普通消费者参与服装回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极大的方便了企业开展废旧纺织品自主回收活动,保证了回收数量的稳定性,便于回收后分拣!运输!再利用等工作的开展。
在农村,品牌零售企业销售终端较少,以此实现回收并不现实,可以依靠专业回收公司与当地村委会合作,借助基层政府的影响力,定期在固定地点设立临时收购点,给予参与回收的居民一定的奖励,对农村家庭废旧服装实现定期回收。
4.2对服装再利用渠道的建议
总体来说,服装再利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对仍具有穿用价值的服装整理后再次穿用;二是不具有再次穿用价值的服装,对其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服装的再利用应以专业的回收公司为主要力量,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处理后,与公益机构,外贸公司,纺织服装企业等多方合作,最大限度的拓宽再利用渠道。结合我国服装再利用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推进国内二手服装交易。如果将具有穿用价值的衣服直接进行材料的回收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二次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衣服的原有价值并进一步发挥其剩余价值,是最有效也是应当首要考虑的再利用形式,经济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仍具有穿用价值的衣服被淘汰,为实现服装的二次穿用提供了基本条件。同部分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二手服装接受程度偏低,主要原因是国内二手服装的卫生得不到保障。如果我国可以建立权威的二手服装市场监管部门,规范服装再利用的流程,制定废旧服装再利用的卫生标准,对符合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资格认证并监督,严格整顿小商小贩式的倒卖,适时引导二手服装消费观念,那么二手服装交易将会具有相当广阔的前景,对实现服装再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高废旧服装再处理能力。服装回收再利用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限于当前再利用技术,难以将混合纤维中的不同材料分离出来,限制了再利用的渠道,导致这些材料再利用后的附加值较低,尤其是对化学纤维材料的再处理能力较弱,使得服装再利用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挖掘。我国应加大服装回收企业的补贴,推动再处理技术的研发,提高再利用的附加值,充分发挥服装再利用的社会潜力,将再利用的价值最大化。
3)拓宽材料再利用渠道。我国人口众多,废旧服装数量巨大,要使这些废旧服装全部得到充分利用,必须要拓宽材料再利用渠道,如尝试用再生纤维代替原生纤维,将材料的再利用向汽车,旅游,医辽,家用装饰等多行业渗透,把服装再利用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最终实现服装再利用的产业化。
4)集中焚烧处理。部分没有穿用价值和材料回收价值的服装,可以集中后作为发电或者供热能源进行焚烧处理。
实现服装的回收与再利用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部分,渠道的不畅是阻碍我国实现服装再利用的主要原因。以回收公司为主,第三方监督,与多方合作的回收再利用模式能够极大的提高普通大众参与回收的便利性,也为回收材料的再利用拓宽了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服装再利用的潜力。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