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消费者评论对购买的影响调查

        导读:消费者评论对购买的影响调查,万博宣伟这项名为“购买、试用、评价”的在线调查由KRC调研公司(KRC Research)于2012年9月开展。此项调查共研究了2,004名近期购买过一种或多种消费电子产品的美国成年消费者,旨在了解普通消费者点评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及最终产品销售情况的影响。

        “购买、试用、评价”调查反映多数消费者会受其它消费者点评影响,从而选择原本并未考虑购置的产品品牌。

        万博宣伟最近一项名为“购买、试用、评价”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普通的消费者点评已超越专业评论家的意见,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该项研究显示,大多数(65%)消费电子产品的潜在购买者会受普通消费者点评的影响,进而选择一些他们原本并未考虑购置的产品品牌。

        该项研究还反映了评论的量化作用,平均每位消费者在购买时会参考11条消费者评论。

        万博宣伟北美科技业务总裁Bradford Williams介绍说,“我们深谙普通消费评论者的影响力,而如今,我们更清楚得认识到他们所具备的强大力量。善于经营的商家会尽心倾听、妥善管理并积极利用普通消费评论者的影响力,让他们在购买过程中发挥强大的力量。”

        万博宣伟这项名为“购买、试用、评价”的在线调查由KRC调研公司(KRC Research)于2012年9月开展。此项调查共研究了2,004名近期购买过一种或多种消费电子产品的美国成年消费者,旨在了解普通消费者点评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及最终产品销售情况的影响。

        “随着消费者点评对销售的影响力逐渐增大,这意味着商家必须清楚了解如何有效管理数量众多的在线评论,”Williams补充说:“在线消费者点评很大程度上影响购买决定。我们的调研进一步阐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如何参考普通消费者点评及传统专家意见。”

        Williams注意到,尽管消费电子产品购买者更注意其他普通消费者的评论而非编辑推荐(比例约为3比1,分别为77%和23%),但多数人(80%)会质疑消费者评论的真实性,他们会在做出购买决定前对评论进行适当的分析评判。

        主要调查结果

        消费者在形形色色的观点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在决定购买前,消费者了解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购买者做出决定前会深思熟虑——通过多种活动来收集产品信息,平均阅读11条消费者评论,评估消费者点评的真实性,甚至接受一些产品负面的评价。


        消费电子产品购买过程的关键数据

 72%

 的消费者开展至少两项活动来收集产品信息

 11

 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前会参考11份消费者评论

 80%

 的购买者会质疑评论真实性

 51%

 的购买者会担心评论是由商家植入

 31%

 的产品评论是负面的就会使购买者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

         消费者评论加快决策过程。当消费者充分了解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后,他们在购买过程中会特别看重评论。大约10名消费者中有9名(比例为88%)表示,在购买前,尽管他们对消费电子产品多少有些了解或者非常了解,他们仍然会参考消费者评论和/或专业评论(比例分别为60%和52%)。


        普通消费者点评胜过专业评论。消费者反映,他们将会更留意消费者评论(比例为77%),而非专业评论(比例为23%)。对平板电脑及电脑等先进技术产品而言,两种评论比例则明显接近,但并非完全接近。


        消费者点评的影响力参差不齐。最具影响力的评论具有共同的特性。在消费者评论中,人们认为最有帮助的是公正合理的评论(占32%),措辞较好的评论(占27%),以及含有统计信息、详细说明和技术数据的评论(占25%)。出人意料的是,署名的评论(相比匿名评论)对消费者而言并不及其他几个因素重要。


        消费者信任从热门网站看到的评论。即使网站本身也销售消费电子产品。购买者最信任Amazon.com(比例为84%)和BestBuy.com(比例为75%)的消费者点评,超过《消费者报告》(比例为72%)。消费者并未明显排斥向营销商咨询,了解更多考虑购买产品的详细信息。

        消费电子产品商家的五条参与规则

        1. 捕捉有益评论——在产品网站上发布典型评论样例,帮助消费者简化购买流程,并减少他们被竞争对手的产品吸引的可能性。为了打消消费者有关评论真实性的疑虑,公司可以公布并采取措施,限制员工撰写或者修改消费者评论。


        2. 产品营销网页可设计并采用评论网站的形式而非单一的营销资料,消费者可在此获得他们做出购买决定前迫切想了解的信息。


        3. 鼓励消费者在产品网站的消费者评论页面对新产品给予评价,但须确保有相关团队致力于与线评论者进行互动。企业需要配备相关团队管理社交网络社区,并处理品牌内容之外的事务。社交网络社区经理的职责在于:鼓励消费者对产品进行评论,通过社交渠道传播积极的消费者评论和专业评论,并同消费者服务部门合作,及时对消费者的反馈或问题做出回应。


        4. 商家虽不能直接影响用户评论,但仍可以挑选出最具潜在影响力的评论,并将它们发布在自己的产品网站、在线论坛和社交网络上。商家不必要对匿名评论心存疑虑。


        5. 企业需要认识到: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会随时访问购物网站,获取并参考各种评论信息,而非仅查询价格或直接点击购买。购物网站上的产品信息要尽可能有用并有互动性,可适时采用视频、产品特征图表或类似内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冰雪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冰雪旅游成为产业增长核心

我国冰雪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冰雪旅游成为产业增长核心

在大赛效应和政策引导的双向推动下,冰雪运动群众参与度快速攀升,以滑雪运动为例,近年间滑雪参与人数快速攀升。2024年,中国滑雪人次达到2,308万人次,创下过去十年间的峰值。与此同时,滑雪者的年人均滑雪次数已上升到1.8次,中国已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滑雪市场之一。

2025年06月19日
后疫情时代旅游产业复苏 在线旅游依靠出境游、创新游等成为增长更快市场

后疫情时代旅游产业复苏 在线旅游依靠出境游、创新游等成为增长更快市场

用户群体的年轻化也让OTA渗透持续提升,追求个性、重视体验消费的Z 世代群体走向主流。这对升级传统文旅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产业朝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推动大众市场的文旅消费需求逐渐从低层次朝着高品质和多样化方向转变。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从整体保险市场来看,团体保险市场规模较小,但从市场销售额来看,消费者对其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团体保险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中国团体保险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478.26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2164.49亿元。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近两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均不断缩水,持卡量、刷卡额萎缩,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恶化势头。在内忧外患业绩萎缩下,我国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出台多项措施,如发布联名卡、与京东、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与高铁、飞机、美团等交通、生活场景企业合作,但效果仍然欠佳。

2025年03月24日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而后2016年初疲软低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再生资源价格回暖,再生资源总值持续升高。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与2022年相比有所增长,同比增加1.5%,再生资源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03月07日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42.3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5.63亿,同比增长15.3%,较上年同期增速(75.5%)放缓,恢复至2019年同期国内旅游总人次的9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4.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较上年同期增速114.4%。

2024年12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