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eSIM知识产权风险逐渐聚集我国应加紧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 KT专利总申请量与苹果公司相当,且布局范围广,在各领域分布较为均衡。KT研发与专利布局的重心偏重于签约管理领域,在平台管理、安全性和方法应用等其他几个领域也具有一定的数量优势,但技术较为边缘,主要是针对苹果等领先企业采取跟随策略。
eSIM卡技术可能给传统运营业带来影响,已引起各方关注。目前相关专利大都掌握在外企手中,并且已经开始布局,有少量已进入我国。我国企业虽然也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但仍处于弱势,需在技术创新、专利储备等方面做出积极应对。
虚拟SIM卡(eSIM)即为脱离传统硬件的用户认证软件模块,通过纯软件方式实现传统SIM卡功能。此概念最早由苹果公司提出,该技术能够让移动终端不使用实体SIM卡就可以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并让用户进行正常的移动通话、短信、上网等操作。目前在M2M领域的物流/车辆管理、医疗、供应链管理、商业流程优化(卡车运行数据传输)、远程监控等诸多方向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种机卡分离技术在客观上能够摆脱传统运营商的卡号商业模式,给移动通信领域的产品交付方式和销售发行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有可能改变电信运营商、SIM卡供应商、手机制造商以及第三方服务商的供给关系。苹果公司在eSIM领域进行研发投入和专利部署,旨在通过技术力量及其产品既有的强大市场影响力在移动通信产业生态中获得更多资源,改变其在移动通信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已经引起业界的关注。
此外,eSIM卡也显现出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多种技术和法律问题。特别是其给传统通信运营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相关各方都应特别关注。
eSIM卡专利已经开始在全球重点布局
eSIM卡专利申请2010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
全球eSIM卡专利申请始于2000年前后,在2010年以后进入快速增长期。2010年到2013年间仅四年的时间,申请的专利数就已达到全球累计申请总量的70%(如图1所示)。
图1 全球eSIM卡专利年度申请量历年变化情况
美、欧、中、韩是eSIM卡专利布局的主要目标
截止到2014年年底,eSIM卡相关领域在全球共有530余件专利申请(如图2所示)。其中,美国、欧洲、中国和韩国是主要的虚拟SIM卡专利申请受理国,约占全球eSIM卡相关专利总受理量的45%,是各国厂商申请其eSIM卡专利保护的重点区域。
图2 虚拟SIM卡专利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
eSIM卡专利分布涵盖在四大技术领域
迄今为止,eSIM卡技术全球发明专利约为490余件。其中平台管理类189件,签约管理类156件,安全管理类61件,应用方法类84件。几类中,平台管理与签约管理类约占总数的70%,是各大厂商和运营商研发的重点技术方向。在安全管理类方面,由于eSIM技术尚未进入商业化和市场化推广,相关问题尚不突出,其安全管理技术与已有相当专利积累的通信领域底层技术有较大重叠,因此占比较低。应用方法专利主要被苹果、KT、沃达丰等企业囊括,且大多为eSIM技术的基础核心专利。我国国内企业在应用方法方面的技术积累普遍相对薄弱,是未来需要强化的领域。
平台管理类专利厂家和运营商平分秋色
平台管理类专利主要涉及第三方用户管理(SM,subscription manager)平台的构建、管理及相关协议。其中苹果、诺基亚分别拥有专利49件、16件,运营商中KT、沃达丰拥有专利24件、12件。中国的中国联通、华为、中兴分别拥有专利2件、5件、6件(图3)。
图3 平台管理类专利分布情况
苹果公司拥有平台管理技术分支的核心基础专利,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布局优势。KT的平台管理相关专利数量虽多,但技术功能较为外围,基本属于跟随型战略。中国联通、华为与中兴三家企业已经开始在平台管理技术方向上进行技术研发和专利部署,显示出一定的前瞻性。
在平台管理类技术方向上,除了上述主要的申请人参与,还有众多的OEM厂商与卡商的参与,虽然专利数量非常少,但是参与的企业众多,显示出eSIM卡技术的发展的前景。
签约管理类专利大多为运营商拥有
签约管理类专利主要涉及空中写卡、激活方法、签约管理、SM转换及相关硬件设备等技术,大多数为运营商类企业拥有。KT、DoCoMo、沃达丰、T-System、AT&T、中国联通分别拥有专利39件、2件、9件、6件、2件、2件(图4)。KT在eSIM卡技术领域有着强大的专利积累,且有大量专利合作协定(PCT)国际申请,但由于大部分专利都是在近两年内才提出,可能是因PCT申请流程的原因尚未大量进入我国,但不能排除其潜在的风险。
图4 签约管理类专利的分布
安全管理类专利苹果和KT具领先优势
安全管理类专利主要涉及防干扰安全控件、授权参数的加解密管理、启用和入网过程的安全管理等技术。在全球专利申请中,苹果、KT、爱立信和专利运营公司Inter Digital分别拥有专利19件、15件、3件、3件。我国的华为和中兴也各有少量申请。苹果和KT在eSIM安全管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拥有的专利数量各占到全球总量的1/3左右,已经初步显现出一定的垄断趋势。
应用方法类专利已有少量进入我国
应用方法类专利涉及的技术种类繁杂,较为前沿的热点技术主要有多设备共用SIM卡、一卡双待、物联网接入、辅助漫游等。其中KT拥有11件、法国GEMALTO SA拥有5件、苹果公司5件、InterDigital 3件。运营商中的沃达丰有少量申请。我国华为公司拥有9件、中国移动拥有2件。苹果公司虽然在此类专利数量上不显著,但专利的技术基础性核心性最强,且5件专利中已经有4件进入我国,体现出该公司对中国市场专利布局的高度重视。
eSIM卡专利拥有高度集中未来充满变数
苹果公司eSIM卡相关专利在全球有83件,且拥有较多基础与核心专利,在平台管理和应用方法两个技术方向上显现出较大优势,可以通过技术力量在eSIM产业变革中获得更多资源,专利部署情况与其在移动通信产业中的战略方向基本相符。目前已经有5件应用方法类核心基础专利在我国部署。
KT专利总申请量与苹果公司相当,且布局范围广,在各领域分布较为均衡。KT研发与专利布局的重心偏重于签约管理领域,在平台管理、安全性和方法应用等其他几个领域也具有一定的数量优势,但技术较为边缘,主要是针对苹果等领先企业采取跟随策略。
高通公司在全球有48件,且早在2008年就有eSIM卡用户数据下载和凭证验证技术的基础专利进入我国,到2014年11月已有15件进入我国,多数专利主要涉及选网和切换等运营管理类(图5)。
图5 苹果、KT和高通eSIM卡专利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领先优势
eSIM卡技术已经引起专利运营机构的关注
知名专利运营机构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eSIM卡类专利21件,目前主要布局在美国、欧洲、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等,尚未进入我国内地。但鉴于此类公司在专利运营商一贯的激进色彩,似应引起特别关注和防范
我国部分企业eSIM卡专利在国内已悄然布局
我国企业中兴和华为及其终端公司在国内eSIM卡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尤其在安全管理和应用方法领域已经出现较高质量的专利申请。国内运营企业中eSIM卡专利申请最多的是中国联通,申请数量为11件,其中6件为2012年至2014年之间申请的有关物联网应用的专利,其余5件为运营管理类专利。
eSIM卡发展创新给传统运营商带来风险和机遇
苹果等进军eSIM卡领域给运营业带来潜在风险
苹果公司在eSIM卡领域的研发投入和专利部署与其在移动通信产业中的战略方向基本相符,旨在通过技术力量即其产品既有的强大市场影响力在移动通信产业生态中获得更多资源,改变其在移动通信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其他厂商如黑莓也在通过收购eSIM卡公司积极进行技术储备。同时,高通、华为等芯片商和设备商的积极跟进也对变革趋势也起到推动作用。
对移动通信运营企业而言,eSIM卡在客观上将带来两种风险:一是未来eSIM卡的普及会导致终端厂商、虚拟运营商更容易介入产业链中,从而降低电信运营商的产业控制能力;二是在基础码号数据的生成、发行、管理、回收环节,以及在用户服务、发展增值业务等方面都面临安全性和兼容性方面的挑战。
专利运营公司或将使eSIM卡领域成专利纠纷敏感地带
如前所述,eSIM卡技术已经引起专利运营机构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公司的关注,且已在欧美等地区获得授权专利十余项。该公司专利虽然尚未进入我国,但不排除PCT潜伏期等可能因素。对此,我国相关方面需引起关注,必要时启动风险预警分析。
eSIM卡推动M2M解决方案成熟预示新的发展机遇
eSIM卡技术应用在物联网环境中可以为物联网提供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M2M通信解决方案,必然给运营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创新和合作发展机遇。以KT为代表,包括沃达丰、AT&T、DoCoMo等在内的运营企业纷纷瞄准eSIM卡技术在物联网领域部署和应用的技术创新空间,已经开始在此方向上进行积极的技术研发和专利储备。
我国企业应加强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
通过对eSIM卡技术及相关专利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eSIM卡技术已得到多方关注,未来有可能形成技术热点;全球拥有相关专利的企业已经在重点领域和地区按部就班地进行布局;未来我国企业在该领域将会面临潜在的专利风险。特别是苹果、KT等企业在全球拥有eSIM卡专利领先优势,其中苹果已经有少量核心专利进入我国。虽然尚未出现国外专利申请大量进入我国的局面,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领域有可能会成为专利竞争的敏感领域。
此外,eSIM卡技术在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方向上的应用前景已经引起全球主流通信运营企业的普遍重视,并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和专利部署。在eSIM卡技术将可能给传统通信运营产业链条带来潜在变革的背景下,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众多科技公司也积极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发,并积极进行专利部署。无疑,eSIM卡技术的发展及围绕该技术的专利布局与传统通信运营企业的转型发展息息相关。传统运营企业应该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努力实现技术发展和业务创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对我国企业来说,首要工作就是进行专利风险防范。具体来讲,就是要严密关注国外领先企业在华专利申请动态,针对已经在华部署的重点专利以及即将度过PCT潜伏期的专利,需要根据企业本身在市场中面临的竞争压力,提前做好专利预警工作。
其次,要开展专利布局保护。首先就是要围绕企业技术业务发展方向,在有传统技术优势的签约管理、安全管理等技术方向上加快专利布局,加强专利保护;其次,在物联网应用等新兴热点技术方向上加紧研发投入和专利部署,抢占专利制高点。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