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固定资产投资“热度难减”,过多投放的信贷“推波助澜”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近年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虽然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还没有明确的数字,但前5个月30.3%的高位增长,却是近年来少有,也使得这一“老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
当前“投资热”中确实有正常因素。比如随着新的五年规划的实施,一批国家重点项目陆续上马,数字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2.7%,而去年同期增幅只有10.1%。但冷静分析不难发现,中央投资增幅虽然翻番,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却一直不高,地方项目比重依然占九成左右。同样是前5个月,地方项目投资增长了31.3%,中部、西部地区投资加快尤为突出。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过热行业的投资本已回落,又出现一定反弹。如钢铁行业今年前5个月投资从去年同期的7.8%回升到13.7%;有色金属行业从24.7%回升到34%。
和以往不同,这一轮投资热中,货币信贷为迅猛增长的投资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和资金来源,使得地方投资的内在冲动有了更多释放的空间。前5个月,城镇投资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24.1%,而去年同期增幅仅为13.7%。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783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超过七成。
金融界人士表示,信贷过多投放,是当前银行流动性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的表现。目前银行体系增加流动性的因素较多,面对巨额存差余额,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扩张增加盈利的动机较强。
高位增长的投资和过多投放的信贷相互交织,相互推动,已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权威专家指出,虽然我国经济的基本面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好势头,但这种在信贷支撑下的投资过快增长,尤须警惕。因为其背后依然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等老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控。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采取了多条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措施:4月28日起上调贷款利率、5月大量增发定向票据、7月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表示,下一步将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把握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使货币政策和各项宏观政策的配合更加协调。
6月底,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对今年新开工项目在自查基础上进行全面清理,从严控制。这表明,国家已经从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入手,展开对这轮“投资热”的调控。
热点二:产能过剩成宏观调控重点之一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6月底表示,2005年底我国已形成炼钢能力4.7亿吨,还有在建、拟建能力1.5亿吨,而2005年钢的表观消费量3.5亿吨,即使考虑到未来需求的增长,供求也严重失衡。
不仅钢铁行业,水泥、电解铝、焦炭、煤炭等产能过剩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还进一步加剧。
早在去年底,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就被列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而随着投资过快增长,很容易诱发产能过剩行业再度盲目扩张,甚至一些已经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可能“死灰复燃”。因此,对产能过剩的调控不但不能削弱,更需要一场“攻坚战”。
值得警惕的是,当前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个别企业还认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经济界权威人士指出,一定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否则不会有竞争,但如果产能严重过剩,或有严重过剩趋势,而预警和调控不及时,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局面一旦出现并扩大,经济运行将出现巨大波动,到那时候再进行调控,必将酿成更大损失。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在控制总量的同时,重在优化结构,并不是简单地压缩规模。主要集中在清理违规项目、加强行业规划、严格市场准入、淘汰落后技术、扶优汰劣、上大关小等方面。
热点三:近800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欣喜中尤须冷静
今年上半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值创了新高,达795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4%,贸易顺差达614.4亿美元。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外贸的快速增长令人欣喜,同时也更需要清醒。
在庞大的外贸总量背后,我国出口质量和效益不高等深层次问题并未根本解决。以纺织品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出口纺织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3%,出口一件衬衣平均赚0.3美元,收益非常微薄。
在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要获得长足发展,加快贸易结构调整、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已迫在眉睫。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日前用3个转变对外贸发展战略作了诠释:一是出口要从数量扩张型转向数量和效益同步发展,重在以质取胜。二是从“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转向有保有压、鼓励与限制并重。三是从重视出口、追求顺差转向重视进口、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
热点四:夏粮增收100多亿斤,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上半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良好,夏粮预计增收100多亿斤,夏收小麦亩产首次突破600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据农业部最新统计,上半年全国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238元,同比增长了4.5%。
来之不易的增产和增收,无疑为新农村建设开了个好头。但同时,农业和农村工作还远远不到轻松的时候:目前,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仍在高位运行,柴油价格大幅上涨,“剪刀差”的拉大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支出。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特别是农民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增幅下降。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认为,随着各种补贴政策上半年已基本到位,全年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已经不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十分艰巨。
为拓展农民增收的亮点,农业部表示,下半年在确保农民政策实惠全部兑现的同时,将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实现农业增值增效。
热点五:能源消费增速快于经济增速,4%节能目标压力巨大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节约资源已经上升为基本国策。今年经济运行已经过半,能否实现全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的目标,引人关注。
上半年在能耗控制方面,确实有了些进步。以一季度为例,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需要发电量增长1.09个百分点,而过去几年一直为1.2个百分点至1.5个百分点;7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8%。
但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测算,如果今年经济增长率为9%,要实现节能降耗4%目标,给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只留下5%的空间。而从上半年情况看,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同时,投资仍在高位增长,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目标的实现,相当困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指出,在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70%的情况下,如何使企业真正有动力去推动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关键。必须着力改变能源价格扭曲的问题,加快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让多耗能者多付代价,才抓住了促进企业和社会节能的“牛鼻子”。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