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计划实施四年多来,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浙江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努力缓解资源要素的严重制约,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经济增速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迈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加强,“十五”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良好。但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部分计划预期指标难以如期完成,特别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还很艰巨,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经济增速加快,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完成
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台阶,经济增速快于“九五”时期。2004年,浙江省生产总值(GDP)从2000年的6036亿元增加到11243亿元,成为继广东、江苏、山东之后全国第四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省份。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4年GDP为9812亿元,提前一年超过9200亿元的“十五”计划目标。“十五”前四年年均增长12.9%,比“九五”时期高出1.9个百分点,高出9%左右的“十五”计划目标3.9个百分点,也比全国同期增长速度高出4.3个百分点。2004年人均GDP达到23942元,按2000年价格计算为20873元,也提前一年超过2万元的“十五”计划目标,比2000年增长56.8%,四年年均增长11.9%,比“九五”时期高出1.5个百分点。按现行汇率折算,2004年人均GDP为2893美元,为全国平均水平(1276美元)的2.3倍,2005年将超过3000美元。
三大需求增幅均超过“九五”时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进一步加大。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2000年的2267亿元扩大到5945亿元,年均增长27.3%,增幅超过计划目标16.3个百分点,超过“九五”时期16.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从278.3亿美元扩大到852.3亿美元,年均增长32.3%,增幅超过计划目标2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从194.4亿美元扩到581.6亿美元,年均增长31.5%,增幅超过计划目标21.5个百分点,超过“九五”时期1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299亿元扩大到3645亿元,年均增长12.2%,超过“九五”时期0.6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四年来,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以每年增加百亿元的幅度连上几个台阶,从2000年的342.8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805.9亿元,年均增长23.8%,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5%,超过计划目标5个百分点。2001-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以上年为100)分别为99.8、99.1、101.9和103.9,呈现前两年下降、后两年上涨的态势,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00年上涨4.7%,年均上涨1.6%,预计2005年仍将上涨,但明显低于2004年。因此可以预计,“十五”时期能够实现“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预期目标。
(二)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增长方式有所转变
浙江省“十五”计划纲要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和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重大举措。经过四年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1.0∶52.7∶36.3演变为2004年的7.3∶53.7∶3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个和2.7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五”时期,我省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积极发展效益农业,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搞好粮食储备的同时,坚定不移地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业,发展有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和城郊型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率,提高特色、高效种养业在农业中的比重。2004年,粮经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62.8∶37.2调整到52.4∶47.6,农业增加值为816亿元,四年年均增长4.1%。随着中央加强和支持农业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我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免除了全省粮油种植农户和66个县(市)全部农户的农业税,2004年各级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和减免农业税达7.8亿元,粮食生产出现转机,产量比上年增长5.2%。
工业生产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强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三大产业带发展规划和布局,提升改造轻纺、食品、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强对企业技术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支持。200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5381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4.3%,比“九五”时期高出1.5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2.7%,比2000年提高6.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40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0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6.7%。列入“十五”时期重点发展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285亿元增加到943亿元,在全省各行业中的位次从2000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4位,现价总产值年均增长34.9%,增幅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7.6个百分点。重点发展了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等新兴产业,2004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总产值达335亿元,按现价计算,四年年均增长21.9%。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42.8亿元,四年年均增长27.8%,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年均降低率达8.6%。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达663.6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4.5%,高于GDP增幅1.6个百分点。
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组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专业市场在整合和创新中得到发展提升,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软件、信息、会展、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我省服务业的新增长点。2004年,服务业增加值为4382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3.2%,比“九五”时期加快2.2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6.3%提高到39%,其中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42.6%上升到50.5%;服务业从业人员950万人,年均增加40.05万人,达到“十五”计划年均增加40万人的目标,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00年的29%提高到32.3%,有力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商品交易市场得到改造和提升。2004年,我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49个,比2000年减少299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从2000年的451个增加到497个,超十亿元的市场从68个增加到114个, 超百亿元的市场从4个增加到9个,全部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6384亿元,比2000年增长58.7%,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成交额分别居全国第1、2位。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扩大,资产质量为全国各省市区最好水平,利润大幅增长。2004年末,我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237和14351亿元,比2000年增长1.4和1.6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64亿元,增长1倍,实现利润(人民币)224.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00年增长5.9倍,年均增长62.3%。本外币不良贷款率仅为2.69%。2004年保费收入291亿元,列江苏、广东、山东、上海之后,居全国第5位。房地产业较快发展,2004年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288.3亿元,比2000年增长58.5%,年均增长12.2%。充分发挥我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2004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06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02.5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80.6%和1.1倍,年均增长15.9%和20.4%;接待入境旅游者276.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亿美元,分别增长1.5和2.2倍,年均增长25.2%和33.4%。会展业基本形成了综合性会展与专业性会展互动发展的格局。杭州“西湖博览会”、宁波“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温州“中国轻工博览会”和义乌“中国小商品博览会”等展会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投资少、见效快的社区服务业成为新兴服务业的一大亮点。
信息化总体水平提高。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等各个领域,广泛推广和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教育,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在全社会的普及应用程度。至2005年3月末,全省国际互联网用户将近500万户,其中宽带上网用户249万户;电话用户4470万户,其中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为2054和241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从2000年的30.5部/百人上升到62.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从15部/百人上升到52.8部/百人,98.4%的行政村已通电话,今年底还要建成300个信息化示范村。全省有线电视入户率从2001年的44.7%上升到2004年的56.4%。积极推进企业公共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创新、信息服务、拓展市场等服务,对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数字浙江”的一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金盾工程”、“电子报税”、“数字水利”、“浙江农网”、“电子口岸”、企业信用查询系统、CA认证中心等重点项目已相继建成或启动建设,许多部门实行了网上审批,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互联网周刊》公布的“中国网站100强”中,属于行业网站的有12家,其中我省就占了8家,其中阿里巴巴、中国化工网等电子商务网站知名度较高。
(三)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体制、机制、管理创新。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我省已成为全国省级政府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政府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扩大了部分经济强县(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和放宽准入限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2004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7083亿元,占GDP的63%,其中个私经济增加值6195亿元,占55.1%,分别比2000年提高15.9和15.3个百分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投资比重达到66.8%,比2000年提高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在企业组织结构、治理结构、产业组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2004年底,我省383家重点企业中已有361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改制面达到94.3%。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资本、劳动力和人才、技术、土地等要素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信用浙江”建设稳步推进,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确立。
着眼于拓展浙江发展空间,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出口主体、产品、市场和方式的多元化,落实出口退税改革措施,加快推进大通关建设和口岸开放,加强对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支持和服务,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852.3亿美元,四年年均增长32.3%,国民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0年的38.2%上升到62.7%,出口依存度从26.7%上升到42.8%。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2004年有出口实绩的私营企业近7000家,出口额达到149.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2倍,占全省出口的比重从3.3%上升到25.7%,超过国有企业成为仅次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主力,外资直接投资企业比重从2000年27.5%上升到33.8%,而国有企业比重从2000年的55%下降到25.2%。积极开拓拉美、俄罗斯、东盟等新兴出口市场,2004年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贸易伙伴的出口比重从2000年的56.4%下降到53.7%。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从2000年的30.7%上升到2004年37.3%,2004年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44.6%,高出服装、纺织品、鞋类三大类轻纺产品增长贡献率16.9个百分点。2004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8亿美元,四年年均增长42.7%。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15.3亿美元,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3位。至2004年底,全省境外投资企业累计达1760家,总投资额7.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6亿美元。深入推进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帮扶,主动参与中西部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区域合作与交流取得新成效。
(四)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编制完成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等工程,30个县(市、区)开展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基本完成381个示范村和3554个环境整治村的建设和整治任务;2004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40万人,新转移就业40万人。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2004年省级财政扶持欠发达地区各项资金达75.5亿元,25个欠发达县GDP为1081亿元,人均GDP达到10302元,四年年均增幅均为13.7%,比全省增幅分别高出0.8和1.8个百分点。11个设区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所缩小,从人均GDP指标来看,2004年最低的丽水(10582元)为最高的宁波(39174元)的27%,比2000年为最高的杭州24.7%的比例提高2.3个百分点。加快推进“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实施异地脱贫计划。2004年省级重点扶持的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56元,比2003年实际增长8.4%,比全省7.4%的平均增幅高出1个百分点。在211个乡镇中,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村由2003年的556个减少到330个,低于1500元的人口由52.94万人减至41.97万人,1000元以下贫困人口发生率由7.8%降为5.9%。2004年,签订山海协作项目692个,协议金额179.7亿元,完成投资50亿元;改造建设通乡、通村等级公路17742公里;实施帮扶项目1500多个;下山脱贫5.3万人,培训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19万人次,有4.9万人实现了转移就业。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2004年,全省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509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321平方公里,非农从业人口比重为72.4%,提高8.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五普”口径)达54%,提高5.3个百分点,按“四普”口径计算,已达到45%的“十五”计划目标。随着一批城市防洪、供水和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河道环境整治、卫生设施和园林绿化等生态工程的建成,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改善。2004年,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0年的83.4%提高到85.9%,燃气普及率从97.2%提高到98.2%,分别超过“十五”计划目标5.9和0.2个百分点,污水集中处理率从33.2%提高到38.3%,人均道路面积为14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1.1辆。
(五)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加快,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进一步加快,综合交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已初步形成四通八达的水、陆、空并举的综合运输网络,杭州至其他10个设区市的四小时公路圈建成。“六个一千”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已累计建设高标准海塘1280公里,高标准江堤1070公里,建成标准农田1018万亩,高等级公路2927公里,开工建设电力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形成年吞吐能力1450万人次的空港。2003年又启动实施了“五大百亿”工程,2003-2004年累计投资1369亿元,已完成本届政府计划总投资的43%。秦山核电三期、二期2号机组和嘉兴电厂二期3、4号机组陆续提前实现投产发电目标,其他能源建设项目如期进行,两年累计新增高压输变电网2590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北接线、铁路复线和电气化改造、高速公路拓宽和新建、北仑港区集装箱码头四期等重大交通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千库保安”工程加快推进,千万农民饮水工程进展顺利,已改善20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并解决27万农村居民饮水困难,浙东引水工程等水利工程如期建设;杭州软件产业基地已完成一、二期建设,5个省级高教园区已竣工完成480万平方米的建筑,杭州和宁波大剧院等一批文化设施已土建结顶或投入使用;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已完成固定交换网438万门、移动通信网610万门;万里清水河道已完成4200公里,城市绿地面积增加2000公顷左右,新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2100吨/日和污水处理能力53万吨/日。
(六)科教兴省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3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列上海、北京之后,居第3位,比2000年上升2位,超过广东和天津。2004年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事业的支出574.9亿元,比2000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6.5%。大力推动科技事业发展,2004年,全社会科技投入222亿元,比2000年增长1.1倍,科技活动经费相当于全省GDP的比例从2000年1.74%上升到1.97%,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例由0.61%提高到0.84%。专利申请数、授权数为2.53和1.52万项,均上升到全国第2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共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共建科技创新载体218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良好,我省已经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6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7个,高新园区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全省高新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61.6亿元,出口创汇38.2亿美元,实现利税138.8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2.5、4.1和1.9倍。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制定完善人才政策,多渠道积累人力资本。2004年,全省拥有人才资源(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从2000年的188万人增加到307万人,超过240万人的“十五”计划目标,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从418人增加到675人,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才资源中,大专以上学历比重从2001年的55%上升到62.9%,达到60%以上的“十五”计划目标。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04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474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22.7%,省级教育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2000年的18.1%上升到18.8%。我省是全国第一个基本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省份,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从2000年的75.1%上升到87.8%,超过“十五”计划目标2.8个百分点。教育强县已达53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58.9%。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强化,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都进行了变革。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2004年全省有普通高校73所(含正在筹建的高职学校7所),全省在学研究生22062人,在校普通本专科生57.28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1.2和1.9倍,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达126人,普通高考录取率从2000年的63%上升至2004年的7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3%上升至30%,超过“十五”计划目标10个百分点。同时,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2004年各类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职工、农民480.74万人。
积极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调整与优化报业、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结构,加快培育音像出版、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品牌,生产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化精品,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据初步测算,2004年全省文化产业(包括教育和体育)增加值669.7亿元,占GDP的6%,其中文化服务业增加值447.6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6.8%。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双建设、双整治”活动,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加快发展基层文化广播事业,积极推进杭州等地的数字电视建设。全省有省市级广播电台12座,省市级电视台12座,县级广播电视台66家,2004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56%和98.25%。
加快推进应急指挥、疾病监测预警和报告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等公共卫生五大体系建设,加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2004年,全省有卫生机构11937个,比2000年增加447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1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97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00个,艾滋病监测点34个。卫生技术人员达18.5万人,比2000年增长17.4%。农村卫生条件明显改善。2004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9%,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1%,分别超过“十五”计划目标5.9和5.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和30个百分点,是全国唯一的农村改水先进省。此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发展良好。
(七)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
实施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基本完成市、县生态建设规划编制,组织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2004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生态环保建设专项资金6.6亿元,比上年增长22%。切实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治理整顿开发区和土地市场,全省开发区(园区)已从758个减少到134个,规划面积减小了75.6%,县级及以下园区已全部撤消。全面清理各类建设用地,收回抛荒、闲置土地13.1万亩,复耕7795亩。大力推动资源节约与合理配置,实施节电、节水、节地等政策措施,加强电力管理和有序用电。按照治老控新、监建并举的方针,启动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加强对重点污染行业的整治,积极推进火电厂脱硫和水泥机立窑淘汰工作,努力控制大气污染排放,加强城乡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工作,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畜禽养殖场,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99.4%。2004年,全省每生产1亿元GDP排放25万吨废水,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30.7万吨工业废水和2.1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分别比上年下降13.2%、20%、8.4%和4.4%,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下降9%、15.9%、3.8%和基本持平。八大水系、内陆河流和湖库有52.1%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84.4%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杭甬温3个城市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分别占到全年的80.2%、91.9%和96.9%。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据抽样调查,200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719.57万人,2001-2004年年均增长0.67%,低于0.93% 的“九五”时期年均增幅,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3.95‰,可以达到控制在5.65‰以内的“十五”计划指标。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向社会和谐与全面小康迈进
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46和6096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56.8%和43.3%,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5%和7.6%,超过5%的“十五”计划目标,分别比“九五”时期提高6.4和2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收入水平均居全国第3位及省区第1位,分别是全国的1.5和2.1倍。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36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659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51.5%和44.2%,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5%和8.3%,其中用于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人均分别为2996和1218元,所占比重分别达到28.2%和26.1%。从分项支出看,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2000年的39.2%和43.5%下降到2004年的36.2%和39.5%,交通通讯支出比重分别从8.9%和8.5%上升到13.3%和10.7%,文化、娱乐、教育、旅游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从13.1%和10.2%上升到15.8%和12.8%。消费升级趋势越来越明显,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城镇居民的热点主要表现在住房、汽车、旅游上,2004年人均购房支出比2000年增长1.2倍,居住商品房的家庭从2002年的18.4%提高到2004年的27.6%,购买家用汽车支出比2000年增长16倍。农村居民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交通通讯和其他耐用消费品上,购买商品房也成为越来越多高收入家庭的选择。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04年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3.9和51.3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22平方米的“十五”计划指标。
以扩大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为重点,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 “十五”前四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7%、4%、3.7%和4.1%,均控制在5%以内,2004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1.6万个。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04年,全省各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110亿元。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1.5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达到18个月,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月,26个县(市、区)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69和428万人。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省城乡有60.1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16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了基本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81.9%和90.6%;27个试点县(市、区)859万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83.1%,为改善并逐步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还有54个县(市、区)也在2004年底前先后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村居民近1000万人;对困难家庭学生教育资助的范围扩大,全省接受资助的中小学生30万人、大学生5.7万人,资助金额5.6亿元。努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与价格指数挂钩的困难群众生活补贴机制,提高企业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困难群众生活补助标准,使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所占比重下降。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2000年的44.4%下降到22.0%,1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351元,与2000年的3893元相比,增长37.5%,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2000年的16.3%下降到8.3%,2000-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7.3%下降到24.0%。
2005年是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时期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十一五”时期是继往开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宏观调控为契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步伐,真正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统筹和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和薄弱环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共进,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力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全国前列。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