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世界经济特别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经济的回调,将影响
到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同时,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等贸易摩擦仍然会大量存在;加之
受我国外贸连续3年保持超常规高速增长的高基数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将面
临一定的挑战。但是,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工业配套水平以及低廉的劳动力,将继
续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加速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这种趋势不会因一些短期性因素
而较快发生转变。
2、05预测报告:消费对GDP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
展望2005年,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国际产业转移
等内生增长因素的推动下,国民经济仍将保持8.5%左右的较快增长,消费需求作
为对经济增长最大、最稳定的贡献者,也将延续今年后期快速增长的势头。预计20
05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8%,消费需求将是所有经济指标中回落幅度较小的
指标。
3、05预测报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至正常区间
预计2005年全年全社会投资增幅在17%左右,基本在正常增长区间,其中
城镇投资增速在20%左右,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由于投资惯性作用
和促进因素较多,尤其是企业投资自主性大大增强,使投资增长不会大幅回落,不会
出现许多人所担心的"硬着陆"。
2005年,预计政府将及时出台有关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的具体操作细则;投
资体制将不断改革和完善,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投资环境的改善。
4、05预测报告:就业总量矛盾缓和农民工短缺状况好转
预计2005年,我国劳动力就业总量矛盾将有所缓和;登记失业率上升势头会
得到抑制;农民工短缺状况缓解;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下降趋势扭转,下岗职工数量继
续减少,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比重将继续上升;私营和个体企业将继续成为创造就业机
会的主力军;.女性劳动力供求状况趋好。
但200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的矛盾难以明显缓
解。
5、05预测报告:我国财政赤字率有望继续下降
2005年,我国将继续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财政收入保持较高增长,
但增幅较2004年明显下降,预计在14%左右;财政支出增幅将低于2004年,
增长速度在11%左右;财政赤字将控制在3000亿元左右,财政赤字率继续下降。
2005年,财税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划分进一步理顺,
分税制不断完善。省财政体制将改革和完善,县以下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将加大。
6、05预测报告:我国货币政策取向由偏紧转向中性
2005年,我国仍将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将继续以稳健的货币政
策为主,更加注重价格型工具的运用,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升值压力将继
续存在,同时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存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尽管股市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制度改革将推动我国股市在平稳运行中寻求发展。
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发展壮大,潜在资金供给充足。市场将更多地体现为价值投机。
7、05预测报告: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受外贸连续三年保持超常规高速增长的高基数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我国外
贸出口将面临一定的挑战。预计2005年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全年外贸
出口增幅将回落到21%左右,比2004年下降14个百分点。考虑到高基数等因
素的影响,2005年全年外贸进口增长速度比2004年将明显下降,但仍将快于
出口增幅。预计全年外贸进口将达增长24%,增幅比2004年下降13个百分点。
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2005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贸易平衡压
力进一步扩大,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约15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0亿美元左
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降低。
8、05预测报告:物价总水平将呈现平稳态势
2005年,我国经济增速预计将回落至8.5%,经济增长在潜在经济水平的
下限运行,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动力不足。但物价相对经济增长是滞后指标。考虑到
物价的滞后影响、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物价上涨以及国家有可能调整公用事
业和部分服务价格,2005年,物价上涨仍有一定的压力,预计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上涨4%,和2004年基本持平,其中翘尾因素影响价格上涨约1.1个百分点;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左右,其中翘尾因素影响价格上涨约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
格上涨幅度比上年减慢6个百分点。
9、05预测报告:宏观调控着力点鲜明措施更趋灵活
在宏观调控取得成效的时刻,改革特别是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日益凸显。2004
年许多政策的出台,已经为在诸多领域深化体制改革开了头。2005年,经济工作
的一个重点就是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理顺和规范经济关系,完善经济法律制度,从体制、机制上来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地运
行。
2005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行政色彩将逐步淡化,直接调控手段运用进一步
减少,间接调控手段、市场化方式成为常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注重总量调控的同
时,在引导结构优化方面将体现得更为明显,"区别对待"的政策特色得以延续并更
加鲜明。
10、05预测报告:四大周期性需求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2004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攀升、物价指数持续上行等因素,我国
经济综合警情指数一直在黄灯区运行,并于4月份短暂探进红灯区,中央"有保有压"
的宏观调控政策使综合警情指数在近几个月保持下行趋势,并已经于10月份下行到
绿灯区的上部区域。明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我国投资需求过快增
长的局面将有所改观,在大力抑制无效投资的同时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投资,我国经济
将恢复正常运行状态,2005年综合警情指数全年将基本在绿灯区运行。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