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京城专家把脉当前经济形势

5月份,国家统计局今年一季度统计数据一公布,有关经济过热的声音就开始响起,对于紧缩政策的预期也在不断加强,上周四A股市场的大跌与此不无关系。当前的中国经济是否过热?过热是否已经积累了大量风险?7月16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邀请了国内专家学者围绕着“近中期政策重点”为主题,就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探讨。与会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在高位稳定运行,但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能持续,存在隐忧。



  过热与否



  多数专家认为经济不过热



  会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发布了对2006年中国经济运行的预测。该中心认为,2006年,GDP增长第二季度为11%,全年为9.4%至9.5%;进出口增速比较高,顺差扩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所上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为31%。



  其中某些数据与市场传言不谋而合。此前坊间预测,二季度GDP增长为1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0.3%,经济过热将导致紧缩政策的出台。与会人士也普遍认为,从已经公布的工业产值看,二季度GDP达到11%几乎没有悬念。这是否是经济过热的信号?



  对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袁钢明认为,从GDP和投资的增长态势和水平看,高于调控预期目标,可能已经过热。但与2003年、2004年相比,某些数字也显示出目前中国经济在高位上稳定运行。



  袁钢明说了四个理由。首先,没有出现通货膨胀,CPI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都比较低。其次,没有出现经济发展的瓶颈。GDP增长为8%~9%的时候遭遇了煤、电、油、运输、钢铁等瓶颈。而目前增长很大部分就是来自煤电油运等这些短缺部门的增长。此外,除了房地产,目前没有过度增长的行业。第四,没有过度预期。在2003、2004年,很多行业预期存在暴利,都在抢时间上项目。



  袁钢明认为,目前经济还不能确定过热。目前的经济增长能否稳定住取决于调控。如果调控合适,经济还是会实现较好的运转和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也没有轻易断言过热。他指出,今年的形势与很多预期相反,原来预期稳中趋降,担心通货紧缩,但目前经济出现高位反弹。



  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王小广则认为,当前经济是没有调整没有通胀的增长,投资明显过热。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则旗帜鲜明地指出,经济基本上处于过热阶段。主要表现为GDP、投资、出口等过快增长。特别是房地产信贷增长迅猛。



  紧缩政策



  没到全面“踩刹车”的时候



  目前市场上有种观点较为普遍,预期紧缩政策正在酝酿中。对此袁钢明认为,从目前的经济数据判断,经济增长并非失控。宏观调控是有效的,只是没有达到预想目标。目前应该考虑的是,调控的选择、政策的难点和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部部长范剑平表示,对于短期政策有三种观点,一是全面调整,采取双紧缩政策。二是认为现在形势没有严重,局部过热,大的政策趋向不变,采取微调政策。三是认为现在的经济好得很,要继续保持扩张。范剑平表示自己持第二种观点,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热到全面“踩刹车”的地步。但要是再发展下去,有可能出现过热。



  范剑平表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双稳健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受到了阻碍。当务之急是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确保双稳健的政策能够真正落实。



  袁钢明认为,从货币政策的调控上看,“武器”还很多。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没有效果,还可以上升,此外还有公开市场,公开市场收回货币的力度比存款准备金率还高。



  王小广则认为,目前货币政策的调控过于注重收缩供给,收缩需求和压缩供给两方面应该同时进行。抑制需求包括加息,包括窗口指导等等。他提到,特别应抑制投资需求,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则认为,货币政策应该考虑由中性转向紧缩。“如果老是稳健,落实不下去。”他说。



  未来走向



  警惕盲目投资



  尽管与会学者慎言过热,但仍表示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隐忧。



  范剑平指出,经济发展从来都是有周期的,大起必有大落。还有一种更大的可能性是,最近国外已经开始提高利率来控制流动性,国外经济明年很有可能出现减速,中国出口受到挤压,然后紧接着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范剑平认为,目前的增长模式是不能持续的。从长期来看,今年上半年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方面作为不大。“当务之急是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只有把2004年以来出台的政策真正落实下去才是正确的办法。”他说。



  李稻葵坦言,判断宏观形势,一看价格,二看结构。中国经济现在的结构相当不合理,最终消费占GDP比例55%,投资为40%,出口为5%。这个结构中投资比重目前在不断加重。在中国投资体系不那么顺畅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这些投资转换成有社会效益的项目令人担忧。他认为,分析投资来源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中最主要的来源是DNI(国内没有经过金融中介的投资部分),主要是企业自己的留利,还有各种折旧等。这部分比重在提高。而来自于银行中介、股票市场及外资的投资,最近几年下落到25%。李稻葵认为,非国有企业的比重上升导致了DNI的上升。不少非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赚钱直接拿去投资。过去的经验让不少人认为,谁早投资谁赚钱,这导致民营企业家过分乐观,盲目投资。



  王小广认为,当前过高的投资增长会有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产能过剩;二是在没有调整的增长下,产生许多低效率的企业,降低整个宏观经济的效率;三是转变增长方式被延迟。这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利。



  汇率调整



  人民币升值应慎重



  对于调控,目前坊间有一观点较为普遍:如果人民币升值就可以解决外部流入造成的流动性过多的问题,与其控制货币政策,不如升值。袁钢明对此并不认同。他表示,不管宏观经济怎么波动,只要保持汇率的小步往前走,就能够避免过大的投机。在汇率上升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应采取取消或者是减弱外资的优惠政策,堵死外资投资房地产、股市等投机性漏洞等办法,来限制外资流入。而贸易顺差导致的外汇流入则可以采取减弱或取消很多产品的出口退税,或进一步削弱出口鼓励政策等措施。



  王小广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一定要慢升利率和汇率。汇率压力正在减少,今年顺差对GDP的贡献,上半年是15%,去年是19%。国外流入的游资增多,原因是我们的汇率给人不稳定的预期,无意中强化了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对顺差的调节,对整个贸易失衡的问题,并不会起多大的作用。外贸高增长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人民币升值应该慎重。



  新闻背景



  上半年完成全年信贷目标近九成



  紧缩预期再度高涨



  7月14日,央行公布2006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今年前6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已占全年新增贷款规模的87.2%。



  同一天,中国银监会召集主要商业银行负责人召开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议。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首次明确指出,当前要高度关注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影响,特别要关注电力、煤炭、石油、钢铁、房地产、汽车和运输等七大行业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并要求银行要把好信贷“闸门”。消息人士认为,下半年银行业信贷资金大面积收紧的趋势越来越强,上述相关行业贷款资金更可能进一步告急。



  对此,不少经济学家及业界人士预期,央行将进一步出台紧缩政策,加息举措极有可能在本月出台,悬念仅在于:是双向——存款和贷款,还是单向——仅仅是贷款加息。



  央行出招



  从今年初开始,信贷增速偏快就在多个场合被提及,央行也就此推出了系列调控政策。



  4月28日,央行宣布贷款加息,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不变。



  5月初,央行开始动用新“武



器”——向贷款发放过快的商业银行发行定向票据。5月17日,央行发行了1000亿元定向票据。



  6月14日,央行再次发行1000亿元定向票据。



  6月末,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瑞士巴塞尔表示,央行将适度收紧货币政策。虽然他没有对是否加息做出表述,但表示在制定货币政策前将密切关注经济数据。



  7月5日起,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此举一下子就锁定了1500亿元资金。



  7月13日,央行今年第三次在公开市场发行定向央行票据,共计500亿元。



  权威声音



  声音来源: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时间:6月份地点:山东省调研时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中国将抓住当前经济运行平稳、效益较好的有利时机,下大力气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长远问题。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较为集中,下一步须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措施,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好势头保持下去。声音来源: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时间:6月末地点:国家统计局2006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



  当前国民经济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快”表现在:经济增长快,主要经济指标除物价、外资外,都是两位数的增长;“好”则表现在:农业形势好,财政形势好,民生改善好。但喜中也有忧,从宏观角度看,主要表现在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三个方面。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减排量成交规模增长潜力大 市场项目以碳汇造林为主

我国林业碳汇行业:减排量成交规模增长潜力大 市场项目以碳汇造林为主

目前,我国林业碳汇CCER审定项目97个,备案项目15个,签发项目3个,其中占主流的主要是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目前已公示的林业碳汇CCER项目中,有碳汇造林项目66个,森林经营项目26个,竹林经营4个和竹子造林1个。

2024年02月26日
我国彩票行业需求稳定 福彩与体彩并行发展是必然趋势

我国彩票行业需求稳定 福彩与体彩并行发展是必然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台多个政策规范彩票行业健康发展,彩票销售额增速略有下滑,扣除掉政策方面对部分彩种的影响,整体行业依旧保持稳步增长趋势。截止2022年,我国彩票市场规模约为4246.53亿元,预计2023年全年彩票市场规模约为5710.51亿元。

2024年02月22日
双碳目标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资源再生和废物利用为主要应用领域

双碳目标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资源再生和废物利用为主要应用领域

2022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前十大品种回收总量约3.71亿吨,同比下降2.62%,其中废玻璃、废旧纺织品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量降幅最为明显,分别同比下降15.4%、12.6%和10.4%。

2024年02月21日
我国水务行业现状分析:农业用水占比依然最大 国企居于市场主导地位

我国水务行业现状分析:农业用水占比依然最大 国企居于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7088.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1918.2亿立方米,处于缓慢下滑的状态,预计2023年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6253.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859.2亿立方米。

2024年02月19日
多地创新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 智慧化与可视化引领图书馆行业未来发展

多地创新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 智慧化与可视化引领图书馆行业未来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未来的阅读推广工作将更加倚重这些先进技术。图书馆将更多地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不仅限于传统的海报和传单。例如,图书馆会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发布各类阅读信息,同时也会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来推广活动内容,这种宣传方式尤其受到年轻读者的喜爱。

2024年01月09日
阿里加速布局不良资产新蓝海 AI技术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阿里加速布局不良资产新蓝海 AI技术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厂对不良资管市场的关注加深,市场布局正在加速。近期,阿里巴巴宣布,淘天集团原CEO戴珊将协助筹建阿里巴巴集团资产管理公司,这是阿里变革后的一项新业务职能,凸显其对市场的重视和预期,有望促进市场繁荣。阿里巴巴的加入将带来新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法,同时加剧行业竞争,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透明度,这一举

2024年01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