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关注的是内部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追求的是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当一国经济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政府的宏观调控也逐渐将外部平衡纳入调控目标和视野,并且随着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部平衡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政府目标由最初追求的内部平衡转向为追求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平衡。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概念最早是1951年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爱德华•米德在其重要著作《国际经济政策理论》的第一卷《国际收支》中提出来的,此后,吸引了不少国际经济学家相继研究米德提出的课题,作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主要有:1969年获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斯旺、蒙代尔。从理论上来说,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之间既有矛盾和冲突,也相互作用和影响。内部平衡决定外部平衡,同时外部平衡也反作用于内部平衡。例如,国际收支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存在紧密联系,国际收支不平衡尤其是经常账户较大的不平衡,不利于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价格水平的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放度迅速提高。经济开放度的测算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但是对我国经济开放度进行大体的测算或量化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笔者曾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四个指标来测算我国经济开放度,得出的结论是: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从一个封闭型经济迅速走向开放型经济,其开放步伐之快,令全世界为之瞩目,其开放程度之高也大大高于人民的预期。到2004年,我国经济开放度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也远远高于印度、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仅略低于德国、韩国。
既然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已很高,那么我国经济的内外平衡问题势必纳入政府宏观调控的视野。我国的内外失衡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并不严重,是到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后才严重起来。1994年初,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此后,我国的国际收支形势出现根本性的变化,除了1998年资本项目出现63.21亿元的小幅逆差外(该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其他年份都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并存,同时外汇储备不断累积。外汇储备的激增始于1994年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199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此后5年,外汇储备平稳上升。2001年以来,外汇储备又迅速上升,到2005年超过8000亿美元。2006年2月底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在“双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下,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市场汇率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导致外资的进一步流入,国际收支顺差随之扩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强。完全可以这么说,我国目前已出现严重的长期性的外部失衡。
与严重的外部失衡相对照的是,内部平衡则显得比较复杂和隐蔽。从宏观指标看,中国经济基本维持着内部平衡,也就是说中国国内经济是处于理想的均衡状态,2000年以来中国GDP增长率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物价基本稳定。从表面的宏观指标来看,确实如此,但是透过现象深入分析可知,中国经济其实存在严重的内部失衡。内部失衡包括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总量失衡是就宏观指标而言,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过快,增长质量不高,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过热。结构失衡体现为过度储蓄、投资膨胀但消费却不足,即需求结构严重失衡。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前中国经济不仅存在严重的外部失衡,而且存在严重的内部失衡。进一步的分析还可以发现,外部失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内部失衡,内部失衡起决定性作用,是内部失衡导致了外部失衡。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经常项目差额恒等于国民储蓄与国民投资之差,储蓄不是转化为投资就是转化为净出口,因此,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进出口差额参与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当一国储蓄大于投资时,消费需求不足,必然扩大该国经常项目的顺差。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年份(除开1993年)都是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进而形成了我国经常项目的长期顺差。此外,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为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的竞相推出,自然会引致外国直接投资资本大规模流入,资本项目持续顺差也就顺理成章了。相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失衡也会冲击内部失衡,加剧内部经济的失衡。例如,外汇储备激增固然有很多好处,可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我国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提高国际信誉,但是外汇储备过高会使很多外汇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国家资源,进而不利于内部平衡的实现;巨额外汇储备还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
因此,在内外失衡中,内部失衡是主要的,“双顺差”、巨额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这些外部失衡的基本特征,其根源是内部失衡所致。要达到内外平衡,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应该立足于以下几方面:首先,根本途径是实现内部平衡,解决内部经济失衡的一系列问题。主要的是要解决总需求的结构失衡问题,即投资膨胀,消费却相对不足和低迷,因此,扩大内需关键是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不再过度依赖投资需求。其次,调整和完善涉外经济政策,为外部失衡问题的解决提供政策支持。这些政策主要有:鼓励出口的同时应该积极扩大进口;进一步允许资本的自由流动,拓宽资本的流出渠道;逐步取消各项外资优惠政策,实现国民待遇;同时还要按照“安全、流动、增殖”的原则经营管理好外汇储备,提高其投资收益率。第三,依靠宏观经济政策,科学搭配财政货币政策。目前我国的内外平衡之间的矛盾比较严重,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通货膨胀的压力、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过热,要求实行稳健的甚至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国际收支“双顺差”又要求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不同要求,增大了政策选择的难度。但是,不管经济处于内外失衡的哪一种组合,政府还是有可能通过各种政策组合或搭配来实现内外部同时平衡的双重目标,因此,只要政策选择和配合得当,政策组合完全有助于内外平衡的实现。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