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两岸经济整合 现实基础 发展趋势
一、两岸经济整合的现实基础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演变为各种比较利益的较量。各国或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相互之间的互补、互利和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这股大潮中的一部分,两岸经济整合在未来的纵深发展,将建立在岛内因素、两岸因素以及国际因素三个重要现实基础之上。
(一)台湾经济发展需要,是形成两岸经济整合的“原动力”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区域之间在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地区生产竞争力相对强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实行优势互补。海峡两岸各具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在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商品构成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达成最有利的资源互补和最有效的产业分工,以创造出高度的国际竞争力,减少两岸间的非良性竞争。
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相继来源于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静态比较优势,以及不断增强的资金和技术等动态比较优势。然而,随着新旧要素禀赋在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转型中的投入与消耗,台湾的静态比较优势已相对减弱,后来积聚的动态比较优势也失去昔日推动经济进步的强劲动力。伴随投资环境的渐趋恶化,长期以来支撑经济成长的加工装配业逐渐失去生存空间,岛内企业不得不将趋于成熟的产业不断向周边地区转移,从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劳力密集型产业,到以石化工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以电子信息工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纷纷将生产基地移往祖国大陆,与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相结合,保持在生产成本上的竞争优势,继续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企业生产的“第二春”。另一方面,台湾企业将高档产品的生产、设计和研发“根留台湾”,利用大陆研究技术和科技人才力量,加快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以保持产品在生命周期上的领先优势,达到产业升级目的。从与大陆不断加深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台湾获得了巨大利益,其加工产业利用在大陆的高效率生产据点,作为将成品出口到全球市场的跳板,发展空间得到极大延伸扩展。同时,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台湾经济转型步伐,并有助于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
事实上,与大陆的经济整合目前已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利基。首先,台湾对大陆表现出高度的贸易依赖。两岸贸易额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上升,至2005年,已达912亿美元,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近1/4,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台湾对大陆贸易依赖度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大陆对台湾的贸易依赖度,2005年达到23.94%,比大陆高出17.52个百分点,尤其是对大陆出口依赖度更是达到37.64%,远高于大陆对台湾的2.17%的出口依赖度。更重要的是,从1992年起,大陆就取代美国而成为台湾的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2005年,两岸顺差高达581亿美元,是当年台湾外贸顺差(113亿美元)的5倍之多。而如果扣除台湾在两岸贸易中享有的顺差,台湾外贸顺差将转为严重的逆差(468亿美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弥补了台湾对日本、韩国贸易出现的庞大逆差缺口。预计在未来的五年中,两岸贸易仍将持续扩张,并有可能达到1500到2000亿美元的水平,每年保持12%到17%左右的增长幅度,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其次,两岸经济合作对台湾经济总量及结构具有强烈的提升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两岸贸易对台湾GDP增长的贡献率就曾达到过85.41%,之后虽有所回落,但进入21世纪又大幅度提高,2002、2003年连续两年超过100%,到2005年也有54.87%的高水平,是近年来台湾经济得以由衰退到回升再至中低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台湾对大陆投资对其GDP的增长弹性达到1.6731,对其产业结构的提升弹性达到0.4982,而两岸贸易对台湾GDP的增长弹性则为0.2807,对产业结构的提升弹性也达0.1065。相对于两岸经济合作对大陆经济规模及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台湾受益更丰。由此可见,台湾经济的自身发展需要以及两岸经济的互补互利性,决定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必然性。
(二)两岸经济实力消长,将巩固大陆吸引台湾的“向心力”
伴随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对比的变化,大陆对台湾产生越来越强的“向心吸力”,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大陆在过去25年里,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实力迅速增强,不仅与台湾经济差距缩小,在经济规模与发展速度上,更已远远将台湾抛在身后。在经济总量方面,1980年,大陆GDP为2927亿美元,仅比台湾GDP的414亿美元多出2500亿美元左右;到2000年,大陆GDP已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经济规模再次跨过2万亿美元大关,达22564亿美元,比台湾的3459亿美元多出1万9千亿美元,已是台湾的6.52倍;预计到2010年,两岸GDP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2.4万到3.4万亿美元,大陆经济规模最高有望达到台湾的8倍多。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近25年里,大陆GDP年均增长率达8.51%,其中,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增速为10.79%,21世纪头五年里,增长率更是高达15.86%,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还将继续保持6.29%~9.78%的高增长。而台湾经济在20世纪60、70年代的起飞期之后,逐渐转入调整,增长趋缓。70年代年平均增长率在10%左右,到80年代已下降到8%,90年代更是只及6%,2000年政党轮替之后,年平均增长率再度下挫到2.36%。在未来的五年中,经济景气虽然会有所回升,但逐年增长幅度也将仅徘徊于3.42%~4.47%之间。
若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大陆部分发达地区与台湾的差距也正在加速缩小。以大陆沿海地区为例,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同样以初期十分有限的经济规模为起点,在比台湾更快的发展加速度下,分别于2003和2005年,将与台湾的经济差距追赶为零。照此速度,到2010年,台湾GDP将不及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的1/2,也将比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少出800—2000亿美元左右。更进一步的实证预测显示,大陆四个经济最发达省份,即广东、江苏、浙江以及山东省,也会分别大致在2011、2012、2014以及2009年,赶上并超过台湾的经济规模,并且在人均GDP水平与台湾的比例上,分别由目前的约1/5~1/4,迅速提高到2010年的1/3~2/5左右的水平。
在两岸经济规模消长变化的同时,台湾以往足可引以为傲的经济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衰退。通过相关实证比较可知,目前,在经济实力竞争力方面,台湾已不及大陆东部沿海、北部沿海以及南部沿海地区,且落后幅度已较大;唯有经济潜力竞争力,台湾还能够保持一定领先,但在外临大陆东部沿海及北部沿海地区迎头赶上的追击之势,内受台湾当局执政效能低下、层层自我设限的空耗拖扯的情形之下,其优势地位似乎已岌岌可危3。在对岸的光芒笼罩下,台湾逐渐黯然失色,大陆尤其是沿海地区已取代台湾而成为亚洲经济的新亮点,对外辐射出强大的磁吸力。2005年,大陆共吸引外来实际直接投资603亿美元,而台湾当年核准侨外投资金额仅为137.25亿美元,若根据2003年到资额与当局公布额的比例(4.53﹕35.75)计算,实际到资额还不及20亿美元,不到大陆的1/30。在台湾,已有63.5%的欧美外商认为,大陆是目前亚洲最能吸引外人投资的地区,而选择台湾的则仅占2.6%。两岸经济竞争力的此消彼长,物流行业的发展对比可谓个中缩影。全球三大快递业巨头——联邦快递(FedEx)、优比速(UPS)以及敦豪(DHL),在不断加大对大陆投资、积极竞逐大陆转运中心龙头地位的同时,纷纷缩小在台湾的营运规模,甚至不约而同的将转运中心迁出台湾。2005年底,上海港首次超越新加坡而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港,而长期保持世界前三位的高雄港,近年来排名却一跌再跌,一路下滑到第七位,运量持续萎缩,发展前景渺茫。
经济发展水平的日趋接近,为两岸经济整合奠定越来越坚实的基础。被誉为“亚洲经济快车的火车头”的中国大陆,未来充满无限商机。如果台湾能够继续遵循业已形成的“以大陆为发展腹地⇒加强两岸经济合作⇒获得自身经济发展”的良性路径依赖,则必会从大陆经济发展中分享到丰盛的果实。我们可以认为,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动能,在初期,主要是由两岸经济发展程度的“台湾高,大陆低”的落差势能转化而来;而目前,则来源于大陆对台湾的强烈“向心引力”;在不久的将来,当大陆(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超越台湾时,两岸对比格局会发生调转,极有可能出现“大陆高,台湾低”的全新态势,届时,台湾要具备跟上这班“经济快车的火车头”的动能,就不仅仅是要依靠大陆的磁吸效应,还必须借助于积极加入“经济区域化进程”的这股外力推动了。
(三)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扮演着两岸经济整合的“外部推手”
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向看,经济区域化潮流正日益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的外部力量。随着国际关系日益走向多元化,世界越来越深的进入“地缘经济时代”,逐步形成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国际新秩序。经济区域化促进了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加速形成和扩大,推动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引发了因区域贸易转移而出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这股风潮带动下,亚洲地区的自由贸易运动蓄势待发。从本世纪初形成的东盟“10+3”,到有可能由此扩大演变而成的东盟“10+6”、“10+7”,再到预期于2010年成立的东亚“自由贸易区”,以及2020年进一步形成的“东协经济共同体”,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机制日趋明朗。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作为在东亚经济整合中扮演着积极角色的中国大陆,已成为带动该地区经济成长的重要引擎。事实上,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整合程度,并不及美国、日本及韩国,这也显示出两岸之间尚存经济更紧密合作的极大空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台湾仅加入了两个国际贸易组织,即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也仅与巴拿马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但前者运转迟缓,成效不彰,后者则对台湾经济发展助益甚微。由于受到当局不愿扬弃意识形态以务实开拓经济空间、在两岸关系上固步自封的政治困阻,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不断向前推动的同时,台湾却被排除在外,并面临“边陲化”的危机。根据林祖嘉(2005)的推算,台湾与东盟“10+3”各国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近六成,同时日本、韩国出口产品对台湾具有强烈的替代效应。未来,在自由贸易区的会员国之间享受全面优惠关税、甚至零关税贸易待遇时,台湾的产品还必须续缴10%到15%的关税,产品竞争力将大受打击。而如果再受到投资移出等因素的影响,台湾经济成长率可能会直接下降1到2个百分点。为避免在未来沦为“亚细亚的孤儿”,台湾唯有正视现实,去除“政治干预经济的黑手”,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潮流,在利益诱因下,加强与大陆的经济合作,积极营造两岸经济良性互动,回归到正在成形的东亚区域经济整合进程中,善用各方的经济优势,发展自身经济,形成立体的发展格局,才能够将由此产生的生产力“乘数效应”的推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助力。
二、两岸经济整合的发展趋势
经济增长预测模型的测定结果显示,至2010年,大陆经济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台湾经济则仍将维持中低速成长,并且这种成长是建立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发展的基础上。也即,在未来,台湾唯有与大陆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才能够获得支撑经济成长、保持经济竞争优势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总体来看,两岸经济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合作形式由间接、单向和局部向直接、双向和全面过渡,合作范围由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转化,合作层次由制造生产向产业科技提升,合作主体由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转变,合作区域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扩张,而合作机制则将由松散、局部的联系,逐步走向全面、紧密的一体化安排。
(一)合作形式趋向直接、双向和全面
首先,伴随两岸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岸贸易形式由间接逐渐向直接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效益驱动下,两岸贸易型态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香港的转口贸易、转运贸易和过境贸易,到形式上办理“航自第三地”过境手续的“转单不转运”的“准直接”贸易,再到“境外航运中心”、“经贸营运特区”等转口货物的直航,直至“厦门—高雄”、“福州—高雄”间的“试点直航”,以及“厦门—金门”、“马尾—马祖”间的“小三通”,再到两岸货运专案包机,间接通航的手续不断简化,直接通航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06年4月,大陆方面更提出类似于“中三通”的概念,即扩大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海上客货运直航的功能与范围,推动两岸贸易货物经金门、马祖、澎湖的中转。这一形式的早日实现,将是朝向两岸货物直航,乃至全面直接“三通”的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其次,两岸客流日趋热络,“直航模式”有望取得突破。日益频繁的两岸经贸往来,带来两岸人员流动的不断增多,截至2005年底,两岸人员往来累计已突破4000万人次,其中,“小三通”累计人员往来达116万人次。密切的人员来往,要求突破两岸长期以来客运的“间接通航”模式。继2003年两岸首次实现台商单向“春节包机”之后,2005年又成功实现双向、对飞、不落地、多点(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高雄)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在搭载对象(惠及所有台湾居民)、航点(增加厦门)以及航次(由2005年的24次增加到36次)等方面再次取得进展,两岸直航协商与合作模式已然成形。在“共同参与、合作经营、利益共享、互惠双赢”的共识下,如果未来两岸能够求同存异,共同努力,两岸客货运包机将有望实现节日化、周末化,并最终实现常态化。
第三,大陆将继续展现强大的国力与实力,绕过台湾当局,以大手笔、全方位的利益让渡方式,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导两岸经济合作向双向、直接、全面的方向过渡与发展。从2005年“连胡会”,大陆主动提供的台湾水果免关税入境销售、三百亿人民币企业贷款、调降台湾留学生学费标准、允许台湾留学生当地就业,以及赠送一对熊猫等“大礼”,到2006年“国共两岸经贸论坛”,大陆进一步采取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十五项政策措施,两岸交流从以往仅限于经贸领域,延伸至遍及经济、农业、教育、观光、医疗、文化以及民众交流等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受惠对象也从企业扩大到涵盖个人,昭示出两岸经济整合即将步入的全新阶段。
(二)服务领域合作日益增多
现阶段,台湾对大陆投资仍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投资十分有限。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的统计,2004年台湾核准对外投资(不包括中国大陆)总额为33.82亿美元,其中服务业投资金额为18.60亿美元,占到55%;核准对大陆投资总额则达到69.41亿美元,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的67.2%,但其中服务业投资仅为5.57亿美元,只占8%;而截止到2004年,在台商投资大陆累计总金额的412.5亿美元中,服务业总投资累计也仅占8%,共计32.9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服务业投资远远低于台湾对外投资服务业的平均水平,未来两岸服务产业合作应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目前台商在大陆的服务业投资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业、运输业、国际贸易业、餐饮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等传统生产型低附加价值产业。未来,伴随台商不断向大陆转移生产基地,两岸服务领域合作会加快步伐,电信、集成电路设计、金融证券、商业物流、医疗保险、人才培训、文化创意、环境设计、资讯研发、环保、咨询等新兴知识型高附加价值服务产业,有望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下一波投资热点。此外,台湾要建设“区域营运中心”,必须以“进出中国大陆市场的门户”作为发展目标,在经济转型的现实压力下,未来岛内对大陆人员、产品、资金以及信息的进入限制也会逐步放宽。
(三)产业合作超越制造加工层次
制造业仍将是两岸产业合作的主体。根据预测,台湾制造业在未来将基本维持低度增长态势,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滑至23%以下,最低降至不及19%,产值也将在800~1000亿美元左右徘徊。这就意味着岛内加工制造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会进一步面临关闭停产、更新转产或生产线外移的选择,并将继续沿袭以往模式,与一水之隔的大陆,进行更深入广泛的资源优势的互补结合。台湾向大陆的产业转移涵盖传统的轻纺工业、食品工业、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以及技术密集型的部分高科技产业,如电子及电器制造业等,并将从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初级形式,逐步发展到拓展市场和资源开发等深层次的高级形式。据台湾“经济部”统计,台湾接单大陆生产的比例,2003年7月为23.9%,到2005年6月,已增长到40.5%,其中,电子信息业所占比例更超过七成。预计未来这一比例还会继续上升。
在高科技产业,两岸已逐渐超越“台湾研发,大陆制造”的产品品级垂直分工,开始走向合作研发的功能性水平分工布局。台湾科学技术较侧重于应用与开发研究,强调技术的实用性、先进性、适应性和市场化,但科技基础研究薄弱、研究深度不足、人力资源有限、科学的“自有技术”低,这就恰好能够与大陆基础理论实力雄厚、科技人力资源充沛,科技体系独立性强、但市场拓展能力相对不足的特征相结合,形成有效互补。据调查显示,台湾信息电子业厂商在大陆开展研发活动的比例目前已接近50%,大陆已经成为台湾信息电子业相当重要的海外研发基地。此外,两岸产业间已开始出现“试产”与“量产”的分工形式,即厂商在产品开发完成后,先在台湾进行试产,试产稳定后,再将量产工作快速移往大陆。未来,两岸高科技产业将进一步拓展至共建研发基地、促进人员交流、创立产业合作机制等更高层次的合作,台湾将成为台商资金调度中心,而生产、营销、研发等环节将逐渐扩展到大陆。
(四)大企业投资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伴随两岸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入,初期到大陆投资的、以从事中下游工业生产为主的中小企业,会进一步拉动对台湾生产原材料及半成品的需求,从而促进以从事中上游工业生产为主的大型企业乃至集团企业、公营企业,前来大陆投资设厂,形成大、中、小企业并重发展,上、中、下游企业相互关联的投资格局。在台商投资大陆最早的广东省,目前投资超千万美元以上的台资企业共有600多家,超亿美元的企业达到29家,台湾前100家大企业中,已有统一、声宝、中日集团、春源钢铁、永丰余、台塑集团和大众电脑等数十家大企业、大财团相继进入。2002年台湾当局有限度的先后开放笔记本计算机、8英寸芯片厂等高科技项目“登陆”后,台湾电子大厂,包括广达、仁宝、明电、华硕、威盛、台积电、联电、宏仁、英业达等大企业纷纷进驻大陆,并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链。
未来,在两个重要利好讯息影响下,台湾在大陆投资格局由大企业主导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一是2006年4月,总产值占台湾GDP 48%的50多家台湾大型企业集团派出代表,参加了首届“国共两岸经贸论坛”,与大陆方面共同商讨两岸经济未来合作方向,其中包括鸿海集团、中信金控、富邦金控、裕隆集团、长荣集团、台湾水泥、台塑集团、统一集团以及台积电等,几乎全部为各产业的龙头企业,且代表着不同政治背景;二是2006年4月27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岛内“低阶半导体封装测试”以及“四寸以下面板中段制程”业者对大陆的投资,自此,统宝、友达、元太、日月光以及矽品等大型面板制造及芯片封测企业的投资封锁将获解除,并可望受惠。这些都预示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台湾大企业摆脱政治束缚,进一步加快两岸布局步伐,并向纵深拓展对大陆投资领域。
(五)合作区域呈现北扩趋势
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热点区域,将从过去以大陆南部沿海地区为主,逐步转向东部沿海地区,未来还将进一步向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主的北部沿海地区扩展,并会继续深入大陆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台商对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的投资步伐明显放慢,投资重心向上海北移,并辐射到以苏南、浙北为两翼的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根据台湾工业总会公布的资料,1993年,台商在粤、闽两省的投资占对大陆投资总额的约48%,在江苏和上海投资约占26%;但2004年时,前者已下降至28%,而后者则大幅上升到55%,彰显出投资分布的逆转。东部沿海已成为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比例占80%以上。在新一波的“增资热潮”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台商将大陆营运总部或生产据点转移到这一地区。
21世纪初期,台商投资将继续向北延伸,逐步发展到以京津冀为中心、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圈。台商在该地区投资主要集中于高科技和服务领域,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金融、保险以及电信等产业。未来,该地区有望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大陆第三个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心和区域制造中心。从更长远趋势来看,台商对大陆投资将进一步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辐射,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条件较好、科技实力较强的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投资会日益增多,并最终形成全方位的发展格局。
(六)两岸经济合作逐步走向建制性安排
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的趋势下,台湾与祖国大陆最终将出现某些经济技术层面的建制性安排,形成某种程度的经济整合趋势。这种“经济整合”就是在彼此不改变现行经济体制、不影响其他地区实际利益的前提下,使自发、松散、缺乏规范、不稳定的经济交流,通过一些建制性安排,逐步发展成“规范化”的经济合作关系。未来,一旦两岸间政治壁垒拆除工作迈出一小步,两岸由于经济关联的相互作用而引致的经济联系,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就将迈出一大步。无政府参与的、无双方共同制定制度规范的、自发的“功能性一体化”,向政府参与的、双方共同制定制度规范的、自觉的“制度性一体化”的过渡,从目前的大势来看,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而这种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的具体模式,可以包括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货币一体化以及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等。
总之,随着两岸经济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以及经济因素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日趋明显,大陆正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台湾经济优势不再,在两岸关系中的“经济筹码”也日渐消失。两岸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对比与消长、两岸经济交流的密切与发展、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的不断加深,以及台湾从两岸经济合作中的巨大受益,都是不随人们意愿而改变的、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未来两岸经济整合应在两岸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前提下,基于两岸长远利益的考量,从“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基点出发,建立并遵循对双方都有利的发展模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两岸经济整合,其思路应是“融合”,而非“对立”;其性质应是双方互惠双赢的“正和”的“合作博弈”,而非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的“零和”,甚至两败俱伤的“负和”的“非合作博弈”;其形式应是对经济利益的“疏导”,而非“围堵”;其格局应是两岸间的“合作”,而非“竞争”;其经济效果则将是“放大”,而非“压缩”。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两岸经济整合会释放出经济基础的柔性力量,促使两岸民间形成横向交融、相互连缀的利益团体,有效降低彼此间的敌意与不信任、疏通原本的歧义,并将势不可挡地创造出“政府”层面的政策产出,使台湾当局难以违背广大社会利益,而最终走向两岸的政治整合。因此,我们相信,两岸经济更深入紧密的交互融合,必会有力推动两岸共生共荣,维护两岸繁荣稳定,最终为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