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从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来,考察人力资资源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在研究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应用最多的是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的需要又对模型进行了不同的变形和不同的解释。我们也应用这个基本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因素进行了考察。考察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1、人才资源量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大于物质资源投入的增长;2、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普通人力资源;3、人才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物质资本。
上述分析表明,人才和人才开发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已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未来人才开发存在的基本问题
虽然我国人才资源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显著改善,单位人才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超过普通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但总体看,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任务还很重;与国外相比,我国人才开发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1、我国人才资源总量相对偏小不相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
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条件,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必须拥有足够的人才资源规模。但目前我国拥有的人才总量却大低于国际水平。据粗略测算,在“十一五”时期,我国要保持7-9%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才缺口在2000万人以上,约相当于目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2/3。因此,目前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任务很重。
2、我国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虽然较大,但由于总量较小,增长较慢,我国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很低。运用上述模型,粗略测算,由于总体投入相对较低,尽管等量投入情况下,人才投入的收益大大高于物质资本投入,但1987年-2003年,我国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率却不到30%,而物质资投入的贡献却达70%。因此,今后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人力源的开发力度,依靠人力资源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不适应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
人才资源的配置必须与产业发展的规律相一致,否则一方面会导致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影响经济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会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浪费。从我国大学生毕业生的专业结构来看,农林类毕业生八十年代约占6%左右,九十年代则下降为4%,近几年不到3%;工科类毕业生八十年代约占30%左右,九十年代则一直保持在35%;而其他类毕业生则一直保持在60%。这种人才资源结构是与我国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一致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