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原因

  据中国海关的最新统计,2006年1-5月,中国累计贸易顺差达467.9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5月当月实现贸易顺差13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从进、出口月度增长额看,今年进口一度呈加快之势,并于3月份创下峰值达668.5亿美元,但随后下降至5月份的601.1亿美元,而出口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分国别看,目前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5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983.3亿美元,增长20.2%;美国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前5个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973.7亿美元,增幅达25.4%,其中1-4月我国对美实现贸易顺差393.2亿美元。

  与此同时,由于原油价格上涨、汽车等机械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等因素,美国贸易逆差在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后,4月份再次扩大至634.3亿美元,较3月份增长2.5%。具体看,美国4月份出口1156.6亿美元,较3月份下降0.2%;进口为1790.8亿美元,上升0.7%,达到仅次于今年1月份1810.4亿美元的历史次高水平。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因统计口径不一致,其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数据有差异)亦回到上升通道。据美方统计,2006年1-4月份,美对我贸易逆差分别是179亿、138亿、155.7亿及170.3亿美元。

  可见,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还有加剧迹象,其标志就是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顺差却迅速上升。一方面,从1990年代起,美国的贸易逆差持续攀升,2005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7257.6亿美元,较2004年激增了17.5%。截至2006年4月底,2006年的美国贸易逆差按年率计算将高达7625亿美元,比2005年的逆差还要高出6.4%。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呈扩大之势,2005年达2016亿美元(美方数据),较2004年激增24.5%。同时美国贸易逆差占其GDP的比重也从1990年代前期的约1%迅速上升至2004年的5.5%及2005年的6.5%,其中2005年第四季度更是达到7%。2006年一季度的占比略降为6.4%后,4月份又有所回升。

  另一方面,中国从1990年代中期尤其是近年来贸易顺差呈持续增长态势。据统计,1994-2005年,除了1998年资本项目出现了63.8亿美元的逆差外,其余年份均出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且总体上顺差额逐年增加。2001-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分别为225.41亿、303.53亿、255.4亿、319.5亿及1018.8亿美元,增长较快;其中对美贸易顺差分别为280.8亿、427.2亿、586.1亿、802.7亿及1141.7亿美元,增幅更是十分明显。

  全球经济失衡是各经济体经济政策效应及经济运行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具体成因有:1.美国经济内部失衡。目前美国经济的一大问题在于投资和储蓄严重失衡,即投资增长过快,储蓄率严重偏低。根据西方经济学关于开放经济体的收入均衡等式“S-I=X-M”(即储蓄减去投资等于净出口),一个开放经济体的对外贸易状况取决于其内部的储蓄和投资平衡,并可以通过四个变量的相互调节转换来达到国民收入平衡。目前美国以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迅猛,国内储蓄远跟不上国内投资增长,贸易逆差因此呈扩大之势。2.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出口需求旺盛的根源,同时造成了美国的进口持续居高不下。据统计,1975-2000年,美国消费需求占其GDP的比重一直在67%左右,2001年以来又上升到70%左右。3.美国政府长期实行的扩张型经济政策也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1980年代,里根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就使美国的经常项目和财政收入出现大量赤字,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其通过紧缩财政政策、削减财政赤字等手段使双赤字问题一度有所缓解,但其后布什政府的经济扩张政策又使美国经济步入“双赤字”轨道。4.亚洲新兴经济体多年来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加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至新兴经济体并形成大量出口,也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当然,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出口增长过快、贸易结构不合理以及贸易顺差扩大也使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源在于我国居民消费与投资、出口的比例失调,国内储蓄过高,内需不足。

  考虑到全球经济增长的良好前景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趋旺、中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美国经济调整政策的时滞等因素,中国的贸易顺差今年仍将呈扩大之势,而美国的贸易逆差短期内难以缩小,全球经济失衡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全球流动性过剩及其影响

  与全球经济失衡并存的是全球流动性过剩。“9•11”事件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实行了超低利率政策。上世纪末,美国高科技泡沫开始破裂,美联储为恢复经济增长于2001年1月3日开始降息,随后的“9•11”事件更加快了美联储的降息步伐。从2001年1月-2003年6月,美联储经过13次连续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并将1%的超低利率保持到2004年的6月,长达一年多之久(见图)。同时欧洲央行也在2001年后进入降息周期,其中2001年降息4次共计150个基点,随后将2%的低利率维持了4年之久;日本央行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更是实行了长达5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全球三大经济体长时间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各主要货币的流动性空前增长。以美国为例,其M1从1999年6月的10998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5月的11174亿美元,M2从1999年6月的4517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5月的51669亿美元,M3则从1999年6月的62279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5月的75001亿美元。随后的频繁降息更超常地放大了美元的流动性,并直接导致了全球流动性过剩。据初步估算,全球流动性水平?短期货币增长率减去名义GDP增长率?自1996年以来上升了60%。

  流动性过剩致使全球资产价格出现空前大涨。今年5月初,涵盖全球23个发达国家股市的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数跨越2000年网络科技泡沫鼎盛时的高点,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全球房地产市场普遍出现强劲涨势,据初步估算,发达国家的楼市总值已由2001年6月的30万亿美元涨至目前的70万亿美元。此次资产价格上涨不仅涵盖股票、债券、房地产、石油、黄金及艺术品投资等市场,还基本上席卷了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其广度和深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并不多见。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流动性过剩并存的大背景下,全球资金出现了大规模跨境流动。总体而言,美国庞大的贸易逆差和外债导致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明显减弱,大量资金从美国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美元持续贬值。据美方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美国资本流出的增长超过了资本流入的增长,一季度资本流入量为1576亿美元,明显少于上年第四季度的2437亿美元;一季度美国在海外拥有的资产增加了3339亿美元,远高于上年四季度的1070亿美元;同时,一季度海外投资者卖掉了1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2005年第四季度为购买了620亿美元美国国债),而海外直接投资亦从上年第四季度的流入258亿美元转为今年一季度的流出618亿美元。

  巨额资金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从而诱发更多的资金流入新兴经济体,进一步放大了这些经济体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是,这种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及其导致的资产价格高涨能持续多久?随着资产价格的迅速上涨,监管者和投资者对全球性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预期加大,许多经济体都开始加息,进一步的加息预期还有所强化。继今年5月10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升至5%后,6月份欧洲央行及韩国、印度、丹麦、南非的央行都先后提高了利率。受此影响,自5月10日以来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数累计下跌近12%,相关股票市值损失1.9万亿美元;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走低,其中道琼斯指数下跌了8.2%;囊括欧洲大型上市企业的泛欧FTSEurofirst 300指数下跌11%;日经225指数则下跌了16.1%,其6月12日4.14%的当日跌幅更创下了“9•11”事件以来的最大当日跌幅。新兴市场所受的影响尤为明显,据统计,在截至6月8日的三周里,全球投资者从新兴股票市场共撤出资金85亿美元,致使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指数自5月10日以来猛跌了24%。

  国际市场上的各类金属价格也出现了下跌。今年5月12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曾创出730美元/盎司的新高,但6月9日其价格已大跌120美元左右,跌幅超过16%。至6月13日,黄金期货价格近两个月来首度跌破每盎司600美元,期铜价格跌至4月25日以来最低水平,期银价格也大幅下跌。同时因投资者担心利率上调会影响经济增速进而使原油需求降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也出现了动荡,6月1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8.56美元/桶,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80美元,盘中最低曾跌至5月22日以来的低点68.26美元。

  总之,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流动性过剩将直接威胁到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并且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硬着陆”的风险加大,其突发调整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的风险尤为值得关注。

  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全球经济失衡与全球流动性过剩并存导致大量的境外资金以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2005年7月,中国正式启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境外资金大量入境问题一度有所缓解。但从2005年12月始,其又有抬头之势。从月度外汇储备增长来看,2005年12月-2006年3月分别增长了246.49亿、263亿、85亿及214亿美元,剔除春节因素,外汇储备的高月度增长说明境外资金的流入量明显增加(2005年7月-11月的平均月度外汇储备增加额仅为166亿美元);从外汇储备—货物贸易顺差—FDI的月度增加额来看,2005年12月-2006年2月则分别增长了64.34亿、122.65亿及20.06亿美元,剔除春节因素,境外短期资金的入境势头明显回升(扣除货物贸易顺差和FDI,2005年7月-11月的平均月度外汇储备增加额仅为19.22亿美元);从外汇占款额来看,2005年12月-2006年3月分别增长了2737.21亿、2795.88亿、1331.98亿及1153.85亿元人民币,月均增加额为2004.73亿元人民币(2005年7月-11月的月均外汇占款增加额为1170.2亿元人民币),说明境外资金的入境量明显增加。总的来看,全球经济失衡与全球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提出了如下挑战:

  首先,外汇储备被动高速增长,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阻碍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的尽快实现。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中国的外汇储备已从1994年初的211.9亿美元激增至2006年一季度末的8751亿美元,直接导致境内外汇市场上的人民币买盘增加,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此外,全球经济失衡及流动性过剩的走势已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入,美元对人民币的走势正逐步与国际汇市上美元走势靠拢,这从今年5月份人民币破8后的走势看更为明显。但就在境内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走势逐步吻合之际,6月13日,人民币一反国际汇市上美元的走强,兑美元出现大涨。当天境内外汇询价系统中美元对人民币最高上涨到8.0125,最低下探到8.0025,收盘于8.0035,较前一交易日的8.0188大幅下跌了153个基点。当天境外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市场?NDF?一年期美元对人民币收盘为7.7345,亦较前一交易日下跌了90个基点。其主要原因,就是中美最新的贸易数据又提高了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增加了人民币的买盘。

  其次,外汇占款增加直接推高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成为境内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今年5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高达19.5%,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幅亦高达14.01%,双双创下年内新高,其中央行外汇占款增多导致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是主要原因。2005年外汇储备新增2089亿美元,大致形成了1.67万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占款;2006年一季度又新增外汇储备562亿美元,相当于4500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高速增长的货币供应量使境内流动性迅速增加。据国内学者测算,2004年-2006年各年一季度末,境内流动性分别为10711亿元、9939亿元及19225亿元人民币,2006年一季度末的同比增幅达到93.4%。今年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告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提高除农村信用社以外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但境外资金进入导致的外汇占款增加将不可避免地部分抵消央行收缩流动性的政策效力。

  其三,流动性过剩导致境内资金的易获得性,不仅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高不下,还造成境内房地产等多种资产价格飙升,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隐忧。在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目前境内企业的融资渠道明显呈多元化趋势。除了境内银行贷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短期融资券、商业票据及各种地下钱庄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这造成固定资产投资及其他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2006年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1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增速同比加快4.5个百分点;前5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5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增速创2004年9月份以来新高。同时境内的房地产、黄金、艺术投资品以及股市投资都呈较快增长势头,资产价格上涨明显。

  其四,流动性过剩亦加大了境内银行的贷款压力和冲动。数据显示,今年5月当月,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含外资)共新增人民币贷款2094亿元,同比多增1005亿元;1月-5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78万亿元,约占全年预期目标的80%;截至2006年5月末,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2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同比高出3.6个百分点。银行贷款过快增长显然又加大了流动性。

  其五,日益加剧的全球经济失衡导致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不利因素增多。其中最为典型的如美国国会的舒默和格雷厄姆议案。而随着中国开放的深入,这种外部环境变化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

  最后,长期看,全球经济失衡及全球流动性过剩并不可持续,而一旦发生无序调整,将对中国经济金融的稳定产生威胁。

  有关政策动向值得关注

  监管层显然意识到了这种潜在的危害,并采取了多种综合措施来提前疏导压力。

  对外主要是加强与各主要经济体监管层的沟通和协调,提出“必须提高美国的储蓄率、加快日本和欧洲的结构改革以及健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的三点主张,并指出关键在于美国需要提高居民储蓄、减少过度消费,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对内则采取了一系列经济调控、改革措施,逐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启动消费内需,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驱动的依赖性。

  一是继续引导资金有效流出。自今年7月1日起取消境外投资购汇额度限制,以充分满足中国境内投资者“走出去”对外汇的需求。

  二是加快出口退税调整的步伐,主动降低贸易顺差,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打击低价出口。

  三是进一步深化外汇市场改革,加大外汇产品创新力度,促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进一步与国际汇市的美元汇率走势靠拢。央行可望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的综合性交易系统,届时结售汇业务交易系统将并入外币买卖交易平台,从而在一个综合平台上同时实现人民币对外币即期竞价、询价交易,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交易、远期交易以及外币对外币的即期交易。同时,在引入人民币做市商之后,银行间外汇市场也正式引入外汇一级交易商,并从今年7月1日始,银行的结售汇制度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

  四是利用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并加强窗口指导等多种手段来防止宏观经济过热,压缩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投资,提升产业结构水平。

  五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切实扩大内需,并增加进口。

  六是近期可望推出限制外资投资房地产的具体措施,着手点有:调整房地产领域外资享有的所得税减免等优惠;对房地产企业中的外资比重和房地产企业的外债规模作出限制;从资金流入和结汇方面出台一些外汇管制措施;利用税收等手段提高非居民在境内出售二手房的成本。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2022年前国内,并未有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投产,初步推算,2019-2021年中国绿色甲醇产量主要集中的实验室和试产阶段,产量较小。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销售额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销售额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彩票累计销售额5796.96亿元,同比增长36.51%;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销售彩票3084.78亿元,同比增加345.79亿元,增长12.6%。分机构看,2023年全年福利彩票机构发行销售彩票1944.41亿元,体育彩票机构发行销售彩票3852.55亿元。

2024年10月28日
我国安责险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换代升级是未来趋势

我国安责险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换代升级是未来趋势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产保险产品自主注册平台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9月19日,保险公司在售的安责险产品2265个。2020年8月底,保险公司在售的安责险产品达1686个,2019年8月底在售安责险产品1148个。未来,针对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要求,各险企可能会对这些安责险产品进行换代升级,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多

2024年10月25日
免签政策+城市IP流量撬动等推动下我国旅游业持续升温 市场未来可期

免签政策+城市IP流量撬动等推动下我国旅游业持续升温 市场未来可期

2023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在疫情防控转段背景下呈现强劲复苏局面。2024年旅游市场加速复苏。2022年底外部环境优化后,国内旅游市场进入复苏阶段,2023年全年基本保持稳健复苏,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亿,同比增长93.3%。

2024年10月21日
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市场处于成长阶段 未来供应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市场处于成长阶段 未来供应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的市场规模体量不大,但是近年来的增长速度保持较快,随着未来企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的市场空间将会更加广阔。截止2023年,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48.91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4年10月17日
我国消防行业:多重驱动因素下市场稳健发展 企业竞争可分为四大集群

我国消防行业:多重驱动因素下市场稳健发展 企业竞争可分为四大集群

近年来,受到政策、城镇化进程以及消防意识逐步提高等多重驱动因素的影响,我国消防行业的保持稳定发展,2023年消防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791.41亿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4年10月17日
我国塔罗牌市场短暂爆发后增速渐回落 目前行业已衍生出庞大经济链条

我国塔罗牌市场短暂爆发后增速渐回落 目前行业已衍生出庞大经济链条

中国市场来看,据估计,我国塔罗牌行业消费者总次数在疫情爆发后,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不过塔罗牌由于存在着替代品竞争,其增长速度并没有预期那么理想,2023年我国塔罗牌占卜需求约为2.55亿人次。

2024年09月24日
水资源价值愈发凸显 我国水处理行业大有可为

水资源价值愈发凸显 我国水处理行业大有可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7年的60.2%增至2023年的66.16%,城镇化率逐步提升。

2024年08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