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7年证券市场七大关注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入快车道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有望成为今年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权威人士指出,这方面的发展重点基本明晰:主板市场将鼓励大盘蓝筹股发行上市和现有上市公司的整体上市;中小企业板将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发行上市规模;创业板市场建设也将积极推进,为创业资本提供退出通道;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将在统一监管下,构筑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此外,不同市场层次间的转板机制也将通过创新制度的方式实施。

  公司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市场将获得大发展。年内有望推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司债券发行监管制度、债券受托管理制度和债权人会议制度;推动建立一个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以协调发展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

  二、上市公司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上市公司基础性制度建设提高,直接融资和再融资制度会进一步完善,市场将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优质大型企业境内上市或境内外同时上市,在境外发行上市的公司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将得到进一步推动,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行上市将受到市场的欢迎。

  可以预见,今年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制度会继续完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和非公开发行等方式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减少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提高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和持续经营能力,推动企业整体上市,增强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能力。

  三、券商规范运作水平提高

  作为市场的重要中介机构,证券公司的监管工作将有新的突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将圆满完成,一些证券公司的风险处置收口工作也将陆续收官,证券公司按期实施客户交易结算金第三方存管和财务信息公开披露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作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监管规则体系将继续完善,监管资源将进一步整合,监管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基金公司治理与内控水平将得到提升。同时,基金投资、销售等业务活动以及从业人员的监督,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权威人士指出,管理层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修改证券发行保荐业务管理规定,出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规范资信评级机构从事证券业务,加强对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的监管,修订《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等,以推动证券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四、新会计准则严把财务质量关

  新会计准则、新审计准则的执行,将大大提高资本市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业内人士提出,为确保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衔接,监管层应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监管,查处严重利润操纵行为,并积极跟踪和研究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计准则,不断推动新会计准则的完善。同时,监管层可适度推进财务信息披露规范的制定和修订,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满足资本市场对高质量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

  五、券商和基金不断创新

  证券公司会继续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大胆推进产品服务和组织的创新。业内人士认为,管理层会继续鼓励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直接投资等业务创新;并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上市。

  此外,证券业将通过推进行业整合,使优质证券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做大做强,发挥行业骨干的龙头作用,改善全行业盈利模式和行业形态,提高券商业的核心竞争力。

  基金公司的创新也会长江后浪推前浪。今年我国基金业将继续丰富产品类别,稳步扩大基金规模;并稳妥推进封闭式基金转型与创新,推动基金销售体制的创新与改革。另外,监管层将审慎推进基金管理公司开展专户理财业务试点;探索基金投资金融衍生品;积极稳妥地做好银行、保险等大型金融机构参股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工作。

  基金公司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例如:通过调整基金管理公司股权政策,引入有实力及负责任的机构控股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实施基金管理公司员工持股政策,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探讨基金管理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及业务外包等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基金产品和基金管理公司退出机制;研究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境外募集资金投资境内等业务创新。

  六、迎接金融期货产品诞生

  金融期货今年有望推出,这无疑是完善资本市场产品系列、管理市场风险机制的重要一环。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紧密相连,跨市场风险的防范似乎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金融期货与证券现货市场的风险监控、信息沟通以及监管协作等工作机制将逐步建立健全起来,交易规则、产品设计、技术系统等配套措施也将趋于完善。但是,金融期货的推出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市场参与成员的技术系统进行改造外,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更是一项长期工作。

  业界人士期待《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能尽快出台,使筹集、管理和使用期货保障基金有据可循。同时,期货公司也有望同证券公司一样,实行净资本监管指标体系,期货公司各类业务资格和经营规模将与净资本指标挂钩,以促其结构调整。而且,保证金安全存管的制度性安排也将进一步完善。

  预期今年我国商品期货的发展会进一步同国际接轨,商品期货品种会更加丰富,锌、塑料、钢材等商品期货和商品期货期权或将适时推出,石油、黄金等商品期货以及债券类金融期货品种也将列入规划。

  七、对外开放稳步前行

  2007年我国证券业将继续对外开放的脚步,加快与国际接轨,使境内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市场各方磨拳擦掌,都希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成为赢家。从去年开始,一批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已陆续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而更多的蓝筹公司今年有望走出海外,把投资和募资的目标瞄准海外市场。

  外资参股的范围有望逐步扩大。除证券公司股权外,外资参股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和资信评级机构,为提高国内中介机构水平而作参考。境外交易所、结算服务机构境内设立代表处的管理办法有望进入日程,基金公司、证券公司QDII有望在试点基础上继续审慎推进。另外,外资参股期货公司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话题。

  中国股市进入“黄金20年”

  融通基金陈晓生:中国股市进入“黄金20年”

  在股市经历了一年不回头的上涨后,外资“A股高估”的声音越来越大。如何看待现在的A股市场,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本报记者与融通基金公司管理QFII资金和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陈晓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记者:现在很多人对市场感到非常担心,有各种迹象都在显示市场风险,对此,你怎么看?

  陈晓生:股价向下调整的力量有两个,一是估值的压力,二是获利回吐的压力。从静态估值的角度看,现在A股不便宜,但仍在合理的范围。而且上市公司还有很好的成长性,即便当前的估值不再提高的话,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仍然存在20-30%的增长水平的预期,中国股票市场2007年仍然存在20%-30%的上涨空间。

  当前市场获利回吐的压力确实很大,但我们无法预计压力什么时候释放出来,是在3000点抑或是3200点,甚至是在更高的点位上。

  记者:现在市场上开始有一种言论,认为在未来,中国股市可能会经历一次痛苦的调整,如同2001年后所发生的那样。

  陈晓生: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历史观。股票市场的牛市有两种,一种是加息背景下由基本面推动的牛市;另一种则是降息周期下由资金推动的牛市。这两种牛市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前一种牛市结束后市场的调整将是温和的横向调整为主,而后一种牛市结束后市场将以暴跌告终,而且跌幅往往超过50%。

  进入2005年,我们迎来一波加息背景下由基本面推动的牛市,现在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家都看得到,盈利水平相当好,成长性也强。上市公司良好的基本面给股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波行情从1000点一直涨到2800点仍然未有大的调整。

  鉴于2005年以来的行情与1996-2001年的牛市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我们相信,尽管目前市场可能存在获利回吐的压力,但要出现类似2001年后大调整的概率极低,甚至可以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

  记者:相当多国外投资机构认为中国A股已经高估。你目前仍然管理着QFII的资金,又有国内公募基金的经验,你怎么看待国外机构对中国市场的估值能力?

  陈晓生:从QFII的角度看,部分股票已经估值过高,但由于历史背景不同、资本成本的差异以及对中国国情了解程度的不同,造成了我们与QFII对市场和某些资产的判断存在较大的差异。

  鉴于中国七年期国债利率仅为3点多的水平,当前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处于25-35倍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目前中国股票市场接近30倍PE的估值水平还算合理,尚未出现明显的泡沫。

  QFII做投资比较理性,也比较宏观。但是,QFII对一些行业的理解与我们存在较大差异,看法过于谨慎。比如QFII对于装备行业总体上是较为谨慎的,因为在发达国家这是周期性行业,一般不宜作为中、长期投资品种。但由于中国经济刚刚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必然途径,这在中国是朝阳行业,存在巨大成长空间,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记者:现在市场上对中国经济非常看好,对中国股市也极为乐观,甚至有“黄金十年”的说法,这是否过于乐观呢?

  陈晓生:不会。我觉得“黄金十年”的提法一点都不过分,我们目前正处于千年一遇的“民族复兴”的大好时期,未来二十年都是投资实业和股票市场的“黄金二十年”。

  现在日本最富有的一个年龄段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为什么?因为他们经历了上世纪50-8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期,时代给了他们积累财富的机会,不是想求就求得来的。我认为,未来20-30年正是中国的这一阶段,现在已经拉开序幕。2007年牛市仍将继续,但较2006年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市场的振荡加剧,盈利预期降低;二是市场的结构性分化也会更加显著。

  记者:具体说到2007年的市场,我发现,机构看好的行业都非常相似,无非是机械装备、大消费和服务业。你是否也看好?

  陈晓生:尽管业内大部分机构都认同这一看法,但是同一行业中大家看好的公司不同,就算是同一家公司,不同的人对其理解不同,赚到的钱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坚持用长期的眼光、从长期的角度去选择这些行业中的投资品种,比如用五年十倍的眼光去看3元多的中信证券、以三年三倍的眼光去看7元多的沪东重机等等。

  陈晓生简历:经济学硕士,11年证券从业经验。曾就职于中信集团、中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证券投资部交易员、期货业务负责人、股票投资经理助理、股票投资经理。2003年2月加入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融通新蓝筹基金经理助理、机构理财部投资经理、副总监。现任机构理财部总监,融通动力先锋基金基金经理,同时兼任QFII日兴黄河基金融通模拟组合组合经理。融通动力先锋基金成立于2006年11月15日,截至上周末,净值为1.374元,在同期成立的12只股票基金中,名列第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绿色甲醇成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技术及资金优势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抢占先机

2022年前国内,并未有规模化绿色甲醇项目投产,初步推算,2019-2021年中国绿色甲醇产量主要集中的实验室和试产阶段,产量较小。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销售额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销售额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彩票累计销售额5796.96亿元,同比增长36.51%;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销售彩票3084.78亿元,同比增加345.79亿元,增长12.6%。分机构看,2023年全年福利彩票机构发行销售彩票1944.41亿元,体育彩票机构发行销售彩票3852.55亿元。

2024年10月28日
我国安责险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换代升级是未来趋势

我国安责险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换代升级是未来趋势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产保险产品自主注册平台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9月19日,保险公司在售的安责险产品2265个。2020年8月底,保险公司在售的安责险产品达1686个,2019年8月底在售安责险产品1148个。未来,针对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要求,各险企可能会对这些安责险产品进行换代升级,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多

2024年10月25日
免签政策+城市IP流量撬动等推动下我国旅游业持续升温 市场未来可期

免签政策+城市IP流量撬动等推动下我国旅游业持续升温 市场未来可期

2023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在疫情防控转段背景下呈现强劲复苏局面。2024年旅游市场加速复苏。2022年底外部环境优化后,国内旅游市场进入复苏阶段,2023年全年基本保持稳健复苏,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亿,同比增长93.3%。

2024年10月21日
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市场处于成长阶段 未来供应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市场处于成长阶段 未来供应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虽然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的市场规模体量不大,但是近年来的增长速度保持较快,随着未来企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的市场空间将会更加广阔。截止2023年,我国信息化监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48.91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4年10月17日
我国消防行业:多重驱动因素下市场稳健发展 企业竞争可分为四大集群

我国消防行业:多重驱动因素下市场稳健发展 企业竞争可分为四大集群

近年来,受到政策、城镇化进程以及消防意识逐步提高等多重驱动因素的影响,我国消防行业的保持稳定发展,2023年消防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791.41亿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024年10月17日
我国塔罗牌市场短暂爆发后增速渐回落 目前行业已衍生出庞大经济链条

我国塔罗牌市场短暂爆发后增速渐回落 目前行业已衍生出庞大经济链条

中国市场来看,据估计,我国塔罗牌行业消费者总次数在疫情爆发后,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不过塔罗牌由于存在着替代品竞争,其增长速度并没有预期那么理想,2023年我国塔罗牌占卜需求约为2.55亿人次。

2024年09月24日
水资源价值愈发凸显 我国水处理行业大有可为

水资源价值愈发凸显 我国水处理行业大有可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7年的60.2%增至2023年的66.16%,城镇化率逐步提升。

2024年08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