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5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十大热点

2005年是银行信息化“十五”的最后一年,这一年中,银行信息化将完成“十五”的历史使命,并为“十一五”打好基础。赛迪顾问分析认为,2005年银行信息化的“十大热点”如下:  

  热点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与推广  
  支付清算是金融的基本功能之一,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体系,是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核心将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它分为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快大额支付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进度。同时,加快了小额支付系统建设。2005年年底前,完成小额支付系统软件开发与测试,进行试运行,为2006年在全国推广应用作好准备。  

  热点二:个人征信系统应用与推广  
  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服务体系是改善信用环境,促进金融发展的关键。我国企业征信系统的核心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5年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目标是到2005年底基本完成系统升级改造的总体设计、应用软件开发、测试等工作。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在2004年底实现在若干商业银行和若干城市试运行的基础上,2005年继续完善系统应用程序,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并完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部分农村信用社的数据采集和查询服务,逐步在全国推广,扩展信息收集的范围。同时,需要提高数据质量,开展个人信用评分研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解决个人首次授信的信息查询问题。  

  热点三:银行业监管系统建设  
  建立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系统,能实现对金融系统的动态、智能化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合法经营,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保障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安全、稳健、高效运行。2005年,银监会全面启动非现场监管数据库和监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到2006年将基本实现非现场监管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达到信息共享和双向检索的目标,建立健全持续有效的非现场监管体系。在我国各金融监管部门建设的一些针对不同监管对象、覆盖不同业务领域的金融监管应用软件的基础上,金融系统内将致力于建立金融风险评估和控制模型,制订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和金融系统的监管指标体系,完善动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基于监管模型和指标体系,逐步建立金融系统内统一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  

  热点四: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风险管理水平是金融机构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系统,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风险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其中包括风险识别系统、风险报险系统、风险决策系统、风险避险系统、全程监控系统等。2005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确保在合理的市场风险水平之上安全、稳健经营。加强风险管理已经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当务之急。工商银行已经通过《中国工商银行内部评级法工程整体规划项目》的报告,对工行未来8年公司治理机制和全面风险管理改革进行了整体规划,并逐年设计了实施路线图。建设银行也在全行实施了“风险管理平台工程”项目。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则纷纷引进风险管理服务和软件系统,更多的银行也在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热点五:银行业灾难备份系统建设  
  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后,2004年中国进入了灾难备份建设的“方案论证年”,很多银行进行前期方案的设计和论证。2005年,银行进入灾难备份的“建设年”,6月份中国银联灾难备份项目启动。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都在2005年筹划启动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  

  热点六:农信社网络与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建设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金融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网点众多,覆盖人口多,地域辽阔,同时具有体制多样、经营粗旷、业务种类多、处理模式多样等特点。其原有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起步较晚,设备不统一,地区差别较大,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电子化差距不断加大。在国家农村政策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信息化是2005年金融信息化的热点之一,核心是建立农村信用社网络与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  

  热点七:银行ITSM(IT服务管理)咨询与实施  
  随着集中式银行数据中心的建立,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任务更为艰巨,IT服务管理理念在银行逐步得到认同。2005年,更多的银行尝试采用ITSM管理理念和系统来管理IT,把IT部门从“救火队”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以缓解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并更好地平衡对资源的利用和提高用户满意度。  

  热点八:银行卡EMV迁移和金融税控收款机推广试点  
  2005年,人民银行继续推广银联卡的应用,加快受理市场建设,健全银行卡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银行卡跨行业务规范和标准体系。银行卡建设的热点表现在EMV迁移和金融税控收款机的建设。中国银联在2005年6月后开始逐步实施银行卡业务EMV迁移——把现有的磁条银行卡更新为智能芯片卡。这项工作首先将在四大行试点。2005年1月开始,税控收款机进入推广阶段,配合国家税务、财政等部门,银行业将积极开展金融税控收款机(银税共享POS)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成为银行信息化应用的一个热点。同时,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城市一卡通项目的建设也成为银行卡建设的一个亮点。  

  热点九:银行管理决策信息化  
  近年来,部分金融业机构在MIS(管理信息系统)、CRM与呼叫中心、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稽核管理、商业智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信息化应用。但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现代化管理相比,我国金融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仍比较低。2005年,深化改革的金融机构积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利用管理决策信息化,支持金融机构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机构管理和决策信息化要适应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创造性地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集成和优化,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把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和管理功能统一起来,为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客户开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综合理财、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等创立坚实的基础。应用重点包括:第一,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此来改善金融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金融服务。第二,建立管理会计和成本管理系统,提高金融机构成本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水平。第三,建立产品创新管理系统,提高金融创新的能力。  

  热点十:银行应用整合  
  银行应用整合是在以下背景中产生的:首先,各家银行经过多年的IT建设,都拥有很多异构的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采用多种不同的IT技术、系统平台和数据库,形成一些信息孤岛。第二,大部分银行已经完成或者接近完成数据大集中,数据被物理地集中在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应用间的集成就成为较为紧迫的问题。第三,国内银行业正处于转型期,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都在不断变化,银行机构面临着股份制改造、重组、上市等新任务,这都要求银行的业务和管理系统能够适应变化,通过集成来创新和支持变化。因此,银行应用整合就成为2005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的一个热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我国团体保险整体市场规模较小 但行业需求增长迅速且产品体系逐渐丰富

从整体保险市场来看,团体保险市场规模较小,但从市场销售额来看,消费者对其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团体保险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中国团体保险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478.26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2164.49亿元。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我国信用卡“吃香”时代渐远 行业供给持续过剩 将进入存量经营时代

近两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均不断缩水,持卡量、刷卡额萎缩,不良率上升,并且有加速恶化势头。在内忧外患业绩萎缩下,我国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各大银行纷纷出台多项措施,如发布联名卡、与京东、蚂蚁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与高铁、飞机、美团等交通、生活场景企业合作,但效果仍然欠佳。

2025年03月24日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以旧换新”推动我国“无废城市”万亿市场加速扩张

而后2016年初疲软低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反弹,再生资源价格回暖,再生资源总值持续升高。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与2022年相比有所增长,同比增加1.5%,再生资源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03月07日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全球气象服务行业正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 国内市场毛利率较高、但净利率较低

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为主要对象的服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已形成闭环生态系统 企业需加强供应链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我国旅行社行业市场供给显著修复 且竞争愈发激烈下整体利润不断缩水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42.37亿,比上年同期增加5.63亿,同比增长15.3%,较上年同期增速(75.5%)放缓,恢复至2019年同期国内旅游总人次的92.2%。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4.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较上年同期增速114.4%。

2024年12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